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炳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贺炳炎(1913.2.5 - 1960.7.1),1913年生,湖北松滋刘家场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连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358旅副旅长,江汉军区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1军军长。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0年7月1日成都病逝。
目录
简介
贺炳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55年授上将军衔。 1913年生,湖北松滋刘家场人。幼年丧母,9岁即投武当清道长门下学习凌霄剑法,后改学玄虚刀法。
贺炳炎 | |
---|---|
出生 |
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 | 1913年2月5日
逝世 | 1960年7月1日 | (47歲)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向从炎、贺明炎 |
职业 |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 |
人物经历
贺炳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红军中队长、骑兵连连长兼政治指导员、手枪大队大队长、团长、师长等职,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在战斗中负伤被截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716团团长,率部挺进同蒲铁路北段的宁武、神池、朔县一带,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1937年10月,指挥716团一部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歼灭日军5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8年1月起任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第358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率部转战于冀中、冀南、冀鲁豫等地,取得莲子口、板桥等战斗的胜利,领导开辟了大清河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参加百团大战,在米峪战斗中歼灭日军1个中队,生俘日军20名。
1942年到延安,先后在军事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4年11月奉命率358旅百余名干部同359旅王震部南下,来到处于日、蒋、伪联合包围之中的大悟山地区,与新四军第5师胜利会合,开辟新区。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避强击弱,敌占城市我占乡村,不仅站稳了脚根,而且得到迅速发展,部队扩展到1个独立旅4个独立团,领导组建江汉军区,任司令员。抗日战争中,他率部艰苦转战,屡建奇功,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作出重大贡献。
1947年4月调任西北野战军第一总队副司令员。
1952年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
1954年2月升兼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
1955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同年9月授上将军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军区第3纵队副司令员兼5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四川省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等职。
1960年7月在成都病逝。
人物个性
贺炳炎为人性格鲜明,心口如一,治军刚柔并济,对自己的下级既严格要求又平等对待。打仗时是个威严的指挥官,生活中是个可亲可敬的好兄长,娱乐时又成了顽皮的好伙伴。
人物生平
贺炳炎将军,湖北松滋胡家台子人,小名玄娃,乳名明言,学名从炎。后改名炳炎 ,取“大火冲天”之意。贺炳炎将军,贺龙之爱将。16岁与其父贺学文一道参加红军。初战,即握一把菜刀独身冲入敌阵,左砍右杀,连毙数人,敌望之皆惧退。人赞其为“贺小龙”,因其姓,亦误传为贺龙之子也。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十万余敌人向我湘鄂西苏区压来,我主力部队转到外线 作战。一天,敌军偷袭我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贺龙命令军校学员投入战斗。当时在军校受训的贺炳炎,操起一把大刀杀入敌群,一连砍倒几个敌人,夺枪杀敌,此举轰动军校,贺炳炎受到嘉奖。
1935年春,在后坪战斗中,我攻击部队被敌人猛烈炮火压住,两个突击组都未攻上去,贺龙急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中弹后仍只身突击成功,被誉为“孤胆英雄”。
1935年12月,红五师师长贺炳炎率部随红二、六军团长征,第六次负伤后右臂被炸烂。当时手术器械和麻醉药都没有,医生用木工锯子截去了他的右臂。贺龙拿着一块伤骨心痛地说:“这是党的好儿子的骨头。”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716团团长,率部挺进同蒲铁路北段的宁武、神池、朔县一带,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1937年10月,指挥716团一部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歼灭日军5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受到国民政府通令嘉奖。
1938年1月起任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第358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率部转战于冀中、冀南、冀鲁豫等地,取得莲子口、板桥等战斗的胜利,领导开辟了大清河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参加百团大战,在米峪战斗中歼灭日军l个中队,生俘日军20名。
1942年到延安,先后在军事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4年11月奉命率358旅百余名干部同359旅王震部南下,来到处于日、蒋、伪联合包围之中的大悟山地区,与新四军第5师胜利会合,开辟新区。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避强击弱,敌占城市我占乡村,不仅站稳了脚根,而且得到迅速发展,部队扩展到1个独立旅4个独立团,领导组建江汉军区,任司令员。抗日战争中,他率部艰苦转战,屡建奇功,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作出重大贡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贺炳炎转战西北战场,先后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军长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等重要战役。特别是在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宜瓦战役中,贺炳炎纵观全局,指挥正确,创造出全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
在向全国进军战斗中,贺炳炎率一军所向无敌,解放青海,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
新中国建立后
1952年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
1955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曾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
1955年9月授上将军衔(唯一的准兵团级上将),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9月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
1959年4月当选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不幸于1960年7月1日在成都病逝,终年47岁。
个人荣誉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影视作品
片名:《太行山上》 导 演: 韦廉 陈健 沈东 主 演: 梁家辉 刘德凯 王伍福 徐光明 工藤俊作(日) 安娜(法) 出 品: 八一电影制片厂
故事梗概:电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电影主要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主力部队 开赴抗日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集中表现了自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间,从平型关大捷、阳明堡战役到 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等几次重大战役,正面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表现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功的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片中香港电影演员梁家辉扮演贺炳炎将军。
大事年表
童年和少年
贺炳炎原随祖姓,取名向从炎,后改随父姓,更名贺炳炎。贺炳炎6岁时母亲病故, 姐姐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哥哥过继他人,贺炳炎由婶娘收养。贺炳炎9岁时,就随父亲到煤矿背煤。但因年小体弱,力不能支,不久后只得托人说情,给地主放牛和干家务活。前后2年左右,贺炳炎更换了3家,终因忍受不了地主的欺压,怀恨出走,给人杀猪,拜师学篾活、裁缝、打铁等。
大革命兴起后,贺炳炎的父亲贺学文参加了农会。大革命失败后,被迫背井离乡,在湘鄂交界四处躲藏。1928年秋,红军到达石门边境一带,贺学文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春,红四方面军到宜都一带打游击,贺学文随队回到家乡。父子相见后,贺炳炎恳求父亲带他去当红军,父亲见他体弱,答应以后再来接他。随后,走乡串户打铁。一天夜里,贺炳炎悄悄地出走,参加了红军。
红军时代
贺炳炎参军后,随红四军转战各地,战斗中勇敢顽强,无所畏惧。同年6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贺炳炎战斗意志更加坚定,成长迅速,在短短的两年中,先后由战士升为班长、排长、骑兵连长兼政治指导员。 两年后,贺炳炎被送到洪湖军校受训,在受训期间,担任区队长。一天敌人窜入根据地偷袭湘鄂西中央分局所在地,军校学员奉命在陈坨子口阻击敌人。学员因人多枪少,贺炳炎把手枪让给战友,自己操一把菜刀冲入敌阵,一连砍倒几个敌人,从敌人手中夺枪击敌,打退了进犯之敌。贺炳炎因此名扬全军校并受到表杨。1932年春夏之交,贺炳炎军校结业,被分到红三军手枪大队任区队 长,随即升为大队长。同年9月,红三军从洪湖突围进行战略转移,贺炳炎率部参加了“七千里小长征”。转移途中,奉贺龙、关向应命令,与原少共省委书记宋盘铭组建“襄北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同年11月,独立团与红军主力在湘鄂豫边会合。随后,贺炳炎调任红八师二十二团团长,担任全军的后卫任务。 1933年初,红三军到达湘鄂边后,进行了整编,全军编为七师、九师,贺炳炎任红二十团团长,不久后又任红二十九团团长。这时,贺炳炎的父亲已任红军司务长,后在鹤峰战斗中牺牲。在红军整编中,进行了内部的肃反,由于肃反扩大化,贺炳炎被当作“改组派”逮捕,险些被杀,捆绑29天后,贺炳炎被释放,出任新兵大队队长。
1934年初,为改变红军困境,总部决定向贵州东部开辟新根据地。贺炳炎奉命率一支游击队在沿河县淇滩一带发展革命武装,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同年夏秋,游击队升为独立团,不久后又扩充为黔东独立师,贺炳炎任师长。同年10月25日,红三军与红六军会师后,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组成红二军团、红六军团总指挥部。独立师编入主力,贺炳炎改任红六师十八团团长。桑植战斗之后,贺炳炎调总部任管理科科长兼作战参谋。随后,哪里战斗情况紧张,贺炳炎就受命去进行临时指挥。
1935年春,在后坪之战中,红军先后派两个突击组均未拿下制高点,眼看歼敌计划就要落空,贺龙急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一跃而起,迅速接近制高点,在中弹的情况下,只身突击成功,并找到两挺机枪和很多手榴弹,远敌用机枪扫射,近敌用手榴弹歼灭,使红军主力得以重新组织反攻,将敌击溃。同年6月,在中堡伏击战中,贺炳炎在火线上接任十八团团长,他与余秋里政委一道指挥部队击退了敌人多次冲锋,保证了主力的歼敌部署。板栗园战斗中,红四师师长受伤,贺炳炎奉命指挥红四师将国民党军八十五师全歼。芭蕉托战役,贺炳炎身先士卒,被誉为“孤胆英雄”。同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指挥下,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同年12月,在云南瓦屋塘战斗中,贺炳炎右臂第六次负伤被截肢抢救。
1936年7月1日,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后改称为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贺炳炎任红六师师长。此时,张国焘已公开反对党中央,贺炳炎坚决站在朱德、贺龙等一边,拒绝了张国焘的拉拢,顶住了张国焘的要挟。并及时向全师指出,“真中央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我们要跟着朱德、贺龙坚持北上,去会真中央!”并于7月7日率部从甘孜出发向哈达铺前进,10月20日到达会宁,胜利完成了伟大的长征。
抗日战争时代
红军在会宁会师后,贺炳炎因左臂内尚有一粒子弹未取出,伤着神经,被送到西安广仁医院治疗。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炳炎顾不得伤病痊愈,毅然离院回队, 担任由红六师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二0师七一六团团长。随即率部挺进到同蒲路北段的宁武、神地、朔县一带,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指挥雁门关伏击战,歼灭日军500余人,缴获了汽车多辆。打破了“大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贺炳炎因此获得国民政府通令嘉奖。
1938年1月,组建第一二0师第三支队,贺炳炎任支队司令员。随后,率队到大清河北岸进行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工作。仅几个月时间,支队由原126人扩充为3个团和3个独立营,近5000余人,打退了日军多次“扫荡”。是年冬,贺炳炎又率支队进入冀中,先后进行了莲子口、北板桥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3路合围。
1940年,贺炳炎奉命率队返回晋绥参加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后,贺炳炎升任三五八旅副旅长。
1942年,贺炳炎带职赴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转入中央党校,参加延安整风,并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1944年,贺炳炎偕廖汉生带领三五八旅百余名干部与三五九旅南下洪湖开辟新区。抗日战争胜利后,贺炳炎参与组建了江汉军区,并任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代
1946年7月,贺炳炎奉命返回晋绥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同年11月调任晋绥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随后率队连克朔县、宁武、崞县诸城。为打好攻坚战,贺炳炎及时组织部队进行各种爆破方法试验,除炸药包外,还创造了“爆破杆”、“爆破筒”,用迫击炮抛射炸药、坑道爆破等方法,并在部队中推广。在清涧、汾考等攻坚战中,几种爆破方法都发挥了作用。
1947年5月,贺炳炎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队参加指挥了保卫延安的战斗,参与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宜川、西府、陇东、宜瓦、荔北等战役战斗的组织指挥工作。在宜瓦战役中,贺炳炎纵观全局,当机立断,及时指挥部队堵住了兄弟部队因故未能封住的缺口,保证了西北战场取得空前大捷。贺炳炎因功勋卓著,受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嘉奖。
1949年1月,西北野战军一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贺炳炎任军长。在贺炳炎等率领下,第一军连克三原、岐山等县,歼国民党军五十七军1万余人。接着攻克陇县,解放泰安。随后,又进军青海,1949年9月5日进占西宁,青海全省解放,进占西宁后,贺炳炎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
鞠躬尽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是重病缠身的贺炳炎,不得不长期治疗。1952年, 贺炳炎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和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成为贺龙的副手。1954年9月, 贺炳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3月,任中共成都部队委员会书记、成都部队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贺炳炎当选为中共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4月,当选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贺炳炎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先后负伤16处,并失去了右臂,全国解放后,他带病坚持工作,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1960年7月1日,贺炳炎终因积劳成疾在成都病逝,终年47岁。
1995年,为了缅怀贺炳炎将军,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提议,将松滋五中更名为松滋县(市)贺炳炎中学,当年12月18日正式更为现名,省长蒋祝平亲自为我校题写校名。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松滋县立第二十一中学,后更名为松滋县刘家场中学,1989年更名为松滋县第五中学。
将军故事
独臂将军贺炳炎,战功赫赫,是成都军区首任司令员,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忍受剧痛接受无麻醉截肢手术的故事令人感佩,毛泽东许他左手敬礼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
独臂刀王
初出茅庐,“红军赵子龙”显神威 1913年,贺炳炎出生于湖北松滋,家境贫寒。贺炳炎6岁丧母,不久,因家境贫寒给地主放牛,但他并没有向命运折服,常常对玩伴说:“将来,一定让那些地主恶霸倒过来走路,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咱们!”贺炳炎喜欢习武,特别是对他祖辈传下来的那把锈迹斑斑的大刀爱不释手,常常是白天干活,晚上练刀。1929年,贺炳炎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热血参加了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忠肝义胆的军旅生涯。
在部队,贺炳炎苦练杀敌本领,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红军枪弹不足,大刀是最便当、最令敌胆寒的兵器,三国时期的关云长能过五关斩六将,就是靠那把青龙偃月刀!”贺炳炎一没仗打就手痒,便用木质大刀与战友“对练”,常常把战友“练”得鼻青脸肿,气得贺老总拿起烟斗“打”在这个自己的爱将脑袋上:“你这个家伙,刀法是越来越好,仗是越来越能打,但是脑壳是越来越经打,而且也是越来越调皮咯!”一次,红军在潜江渊博子口同敌军作战,已是警卫班长的贺炳炎被贺龙派去红六师传令,红六师接到命令后从侧翼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大败。但战斗结束后,贺龙却找不到贺炳炎,过了许久,贺炳炎才归队,但让贺龙吃惊的是:贺炳炎身后还跟着几十个战俘!原来,贺炳炎在传达完命令归队的途中,刚好和几十个回撤的敌军遇到。贺炳炎孤身一个,手中也只有一把大刀和几个手榴弹。情急之下,他左手提刀,右手高举手榴弹大呼:“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那几十个敌人给吓了一跳。但是,一看贺炳炎只是个半大的孩子,而且只是一个人,领头的军官顿时不老实了,怪叫道:“弟兄们,上!”话音还没落,贺炳炎就窜到他跟前,手起刀落,直接送那个军官回了老家,其他敌人一看:“我的妈呀,这是个练家子!”结果,乖乖地缴了械,当了俘虏,贺炳炎过去一数,竟有47个人。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队。
不久,贺炳炎被任命为红三军手枪大队区队长,后担任骑兵大队长。一次,骑兵大队偷袭空城缴获了一匹战马,但返回途中贺炳炎清点人数,发现少了司务长。这时,敌人的大批人马已经进城,如果率队返回,整个骑兵大队都有危险。贺炳炎为了保全大局,立即毫不犹豫地单刀骑马飞驰入城。当正因找不到部队的司务长心急火燎时,贺炳炎就一把将他揪上了马。面对敌人的包围阻截,贺炳炎毫无惧色,挥舞大刀奋力冲杀,连斩数十敌军后撕开一条口子,杀出重围。此后,贺炳炎被誉为“红军赵子龙”,名震一时。
1932年,十余万国民党军向我湘鄂西苏区压来,形势万分紧急。一次,在敌人偷袭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的时候,贺龙命令军校学员投入战斗。当时在校受训的贺炳炎,抄起一把大刀杀入敌群,一连砍翻好几个敌人,此举一下轰动军校。1935年春,后坪战斗中,红军攻击部队被敌人炮火压制,突击队几次都攻不上去。这时,贺龙命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二话没说,挥舞大刀,连中两弹仍不下火线,最终突击成功,事后被誉为“孤胆英雄”。
“大肃反”中,贺炳炎也成了肃反对象,被关押了起来。在一次战斗中,因前方战况不利,指挥部只好又把贺炳炎放了出来。贺炳炎眼见局势危急,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抄着大刀就冲上战场,多处受伤仍坚持战斗,直至局势转危为安。事后,贺龙怒斥肃反大员:“如果真是反革命,贺炳炎会这样不要命地打仗吗?会这样提着脑袋冲锋陷阵吗?有这样不怕死的反革命吗?”说得那肃反大员哑口无言。
长征途中,“刀王”断腕气贯长虹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的指挥下,从桑植县刘家坪轿子垭地区出发,开始了长征,此时的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在突破澧水、沅江一线的封锁后,红二、红六军团向新化、溆浦发展。但在突破溆浦时,国民党大军也重兵压来。贺龙果断下令:“折向西行,沿着雪峰山山脚,直奔瓦屋塘,从瓦屋塘翻越雪峰山西进贵州!”而此时,攻击瓦屋塘的重任落在了作为先头部队的贺炳炎的红五师十五团身上。
贺炳炎亲率十五团向瓦屋塘突进,可在快接近瓦屋塘东山时,遭到了敌人的阻击。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部队一时冲不上去,贺炳炎火了,一边命令团长王尚荣到后方向贺龙汇报情况,一边组织冲锋队并手提大刀亲自带领冲锋队向东山冲锋。虽然东山山势陡峭,无法架设机枪掩护,但贺炳炎不管,他明白,东山之役,决定着整个大部队的生死存亡!面对敌人暴风骤雨般洒下的子弹,贺炳炎一挥手:继续往上冲!
冲锋队一个弹坑一个弹坑地匍匐前进,当到距敌不到100米时,贺炳炎霍地站起大吼一声:“同志们,杀啊!”便带领战士们与敌人拼刺刀。此时,贺炳炎如关公再世,挥舞大刀左劈右砍,顷刻间便结果了好几个敌人,吓得其他敌人丢了阵地掉头就逃。战士们一看,士气更振,一举拿下了东山。可就在这时,贺炳炎不幸被敌人炮弹弹片击中,倒下了。当战士们发现他时,他已昏迷不醒,整个右臂血肉模糊。贺炳炎随即被抬下战场进行治疗。
贺龙知道这件事后,便心急火燎地跑来看望并询问病情。卫生员告诉贺龙,贺炳炎的整个右臂已被炸成了肉泥状,骨头全碎了,只有锯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贺龙大声命令道:“无论想什么办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当时医疗器材十分短缺,仅有的一些又刚被驮运转移了,一时半会运不回来。至于药品,更是稀缺,不但没有麻药,连消毒水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只好找来一把锯木头的旧锯子锯骨头,熬了一锅盐水消毒。开始手术时,贺炳炎还昏迷着,可进行到一半时,他疼醒了。当知道必须锯掉自己的右臂时,他毫无惧色地对几个害怕他乱动前来摁他的战士说:“都靠边。”又对医生说:“开始锯吧!”于是手术又开始了。可医生的手怎么也不敢使劲,生怕贺炳炎太疼。贺炳炎笑了笑:“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什么,来吧!”并把一条毛巾塞在嘴里。就是这样,贺炳炎完成了整个手术。手术前后共用了2小时16分钟。贺炳炎见到贺龙的第一句话是:“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贺龙紧紧地握住他的左手,用肯定的语气说:“你还有一只手嘛!只要我贺龙在,就有你贺炳炎的仗打!”贺炳炎把贺龙的手抓得更紧了:“老总,我的胳臂没了一只,但是我的心还在,我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继续跟狗日的老蒋干!”手术后,贺炳炎仅在担架上躺了6天,便又投入战斗了。后来,贺龙每当进行战斗动员的时候,总会把手术时包贺炳炎骨头渣的手帕拿在手中,肃然告诉同志们:“这手帕包过红军师长贺炳炎的骨头渣!那是党的好儿子的骨头渣!”
抗日战争中,“独臂刀王”名震天下
1937年,日寇铁骑践踏我大好河山,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的同时,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O师七一六团团长贺炳炎接到贺龙、关向应的指示,带领七一六团直插敌后,准备首战雁门关对日寇嚣张气焰予以打击。
奉命后,贺炳炎率部不畏艰险,急行军3天,按时到达雁门关西南10多里的秦庄和王庄。10月17日,当贺炳炎得知日军从大同集结了300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准备运往忻口时,果断作出决定:伏击!贺炳炎派人仔细观察地形后,把部队埋伏在一个南低北高的山沟里,沟底尽是山洪冲下的乱石,日军汽车行驶的公路由南向北而上。18日上午,有一队日军摩托车队驶入包围圈,就在战士们跃跃欲试的时候,贺炳炎用望远镜望后却命令:这是敌先头部队,切勿打草惊蛇!果然没多久,敌人长蛇般的车队拖着滚滚烟尘渐渐进入伏击圈。贺炳炎命令部队做好准备;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等到百十辆敌车全部进入包围圈后,贺炳炎左手往下一挥,大吼一声:“打!”顿时,全团的子弹像山洪一样向日军倾泻,敌人的弹药车被击中,爆炸声响彻云霄,火光冲天。
就在鬼子准备组织反击的时候,冲锋号吹响了,贺炳炎独臂挥舞大刀,率领战士们俯冲而来,如饿虎扑羊般一下冲散了鬼子的反击队。战斗中,贺炳炎挥舞着大刀,取鬼子项上人头有如探囊取物。一刀过去,一个鬼子立马胸前开花,又一刀,另一个鬼子的手臂飞上了天。什么武士刀!在贺炳炎的大刀面前,完全形同废铁。看到八路军如此凌厉的攻势,日本兵吓破了胆,纷纷后退,“武士道”精神全然抛在了脑后。最后,贺炳炎部歼灭日寇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打破了“大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海内外报纸称之为“雁门关大捷”,有力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当时,国民政府通电嘉奖,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兰特的谈话中也以此为例,说明“八路军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后的战斗中,贺炳炎单手挥刀,英雄气概丝毫不减当年,杀得敌人心胆俱裂,令日军谈虎色变,称其部队为“一把手”部队、贺炳炎就是“独臂刀王”。一时间,“独臂刀王”贺炳炎名震天下!1938年10月,贺炳炎任一二O师第三支队司令员,率队到大清河北岸进行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工作,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把部队从原来的304人扩充为3个团和3个独立营,近5000人,打退了日军多次“扫荡”。同年冬,贺炳炎又率队进入冀中,先后进行了莲子口、北板桥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3路合围,气得冈村宁次拍着桌子天价悬赏捉拿“独臂刀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1] 1945年,贺炳炎参加了党的七大。当贺炳炎见到毛泽东举手敬礼时,毛泽东紧紧握住他的左手亲切地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嘛!今后你就免掉这份礼吧。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你这样独特的人才!”
英雄断臂
1947年,在陕北转战途中小憩。图中左起:王震、刘景范、马文瑞、贺炳炎。 1935年11月,红2、红6军团在贺龙指挥下,开始长征。贺炳炎时任红2军团5师师长。部队沿雪峰山西侧,
经花园市直奔云南瓦屋塘,拟由此翻山越岭进入贵州。贺炳炎率红5师15团担任前卫。在翻越瓦屋塘时,遭到敌人的阻击,乱弹如雨。为了尽快消灭敌人,保障红军主力通过,贺炳炎举枪高喊:“同志们,跟我来!”带头冲了上去。大家见师长冲锋在前,士气大振。
突然,一梭子弹从侧面飞来,贺炳炎只感到右臂一阵剧痛,眼前一黑,昏倒在地上。
卫生员赶过来,把箱子放在地上,取出绷带、止血膏开始急救。可是贺炳炎的右手臂还是不停地出血,根本没办法止住,厚厚的绷带一下子就被浸透了。师参谋长王 尚荣急得大喊:“快!快点送卫生部!”
一到卫生部,卫生部长贺彪就忙开了,他选了几名助手开始对贺炳炎紧急抢救。贺龙也从前方骑马返回。
贺彪见贺龙来了,悄悄把贺龙拉到一边,焦急地说:“贺总,贺师长这次伤得不轻呀,他右臂的骨头被汤姆子弹打穿,骨头已经碎了,看来右臂是保不住了,也就是说……要……截肢……”“不截肢呢?有没有其他方案?”
“恐怕不行!如果不及时截肢,会有生命危险的。”
50年代出贺炳炎与史良(右)及黄继光烈士的母亲(左)交谈
在病床上躺着的贺炳炎隐隐约约听到了两个人的谈话,一下子急了,嚷嚷道:“不行,我不能没有右手……”话没说完又昏了过去。
贺龙把贺彪叫出救护所。听了贺彪的汇报,他说:“一定要 尽全力保住贺师长的生命,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全力配合!”
贺彪说:“我只有一点要求,请总指挥能够保证手术时间。”
“你要多长时间?”
“至少三个小时。现在医疗器材都转移了,找手术工具也要耽误时间……”
“时间我一定保证。我让后卫部队务必坚持三个小时!至于医疗器材就要你来想办法了。”
在手术器材上果然出了问题,贺彪没有找到手术锯,万般无奈,只好派人找了一把木工锯子代替,麻醉剂也没有,便又找来大烟土替代。
手术就这样准备好了,护士把大烟递给贺炳炎,贺炳炎一看,别过头说:“这玩意儿,拿开,我不吃!”贺彪劝道:“贺师长,医用的麻醉剂都用完了,只有这个了。”
贺炳炎闭上眼睛躺在床上不做声,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对贺彪说:“你们就这样开始吧!我能受得了。”
贺彪一听愣住了,其他医生也愣住了,面面相觑,这是常人办不到的呀,古代有关云长刮骨疗毒的传说,但那仅是传说而已,谁也没见过,病房里一时没了一点声响。
贺炳炎陪同朱德总司令检阅部队
经过痛苦的内心挣扎,贺彪只好硬着头皮说:“ 好吧,开始手术!”在另一位医生的协助下,贺彪开始锯贺炳炎的胳膊。他握着木锯的一头,另一头助手握着,锯齿靠在贺炳炎手臂边停住了,因为那位助手的手一直颤抖着 ,他实在下不了手。贺彪抬起头,用眼神鼓励着助手:我们不下手就等于在要他的命啊!贺炳炎紧闭的双眼也睁开了,他隐隐感觉到医生的不安。他喘着气,吃力地说:“同志,不要犹豫了,别害怕,你看我都不怕,要是没锯好我可要找你负责任的哦!”说完又闭上了眼睛。
那位助手深深地吸了口气,擦了把汗水,点点头示意贺彪可以开始了。立刻一阵钻心的痛楚让贺炳炎全身的神经都绷紧了,连汗毛也竖了起来。他的身体轻轻地颤抖着。口中紧紧地咬着毛巾,左手死死抓着床角。刺耳的声音在简陋的病房中回响,让人听了背上发麻,血顺着锯条往下淌,地上已经积了一滩,旁边的一个女护士难过得哭起来,其他人也被感染了,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滑了下来。
贺炳炎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身上的衣衫、裤子都湿透了。疼痛麻木了他的神经,他几次疼昏过去又被更加剧烈的疼痛刺激醒来。床边的木头都被他的手指抠烂。
时间一分一秒地熬过两个多小时,贺彪和他的助手都已大汗淋漓,贺炳炎的右臂终于被锯下来了,但手术并没有完成。接下来,还要用钢锉把骨面锉平。医务人员递上锉子开始磨起来,疼痛又开始折磨起贺炳炎来。这一次,他没有闭上眼睛,一直睁着,微笑着,仿佛在告诉大家:我没事,你们不要难过。
这漫长的三个小时,不论对贺彪还是对贺炳炎都是一生中最难熬的三个小时。好在手术很成功。护士拿着毛巾擦去贺炳炎脸上的汗水,拿下他咬在嘴里的毛巾,摊开一看,到处都是窟窿,在场的人心又一次揪紧了。这时,贺炳炎发现贺龙总指挥也来到了这里,贺龙流泪了,贺炳炎也哭了,他对贺龙说:“我以后又能上战场了!”
毛主席许我左手敬礼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正式召开,贺炳炎是会议代表之一。4月23日,会议休息时,毛泽东笑眯眯地朝贺炳炎走来。贺炳炎激动地站起来,挺了挺胸脯,举起左手,向毛泽东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毛泽东连忙握住贺炳炎的左手,亲切地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嘛!不用这样敬礼,从今往后免掉你这份礼!”
贺炳炎听毛泽东这么一说,紧张了,忙问:“主席,你不要我当兵了?我还有一只手,能够冲杀的!”
毛泽东把贺炳炎的手握得更紧了,说:“要,怎么能不要呢?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好好学习,等革命胜利了,你还要用一只手建设新中国呢!”
毛泽东继而夸奖道:“你现在指挥打仗,日军都怕“一把手”到来,这就是才能,你就算得上是人才,军事人才嘛!至于有不懂的事情,可以学嘛!你要好好利用这次学习机会,多学多记多问。相信你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相信你一定会学得好!”
“是,我一定不辜负主席的教导,好好学习!”贺炳炎两脚跟用力一靠,发出“啪”的一声响,用左手又敬了一个军礼。
后人怀念
1958年,在湖北省松滋西南重镇刘家场,文宫山下,柳林河畔,诞生了松滋市第二十一中学,她就是今天的纪念中学—贺炳炎中学的前身。1988年,学校更名为松滋县第五中学。1995年,为缅怀共和国开国元勋贺炳炎上将,松滋市人民政府将位于将军出生地的本校更名为贺炳炎中学。松滋撤县建市之际,博物馆在图书馆一楼,精心筹备的由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的“贺炳炎同志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正上方矗立着贺炳炎将军塑像,两侧分别陈列着贺炳炎将军与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幅合影、周恩来授予贺炳炎上将军衔任命书。展览共展出了贺炳炎将军部分遗物,及部分老将军、老红军为贺炳炎将军纪念馆题词近100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将 补授 王建安(1956年补授) 李聚奎(1958年补授) 1988年9月14日 洪学智(二次授予) 刘华清 秦基伟 迟浩田 杨白冰 赵南起 徐信 郭林祥 尤太忠 王诚汉 张震 李德生 刘振华 向守志 万海峰 李耀文 王海 1993年6月7日 张万年 于永波 傅全有 朱敦法 张连忠 曹双明 1994年6月8日 徐惠滋 李景 杨德中 王瑞林 周克玉 丁衡高 戴学江 李文卿 王克 李来柱 谷善庆 刘精松 曹芄生 张太恒 宋清渭 固辉 李希林 史玉孝 李九龙 1996年1月23日 周子玉 于振武 丁文昌 隋永举 1998年3月27日 曹刚川 杨国梁 张工 邢世忠 王茂润 李新良 方祖岐 陶伯钧 张志坚 杨国屏 1999年9月29日 郭伯雄 徐才厚 2000年6月21日 隗福临 吴铨叙 钱树根 熊光楷 唐天标 袁守芳 张树田 周坤仁 李继耐 石云生 杨怀庆 刘顺尧 王祖训 杜铁环 廖锡龙 徐永清 2002年6月2日 乔清晨 温宗仁 钱国梁 姜福堂 陈炳德 梁光烈 刘书田 2004年6月20日 葛振峰 张黎 由喜贵 张文台 胡彦林 郑申侠 赵可铭 朱启 李乾元 刘冬冬 雷鸣球 刘镇武 杨德清 吴双战 隋明太 2004年9月25日 张定发 靖志远 2006年6月24日 刘永治 孙忠同 迟万春 邓昌友 彭小枫 裴怀亮 符廷贵 喻林祥 朱文泉 王建民 2007年7月6日 许其亮 孙大发 吴胜利 2007年11月2日 常万全 2008年7月15日 刘振起 黄献中 范长龙 2009年7月20日 马晓天 刘源 张海阳 2010年7月19日 章沁生 童世平 李安东 刘成军 王喜斌 李长才 王国生 赵克石 陈国令 张阳 李世明 2011年7月23日 孙建国 侯树森 贾廷安 刘晓江 张又侠 2012年7月30日 杜金才 刘亚洲 杜恒岩 田修思 王建平 许耀元 2012年11月23日 魏凤和 2013年07月31日 吴昌德 王洪尧 孙思敬 刘福连 蔡英挺 徐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