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荀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荀瑤
荀氏、知氏(或作智氏)
知瑤、智瑤
別名 知伯瑤(亦作智伯瑤)、知伯、智伯
諡號 智襄子(或作知襄子)
時代 春秋時期
國家 晉國
身份 晉國正卿(公元前475年)
出生日期 不明
逝世日期 公元前453年
荀申(亦作知申、智申)
子女 知顏

知瑤(知襄子)(?-前453年),又稱智瑤(智襄子)、荀瑤知伯瑤[1]春秋末年晉國之一,知宣子之子,知瑤分別向韓康子魏桓子趙襄子大夫勒索土地,只有趙氏不給,知瑤大怒,聯合韓、魏兩氏攻擊並擊敗趙襄子。趙襄子慌忙退守根據地晉陽,知瑤包圍並引晉水灌城二年之久。(前455年 - 前453年)在即將獲勝之際,卻因他的一席話導致了韓、魏兩氏的領導人倒戈,與趙氏聯合反攻知氏陣地,知瑤被擒並被殺,首級趙襄子作成「飲器[2]」(飲器之義,眾說紛紜:一說飲酒的酒杯、一說盛尿的夜壺、一說盛酒的容器[3])。智伯家族全部屠滅[4],所有的領地被韓、魏、趙三家所瓜分。

人物生平

知瑤繼位及對外發展

知宣子打算立知瑤為繼承人時,他的族人知果對此勸諫,請求以知宵為繼承人,並說以知瑤儀態不凡、箭術高超、技藝出眾、巧文善辯、堅毅果決的五大優勢欺壓人、而殘酷不仁的思想行事,最終必定導致知氏家族的滅亡。知宣子不聽從他的意見。[5]

知瑤繼位後,在晉出公三年(前472年)率師伐齊,發動兩次伐鄭戰爭,壯大了知氏的勢力。晉出公十一年(前464年),知瑤第二次攻擊鄭國,鄭向齊求援。齊國援軍剛至,晉國撤退。晉出公十七年(前458年),知氏聯合趙氏魏氏韓氏大夫,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和財產。知氏獨占了大部分范氏、中行氏故地,並取代趙氏而掌管晉國政事,成為四卿中最強的勢力,居晉國四大卿之首,並自稱「」。

同年率軍滅中山國的屬國仇由國(在今山西省陽泉市盂縣)。隔年(前457年),在討伐衛國回國後,與韓康子虎魏桓子駒藍台舉行宴會,知瑤戲弄韓康子並侮辱韓氏家臣段規[6] 。之後貪婪地向韓氏、魏氏索求並獲得了萬戶之邑。向趙氏索求狼皋兩邑地時被趙襄子毋恤嚴辭拒絕,知瑤大怒,在晉出公二十年(前455年)聯合韓氏魏氏門閥,攻打趙氏,趙襄子不敵,幾經考慮之後,就奔走晉陽,是為晉陽之戰

水灌晉陽及三家滅知

十六年(前453年)知襄子久攻不取,憤引汾水晉陽城,趙氏「城中巢居而處,懸釜而炊,財食將盡」,軍民病餓交加[7],十分危急。

知襄子看見水攻的成效非常好,得意地說:「起初,我不知道水可以滅亡他人國土,現在我已知道了。」[8]韓康子、魏桓子兩人聽聞此語非常恐慌,互使眼色作暗號,因為魏氏的安邑城,韓氏的平陽城都有可能是知襄子下一個水攻的對象。

趙氏水困已久,無法續守,遂派謀臣張孟談,說服韓、魏兩家倒戈,張孟談於是告訴韓、魏之曰:「唇亡齒寒,智伯率領你們兩位來攻擊趙氏,趙氏快要滅亡了,接下來你們兩位也要被智伯當成攻擊的目標了。」[9]韓、魏本來就對智伯的囂張跋扈非常憤恨,聽了這論士之言,也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滅亡的門閥,決定倒戈起事。於是三方密約,決定共同攻滅智氏。

到了晉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三月初十丙戌日,趙襄子派出部隊,殺死知氏軍守堤的士兵,決開堤防反灌,知氏軍因倉促救水而散混亂,韓、魏軍趁勢從背後,側翼進攻,趙襄子親率軍隊進擊,並大敗知氏軍的前鋒,長驅直入中軍幕府,擒殺知襄子,並將知襄子的首級雕刻上漆,當飲酒首爵,又大加搜捕,將知氏家族夷滅,只有知果已改氏為輔氏,所以得以保全。晉陽之戰宣告結束,知襄子宗族滅亡。

知襄子有食客豫讓,為人忠義,為了要報答知襄子的知遇之恩,並發誓要替主公報仇雪恨,三番兩次刺殺趙襄子,都不成功,最後依舊被趙襄子所擒,於是請求刺了趙襄子衣服三劍,略作報恩的表示,然後自殺身亡。

家庭

注釋 參考

  1. 在古代「知」和「智」可通用。
  2. 《資治通鑑·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
  3. 《淮南子·道應訓》「大敗 知伯 ,破其首以爲飲器」 漢高誘 註:「飲、溺器、椑榼也。」 莊逵吉按:「疑此酒字譌『溺』。」《漢書·張騫傳》:「以其頭爲飲器」 唐·顏師古註:「 韋昭曰:『飲器,椑榼也。』晉灼曰:『飲器,虎子屬也,或曰飲酒之器也。』…… 韋雲椑榼, 晉雲獸子,皆非也。椑榼,即今之偏榼,所以盛酒耳,非用飲者也。」
  4. 《資治通鑑·威烈王二十三年》:「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唯輔果在。」
  5. 見《資治通鑑》卷一。
  6. 見《國語·晉語九》。
  7. 史記·趙世家》載:「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
  8. 見《戰國策·秦策四》「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國也,乃今知之」
  9. 戰國策》:知伯帥趙韓魏而伐范中行氏「臣聞唇亡則齒寒。今知伯帥二國之君伐趙,趙將亡矣,亡則二君為之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