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斯達國家公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龐斯達國家公園 |
---|
|
龐斯達國家公園(泰語:อุทยานแห่งชาติปางสีดา)位於泰国沙繳府,面積844平方公里,於1982年2月22日成立,為泰國第41個國家公園。[1]
龐斯達國家公園與考艾国家公园、他蘭國家公園、達帕雅國家公園,以及東艾野生生物保護區組成東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保護區,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通過成為世界遗产。
地理
地形
龐斯達國家公園位於山甘烹山脈南側,園區內大部分為複雜且陡峭的地形,海拔從100至1,000公尺,大致上為北高南低,區內由多種森林覆蓋,包括潮濕常綠森林(moist evergreen forest)、乾燥常綠森林(dry evergreen forest)、混合落葉森林(mixed deciduous forest)、山丘常綠林(hill evergreen forest),整體森林覆蓋率為94.8%。區內有多條小溪,這些小溪匯集後成為挽巴功河(Bang Pakong River),向南流入泰國灣。
氣候
龐斯達國家公園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國家公園所在的沙繳府,1991-2020年平均年雨量為1,667公厘。一年當中可分為雨季、乾季、熱季:雨季一般從五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此時由於西南季風吹拂,天氣為潮濕多雨;乾季一般從十月中旬至隔年二月中旬,此時盛行東北季風,天氣涼爽乾燥;熱季一般由二月中旬至五月中旬,此時天氣悶熱,通常一年當中最熱的月份為四月。
生態
龐斯達國家公園以蝴蝶聞名,區內約有400種蝴蝶,最佳觀賞蝴蝶的季節為五月至七月,在其他的月份需在水坑、潮濕的地面、河流附近較容易發現蝴蝶蹤跡。園區內常見的蝴蝶包括文蛺蝶、白長尾小灰蝶等。公園內已發現約200種鳥類,絕大部分均屬於无危物种,另大灰啄木鸟為易危物種。
公園內的保育類動物以哺乳动物居多,瀕危物種有亚洲象,爪哇野牛、印度支那虎、大斑靈貓、豺、戴帽長臂猿;易危物種有水鹿、印度野牛、印支長鬃山羊、马来熊、亞洲黑熊、雲豹、熊狸、短尾猴、北方豚尾獼猴。
公園內的保育類植物主要為龙脑香科,包括極危物種Dipterocarpus baudii ;瀕危物種Dipterocarpus dyeri 、Anisoptera costata 、Shorea henryana 、Hopea ferrea ;易危物種纤细龙脑香、Dipterocarpus alatus 、Shorea roxburghii 、羯布罗香、香坡壘樹。另有豆科瀕危物種緬茄;易危物種交趾黄檀。
盜採與保育
龐斯達國家公園多年來飽受盜採林木之苦,盜採者的主要目標為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的交趾黄檀,這種珍貴的木材曾在中國以每立方公尺一萬美元的價格出售。
1982年2月22日,泰國政府公報公告成立龐斯達國家公園,為泰國第41個國家公園。2005、2006年皇家森林局與泰國鱷魚管理協會發起一項保育計畫,在公園裡野放20隻暹羅鱷,根據IUCN紅色名錄,暹羅鱷為極危物種。
世界遺產登錄
2005年7月,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於南非德班召開,由泰國申報的項目「東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保護區」經大會通過,成為泰國第二個自然遺產,龐斯達國家公園於名單之中,編號為590-003。
影片
參考文獻
- ↑ อุทยานแห่งชาติปางสีดา,://ที่กางเต้น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