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或稱IUCN紅色名錄,簡稱紅皮書)於1963年開始編製,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此名錄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編製及維護[1]。
IUCN紅色名錄是根據嚴格準則去評估數以千計物種及亞種的絕種風險所編製而成的。準則是根據物種及地區釐定,旨在向公眾及決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並協助國際社會避免物種滅絕。
目錄
評估機構
主要的物種評估機構有國際鳥盟、世界保護監測中心及IUCN轄下物種存續委員會內的專家團體。總括而言,上述團體所評估的物種數目佔整個紅色名錄接近一半。
IUCN紅色名錄被認定為對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紅色名錄)更新發布。更新後的名錄,一共包括了96951個物種,其中26840種瀕臨滅絕[2]。
分類
物種被分類入9個級別,根據數目下降速度、物種總數、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準則分類。
1絕滅(EX, Extinct)
2野外絕滅(EW, Extinct in the Wild)
3極危(CR, Critically Endangered)
4瀕危(EN, Endangered)
5易危(VU, Vulnerable)
6近危(NT, Near Threatened)
7無危(LC, Least Concern)
A數據缺乏(DD, Data Deficient)
B未評估(NE, Not Evaluated)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一個衡量全球主要物種生存狀況和受威脅情況的清單,將物種的瀕危等級劃分為7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3]。其中極危、瀕危和易危物種又被統稱為受威脅物種。
根據中國國家林業局2015年2月發布的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野生大熊貓1864隻,這比低谷時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隻增加了750隻。
IUCN紅色名錄哺乳動物評估專家卡羅•羅迪尼尼告訴澎湃新聞,考慮到大熊貓的野生種群在緩慢地恢復,IUCN決定將它在名錄中「降級」。羅迪尼尼認為,保護的成功主要來自於對偷獵的打擊和棲息地的恢復。但是有研究認為,氣候變化將會使大熊貓賴以生存的竹林減少35%,這將可能它們的種群再次下降。另外,它們還面臨着棲息地破碎化等威脅。
公佈
200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封面
2008年更新的紅色名錄。估計總共物種數量有61,259種,評估了總共26,604種物種及2,160亞種(Subspecies)、變種(Variety)、族系(Stock)、亞族(Subpopulation)。
所有已評估物種中,共有16,928種被視為受威脅,當中有8,462種為動物,8,457種為植物,9種為地衣及菇類。
名錄中公佈了共804種自公元1500年起絕種的物種。與2000年公佈的766種比較,增加了38種。
每年都有少量的「絕種」物種再次被發現,被撥入拉撒路物種(Lazarus taxon)(這是個古生物學名詞,指化石記錄中忽隱忽現的物種),或撥入數據缺乏(DD)級別之內。於2002年,絕種物種數量減少至759種,但後來又回升了。
保護級別
2001年,Mace和Lande提出並制定了Mace-Lande物種瀕危等級標準(IUCN3.1),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在此基礎上經過反覆修改,形成了《IUCN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和標準》(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of Endangered Species)。
物種分類為9個級別,根據數目下降速度、物種總數、地理分佈、群族分散程度等準則分類。詳見保護現狀的描述。
1994年的分類
1994年所訂立的準則只有8個級別(IUCN2.3),低危(LR)級別下再有3個子分類:近危(nt)、無危(lc)、保護依賴(cd),2001年準則更改,將上述組別歸入近危(NT)級別。
當討論IUCN紅色名錄,「受威脅」("threatened")一詞是官方指定為以下3個級別的總稱: 極危(CR)、瀕危(EN)及易危(VU)。
相關條目
視頻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IUCN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道客巴巴,2011-12-4
- ↑ 2018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關注森林網,2020-2-5
- ↑ 瀕危物種現狀堪憂,中國網,20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