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邦达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邦达仓藏语:སྤོམ་མདའ་ཚང,威利:spom mdav tshang,THL:Pandatsang),又译“邦达昌”[1],是20世纪西藏的一个知名商号,也指拥有该商号的邦达仓家族。

邦达仓家族及其商号

邦达仓家族自昌都发展为西藏的权贵。该家族沿用了两个不同的名号:彭达仓(Pomdatsang)、邦达仓(Pandatsang)。19世纪中叶,昌都萨迦地区的彭达仓家族,被称为“扎巴彭达”,是萨迦家族与藏传佛教萨迦派的贸易合伙人及赞助者。当时,萨迦家族首领的一个姊妹嫁入彭达仓家族。由此,彭达仓家族获得了萨迦家族在今芒康(位于昌都南部)的一个职位,因此迁居该地区。列玛江参(邦达尼江)是彭达—萨迦联姻的后代。邦达尼江本人善于经商,与萨迦家族的密切关系也是邦达仓家族发迹的重要因素。

萨迦家族是西藏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13世纪该家族成为权贵,统治西藏一个世纪。该家族及其地产、寺院、教派均被称作“萨迦”。除西藏各地的萨迦派寺庙外,萨迦于1950年在西藏的11个不同地区享有一定的政治自治,包括西藏东部的芒康与八宿。

在芒康,萨迦家族的职位是芒康18宗(领地)之一,被称为“甲科彭”(亚科宗)。彭达仓家族领受的便是该领地。该领地包括金朵牧区以及农牧业混合的果树区,还有甲科寺及附近地区。原来该职位通常授予萨迦寺的一位僧人,由其在3至5年时间内任甲科寺及附近社区的领导人。而彭达仓家族获得的职位永久世袭,该家族从而成为该地区的世袭统治者。该地区除了向萨迦交税外,还被拉萨的噶厦支差或征收“地区税”。

获得该职位给彭达仓家族带来物质利益,并获得保护神“多吉达登”和“索果”的庇佑,该家族开始侍奉威严“芝玛”神及萨迦派中“巴姆”灵媒。由于该家族迁入的芒康地区被称为“邦达”,该家族因此获得了“邦达仓”的称号。自此,“彭达仓”和 “邦达仓”均可指称该家族。但该家族更愿意自称“邦达仓”。

芒康的这一新职位为邦达仓家族通过贸易进行扩张提供了机会。邦达尼江迁居拉萨,以协调家族的长途贸易。自此,邦达仓家族获得社会承认。

1910年,十三世达赖自拉萨逃往英属印度,邦达尼江为达赖提供了帮助。后来达赖安全返抵拉萨后,接见了邦达尼江,封其为“商上”(商务官),并命噶厦为邦达尼江提供了特许经营权。十三世达赖时期,羊毛的收购及出口全归噶厦经营,禁止私商承办,“邦达仓”为噶厦的代理人,故“邦达仓”获利颇丰。“邦达仓”经营范围广泛,借助商业特权,业务发展至上海北京南京成都西宁兰州印度加尔各答、噶伦堡等地。邦达仓家族也成为西藏第一个通过经商而获得贵族地位的家族。邦达仓为噶厦经营羊毛业直到1933年才结束。

1909年5月至1933年间,邦达仓家族成为西藏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而且大力促进了西藏商业贸易发展。该家族是最早经营藏印贸易的西藏最大的商家。在该家族的经营下,西藏羊毛出口印度的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印藏贸易取代了汉藏贸易,致使原来从事汉藏贸易的西藏贵族、商人、寺庙的商业收入大幅度减少。

1921年,邦达尼江在拉萨遇刺身亡。对其遇刺原因流传着不同说法,有的认为是商业竞争,有的认为是政治原因,还有的认为是旧仇。例如土登群觉认为邦达尼江的邦达仓家族与擦绒·达桑占堆的擦绒家族因商业竞争而发生仇恨,导致邦达尼江遇刺。

1933年之前,邦达仓在政治上成为西藏上层中的买办亲英派。1933年之后,邦达仓的政治立场逐渐倾向中国中央政府。

到西藏和平解放时期,“邦达仓”的商业资本达到100万银元[2]。西藏民间有“天是邦达的天,地是邦达的地”的说法。

视频

邦达仓 相关视频

邦达仓的前世今生
商贸一直是茶马古道的场面,小到商户大到像邦达昌这样的队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