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步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步云(1773-1850),字世镳,号锦堂,浙江瑞安人,清朝将领。入伍隶水师,是一位武勇著称的水师将才,还是一位谋略深遂的军事战略家。

生平简介

屡立战功

乾隆五十九年(1794),陈步云时年21岁,他怀著一腔报国热血,毅然投效到浙江水师瑞安左营,当了一名守兵。陈步云投师以后,勤学苦练,英勇善战,在捕盗和查禁鸦片走私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很快由士兵晋升左营把总,温州、黄岩、漳州千总。他深谙海战,身先士卒,每遇敌寇总是甘冒矢石,冲锋在前,平时又善抚下属,部下都愿为其效命。十几年来斩获贼寇及船械无数,因而扬威海疆,深得上司倚重。

黑水洋之战

嘉庆十四年(1809)八月,陈步云随浙江水师提督邱良功和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联合率舟师追剿蔡牵顽敌,再一次激战于黑水洋。陈步云令士兵急燃火器罐投掷,焚烧贼船,趁敌船慌乱之机,用长戟钩住船舷,飞身跃上敌船,率众拼命与敌展开短兵肉搏。敌人见步云异常勇猛,船艇燃烧即将沉没,纷纷跳海,死伤无数。酋船虽被烧坏,蔡牵犹持利刀踞舵楼。邱良功隔船疾呼陈步云,迅速投放长绳于水中,缠住蔡牵贼船。蔡牵与二妻一子见大势已去,跳海自杀。陈步云勇武,击沉酋船,擒杀蔡部陈盼刘水等大小贼首多人,使海盗集团与越夷流寇元气大伤,残部都往安南方向远遁。黑水洋之战,是清廷围剿东南沿海海盗最著名的一次战斗。双方投入的兵力为几近上万人,其中敌方就有三千多人;战舰各数百艘,敌方就有二百多艘。 陈步云在黑水洋之战中,全身三十四处受伤,夺得首功,钦赐银牌一面和玉板指一枚,翌年又钦赐大银牌一面。邱良功提督与王得禄提督皆亲临慰视。此战,陈步云在军中的名声大振,更加得到上司和朝廷的器重,从此,一路得奖加功,升迁晋职。陈步云由于歼灭海盗,保卫闽台海疆,他五次获得皇上召见的殊荣。

定海镇总兵

迁副将累迁闽安副将。总督孙尔准欲裁减师船,步云言李提督所造船高大坚致,其利远胜同安夹板、快驹诸船、裁之缉匪无具,有事不能制敌,议乃寝。尔准荐其才可胜专阃,入觐,宣宗曰:““汝即随邱、王二提督出征,攻沉蔡牵之船的陈步云耶?”垂询陈步云战功之后,宣宗向他问及浙东沿海匪患时,他回答说:“盗匪者,皆苦民为生计所迫而为,只要对海防勤加梳理,可防患于未然。”宣宗遂命他为定海镇总兵,整顿浙东海防。

肃清了浙东海患

陈步云任定海总兵时期,正值鸦片战争前夕,舟山海域不少岛屿被海盗所据,洋船鸦片走私频繁。他百倍警惕,增设炮台,加固海防,严阵以待,频频出击。历时四年的连续清剿,基本肃清了浙东海患。道光十四年(1839),陈步云向清廷呈上关于浙东海防策议的奏折《定海永安策》和《衢山议》,此两份巩固海防的建议与对策,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军事论文。

爱国主义的丰碑

1839年,在他67岁时,因脚伤复发告老回乡 。三十年,卒。陈步云为官一任,安定一方,他巡海疆,保平安,政声极佳。陈步云将军四十年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英勇事迹,在闽安古镇人民心中建起了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

故居

二思堂是清中期抗击越夷的水师名将陈步云故居,坐落于市区浦后街48号,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台门、正屋、左右厢楼组成的三合院式传统建筑。迎面是一座7开间,进深6间,穿斗式梁架,两层廊檐楼房的主楼。主楼上下层都设有内廊,与左右两厢房上下层形成回廊,廊顶做成卷棚轩。左右两厢房建筑形式基本与主楼相近,略显不同的是厢房的山墙做成镬耳风火墙,显得更为气势而有古韵。厢房的柱头装饰也很有特色,柱头置垂花柱,柱上三面出跳丁字拱,拱头置牛腿状斜拱承托檐口的重量,这种斗拱形式很少看到。 道光十九年(1839),在他67岁时,因脚伤复发告老回原籍时,才用告老金将原本破落不堪的旧房,在他亲自设计策划下,建造了这座宅第,成为他最大的心理寄托和晚年安宁生活的归宿,称主屋为“二思堂原本。

二思堂的涵义

主人将正厅命名为“二思堂”,并亲自书匾:“前思尽忠,后思补过”悬挂于主屋中堂。这不由使人想起《左传》中的那句话:“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其实陈步云的一生正是以此来勉励自己,为国家尽忠,抗击越夷,舍生忘死,并热心故乡的公益事业,曾捐俸修建瑞安筼筜桥、倡建瑞安“聚星书院”。致仕回里后退居在城内的一条闹中取静的小巷内,这里远离喧嚣,“退思补过”所需的正是这种宁静的环境,而简洁宅院的不豪华,不侈奢,不张扬,又体现了主人将主厅命名为“二思堂”的涵义。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故居花园荒草茂盛,植物疯长,无人管理,再后来,新的建筑蚕食了这个花园。这里已经成为后期扩建的住宅区,而且显得相当拥挤,仅留一条小路通往故居。不论如何,这座故居能比较完整地保留至今已难能可贵。一切毕竟远去了,将军晚年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似乎只是一种物证,见证著他走过的可歌可叹的岁月,诠释著对逝者的怀念。[1]

新中国成立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