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川纹笛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isley讨论 | 贡献2020年10月1日 (四) 21:43的版本 (added Category:720 海洋志總論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川纹笛鲷
chuan wen di diao

中文学名:川纹笛鲷

拉丁学名:Lutjanus sebae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鲈形目

科:笛鲷科

属:笛鲷属

纹笛鲷(Lutjanus sebae)又称千年笛鲷,磕头燕子,红鱼,红鸡仔,为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一种热带地区近岸生活于珊瑚礁区的海水鱼类。川纹笛鲷分布于印太海域红海南部,非洲东部至新克里多尼亚,日本海南部至澳大利亚海域,体型壮硕,色彩美丽,可作为观赏鱼。[1]

简介

川纹笛鲷,又称千年笛鲷,俗名嗑头、白点赤海、千年鲷、儋州红、打铁婆,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笛鲷科的其中一个种

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东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马尔代夫、红海、波斯湾、斯里兰卡、印度、安达曼海、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琉球群岛、台湾、中国沿海、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瑙鲁、帕劳、密克罗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澳洲等海域。

特征

本鱼体长椭圆形而高。两眼间隔平坦。前鳃盖缺刻及间鳃盖结显著。上下颌具细齿多列,外列齿稍扩大,上颌前端具2-4犬齿,内列齿绒毛状;下颌具一列稀疏细尖齿,后方者稍扩大;锄骨齿带三角形,其后方无突出部;腭骨亦具绒毛状齿;舌面无齿。体被中大栉鳞,颊部及鳃盖具多列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基部具细鳞;侧线上方的鳞片斜向后背缘排列,下方的鳞片亦与体轴呈斜角。 体白色,体侧有3条如川字之横带,第一条在头顶从吻部斜上额顶;第二条在体中,于腹部渐变宽;第三条从背鳍中央起向下后方斜走到尾鳍下叶。背鳍软硬鳍条部间无明显深刻;臀鳍基底短而与背鳍软条部相对;背鳍硬棘11枚,软条15~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0枚;侧线鳞片数46~53枚,胸鳍长,末端达臀鳍起点;尾鳍内凹。

幼鱼时此横带深近黑,成鱼则为鲜红色。

体长可达125厘米,体重达32.7公斤,35岁年龄。

生态

本鱼喜栖居于珊瑚礁或岩礁边缘之砂地,幼鱼常常栖息于海胆间旦可发现于红树林河口区,以觅食甲壳类及鱼类等为食。

经济利用

具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可切片作生鱼片,也可浸五味,以温火烤之食用。亮丽独特的体色,也可作观赏鱼。

视频

川纹笛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