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三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123456王讨论 | 贡献2020年8月3日 (一) 05:27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三通是海峡两岸实施的小型三通模式,自2001年1月2日起开始实施,目标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与中华民国金门县连江县之间进行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

背景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49年于中国大陆成立,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北后宣布停止对中国大陆一切形式的通商通航通邮。期间两岸居民被禁止往来长达近40年,中间亦发生数起两岸间的劫机事件。

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改革开放,首先引进香港投资者到中国大陆设厂生产,使沿岸地区经济“先富起来”。1987年中华民国放宽台湾居民以探亲名义赴中国大陆,台湾海峡两岸民间的交流渐渐频繁。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市和中华民国金门县只隔一水对望,地缘关系使部分金门居民到福建探望被分隔多年的宗亲。

构想

基于当时两岸仍在意识形态上仍有重大的分歧,重现三通的机会极微,但实际上两岸居间在福建沿海和金马地区早已有经济上的交往。199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提出“两门对开,两马先行”的“小三通”构想。这是由于“两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厦门和中华民国的金门)和“两马”(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马尾港和中华民国的马祖)均只是相距咫尺的地方,在此进行小规模的“三通”是可以说是在当时的限制中可行的办法。

实施

通商

1994年1月由中国大陆单方面实施《关于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指定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东南沿海口岸,由台湾居民和中国大陆对台小额贸易公司进行“小额贸易”[1]

通航

1993年12月2日与1994年3月2日陈清宝立委与陈癸淼立委先后提出“离岛建设条例”草案。

1994年6月由金马爱乡联盟提出《金马与大陆小三通说帖》,表达希望能以“单向通航”、“定点直航”或“先海后空”、“现货后客”等方式,渐渐进行小三通。

1997年4月19日,两岸开始进行高雄与福州、厦门间的“不通关、不入境”的境外通航。

及至2000年3月21日,中华民国立法院通过《离岛建设条例》第18条,订明“为促进离岛(指澎金马地区)发展,在台湾本岛与大陆地区全面通航之前,得先行试办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与大陆地区通航”(俗称小三通条款),条例于同年4月5日实施。

2000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行政院根据《离岛建设条例》通过《试办金门马祖澎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以作为小三通的管理依据。并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定点定时的客运船班。目前有“金门—厦门”、“金门—泉州”、“南竿—福州马尾”、“北竿—福州黄歧”的小三通固定船班。

2008年,政府曾研议放宽小三通的限制,将其放宽为“中三通”,但并未施行。

全面开放

2008年6月19日,扩大小三通方案19日正式公告实施,只要持有两岸入出境有效证件,就可以从金门或马祖进出中国大陆。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说,扩大小三通是政府照顾金马地区民众的一项政策,缓和未来两岸直航所带来的影响。 扩大小三通方案下午正式公告后,在金门码头,一艘载着200多名乘客的客轮随即从金门出发,驶往对岸,成为扩大小三通实施后的第一个航班。

在扩大案实施后,金马逐渐发展成为来往两岸的一个转运站。但大量非本地旅客利用金马往来台湾的航线,造成当地居民购票的困难。另外,由于离岛居民购买机票有补助,也吸引台湾居民迁户口至金马地区,导致金门实住人口仅约户籍人口的一半。

停航

在2003年5月17日,由于SARS事件的爆发,小三通一度暂停[2],直至7月18日。

中国大陆自2011年起允许福建九个城市居民,不必办理入台证,只要办理入金证就可赴金门、马祖、澎湖自由行,且入金证不需财力证明,也可提前申请或落地签。后又陆续开放多个城市适用,目前共有20个城市适用。2019年继大陆停发个人签证与限缩团客配额后,传小三通将停航,陆客将不可透过小三通来台,但其后两岸官员否定此说法。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发生后,小三通客船服务减到每天10班,日客流量下滑至400多人。2020年2月7日,陆委会宣布,经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讨论后,自2月10日起暂停小三通客船服务,为自2003年SARS疫情以来再次暂停。5月15日,中华民国交通部召开第七次防疫会议,研商第三阶段的交通观光防疫措施松绑推动方案(草案),其中有关两岸客运航点、海运直航及小三通客船航班等,交通部规划于10月1日全面恢复。

视频

小三通 相关视频

台湾宣称暂停“小三通”,酝酿暂停“大三通”,网友痛斥小肚鸡肠
不能再等了!两岸学者台商举行视频连线,呼吁尽快重启“小三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