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步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步雲(1773-1850),字世鑣,號錦堂,浙江瑞安人,清朝將領。入伍隸水師,是一位武勇著稱的水師將才,還是一位謀略深遂的軍事戰略家。

生平簡介

屢立戰功

乾隆五十九年(1794),陳步雲時年21歲,他懷著一腔報國熱血,毅然投效到浙江水師瑞安左營,當了一名守兵。陳步雲投師以後,勤學苦練,英勇善戰,在捕盜和查禁鴉片走私的戰鬥中,屢立戰功,很快由士兵晉升左營把總,溫州、黃岩、漳州千總。他深諳海戰,身先士卒,每遇敵寇總是甘冒矢石,衝鋒在前,平時又善撫下屬,部下都願為其效命。十幾年來斬獲賊寇及船械無數,因而揚威海疆,深得上司倚重。

黑水洋之戰

嘉慶十四年(1809)八月,陳步雲隨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和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聯合率舟師追剿蔡牽頑敵,再一次激戰於黑水洋。陳步雲令士兵急燃火器罐投擲,焚燒賊船,趁敵船慌亂之機,用長戟鉤住船舷,飛身躍上敵船,率眾拚命與敵展開短兵肉搏。敵人見步雲異常勇猛,船艇燃燒即將沉沒,紛紛跳海,死傷無數。酋船雖被燒壞,蔡牽猶持利刀踞舵樓。邱良功隔船疾呼陳步雲,迅速投放長繩於水中,纏住蔡牽賊船。蔡牽與二妻一子見大勢已去,跳海自殺。陳步雲勇武,擊沉酋船,擒殺蔡部陳盼劉水等大小賊首多人,使海盜集團與越夷流寇元氣大傷,殘部都往安南方向遠遁。黑水洋之戰,是清廷圍剿東南沿海海盜最著名的一次戰鬥。雙方投入的兵力為幾近上萬人,其中敵方就有三千多人;戰艦各數百艘,敵方就有二百多艘。 陳步雲在黑水洋之戰中,全身三十四處受傷,奪得首功,欽賜銀牌一面和玉板指一枚,翌年又欽賜大銀牌一面。邱良功提督與王得祿提督皆親臨慰視。此戰,陳步雲在軍中的名聲大振,更加得到上司和朝廷的器重,從此,一路得獎加功,升遷晉職。陳步雲由於殲滅海盜,保衛閩台海疆,他五次獲得皇上召見的殊榮。

定海鎮總兵

遷副將累遷閩安副將。總督孫爾準欲裁減師船,步雲言李提督所造船高大堅致,其利遠勝同安夾板、快駒諸船、裁之緝匪無具,有事不能製敵,議乃寢。爾準薦其才可勝專閫,入覲,宣宗曰:「「汝即隨邱、王二提督出征,攻沉蔡牽之船的陳步雲耶?」垂詢陳步雲戰功之後,宣宗向他問及浙東沿海匪患時,他回答說:「盜匪者,皆苦民為生計所迫而為,只要對海防勤加梳理,可防患於未然。」宣宗遂命他為定海鎮總兵,整頓浙東海防。

肅清了浙東海患

陳步雲任定海總兵時期,正值鴉片戰爭前夕,舟山海域不少島嶼被海盜所據,洋船鴉片走私頻繁。他百倍警惕,增設砲台,加固海防,嚴陣以待,頻頻出擊。歷時四年的連續清剿,基本肅清了浙東海患。道光十四年(1839),陳步雲向清廷呈上關於浙東海防策議的奏摺《定海永安策》和《衢山議》,此兩份鞏固海防的建議與對策,是具有長遠戰略眼光的軍事論文。

愛國主義的豐碑

1839年,在他67歲時,因腳傷復發告老回鄉 。三十年,卒。陳步雲為官一任,安定一方,他巡海疆,保平安,政聲極佳。陳步雲將軍四十年為國為民嘔心瀝血的英勇事蹟,在閩安古鎮人民心中建起了一座愛國主義的豐碑。

故居

二思堂是清中期抗擊越夷的水師名將陳步雲故居,坐落於市區浦後街48號,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台門、正屋、左右廂樓組成的三合院式傳統建築。迎面是一座7開間,進深6間,穿斗式樑架,兩層廊簷樓房的主樓。主樓上下層都設有內廊,與左右兩廂房上下層形成迴廊,廊頂做成捲棚軒。左右兩廂房建築形式基本與主樓相近,略顯不同的是廂房的山牆做成鑊耳風火牆,顯得更為氣勢而有古韻。廂房的柱頭裝飾也很有特色,柱頭置垂花柱,柱上三面出跳丁字拱,拱頭置牛腿狀斜拱承托簷口的重量,這種斗拱形式很少看到。 道光十九年(1839),在他67歲時,因腳傷復發告老回原籍時,才用告老金將原本破落不堪的舊房,在他親自設計策劃下,建造了這座宅第,成為他最大的心理寄託和晚年安寧生活的歸宿,稱主屋為「二思堂原本。

二思堂的涵義

主人將正廳命名為「二思堂」,並親自書匾:「前思盡忠,後思補過」懸掛於主屋中堂。這不由使人想起《左傳》中的那句話:「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其實陳步雲的一生正是以此來勉勵自己,為國家盡忠,抗擊越夷,捨生忘死,並熱心故鄉的公益事業,曾捐俸修建瑞安篔簹橋、倡建瑞安「聚星書院」。致仕回里後退居在城內的一條鬧中取靜的小巷內,這里遠離喧囂,「退思補過」所需的正是這種寧靜的環境,而簡潔宅院的不豪華,不侈奢,不張揚,又體現了主人將主廳命名為「二思堂」的涵義。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故居花園荒草茂盛,植物瘋長,無人管理,再後來,新的建築蠶食了這個花園。這裡已經成為後期擴建的住宅區,而且顯得相當擁擠,僅留一條小路通往故居。不論如何,這座故居能比較完整地保留至今已難能可貴。一切畢竟遠去了,將軍晚年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似乎只是一種物證,見證著他走過的可歌可嘆的歲月,詮釋著對逝者的懷念。[1]

新中國成立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