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M3冲锋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Young Main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3日 (二) 14:47的版本 (Young Main 已移動頁面 N3冲锋枪 覆蓋重新導向頁面至 M3冲锋枪,未留重新導向頁面:回退)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M3冲锋枪英语:M3 submachine gun)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二次大战时期大量生产的廉价.45口径冲锋枪。于1942年12月12日开始服役,取代造价昂贵的汤普森冲锋枪。由于外型像是替汽车打润滑油(黄油)的润滑油枪,也叫黄油枪[1](Grease Gun)。

历史

1941年美军兵器委员会有感于西欧战场冲锋枪效能突出,尤其是德国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MP40冲锋枪与联合王国的斯登冲锋枪,于是在1942年10月开始研究发展相当于美国版的斯登冲锋枪。当时的要求如下:全金属枪身,可在只转换少数零件后使用.45口径的自动手枪子弹(.45 ACP)或是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容易使用,与斯登冲锋枪一样的功能与廉价。

通用汽车公司内陆分部的乔治·海德负责设计,内陆分部的总工程师佛莱德瑞克·参普生负责准备生产的模具。11月间样品枪已制造完成提交陆军试枪,在测试中得到95分的高分。发射5000发子弹只有两次故障。最早的样品枪被称作T15,除去保险的样品枪被称作T20。在通用汽车公司引导灯分部于1942年12月正式生产之前,设计又有几项小的改善。二次大战期间,共生产了将近60万支。大多数的M3使用.45口径的自动手枪子弹(.45 ACP),亦有2万5千支使用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这些使用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M3有不同的枪管枪机、与弹匣槽,可以直接使用斯登冲锋枪的弹匣。较为特别的是有一千支.45口径的M3枪口有贝尔实验室设计的灭音器,以供军方情报人员使用[2]

设计

M3是全自动、气冷、开膛待击、由自由枪机操作的冲锋枪。枪机平时被机簧卡在后方开放的位置,扣扳机时以复进弹簧的力量将子弹上膛,枪机的前方有一个抛壳爪,抓住弹壳,上膛同时击发,击发后以点燃发射药产生的高压气体后推抛壳,经退子钩弹出弹壳,此时若扣扳机的手指尚未松开则继续击发,一直到子弹打完为止;若是扣扳机的手指已松开则枪机再度卡在后方开放的位置。。若子弹打完扣扳机的手指尚未松开,枪机则会向前顶住枪膛。此时上弹匣后须将右侧拉柄向后拉,带动枪机后退压缩复进弹簧被机簧卡住,回复准备击发的位置。

枪机左右各钻通一孔,两孔各有一导杆,复进弹簧外包导杆随枪机前后移动而伸缩。这么设计可以容许使用廉价制造较不精密的零件。由于.45口径的自动手枪子弹产生的压力不大,加上枪机很重,M3冲锋枪不需要复杂的膛室闭锁机制或是延迟机制。

视频

M3冲锋枪 相关视频

M3式冲锋枪靶场射击实测,外号“黄油枪”造价低是它最大优点
测试:俗称黄油枪的M3冲锋枪,究竟如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