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希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希望》

来自搜狐网的图片

《xī wàng 》


作品名称 :《希望》[1] 

作者 :鲁迅

作品出处 :《野草》

文学体裁 :散文诗

创作年代 :1925年


《希望》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这首诗以直抒胸臆为基本笔法,结合运用象征隐喻,通过繁富的意象,生动地呈现了主体的情感体验。同时频繁使用“然而”等转折词语,造成宛曲周致的抒情语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错综复杂的心情,感受和思想矛盾。

作品原文

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1,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2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3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őfi Sándor4(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5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ő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6。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7。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2] 

注释译文

 

  1. 血和铁:鲜血和武器。
  2. 杜鹃:鸟名,亦名子规、杜宇,初夏时常昼夜啼叫。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说:“杜鹃鸟,小似鹞,鸣呼不已,出血声始止。”
  3. 肉薄:指拼搏,搏斗
  4. Petőfi Sándor: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匈牙利诗人、革命家。曾参加1848年至1849年间反抗奥地利的民族革命战争,在作战中英勇牺牲。他的主要作品有《勇敢的约翰》、《民族之歌》等。这里引的《希望》一诗,作于1845年。
  5. 可萨克:通译哥萨克,原为突厥语,意思是“自由的人”或“勇敢的人”。他们原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农奴和城市贫民,十五世纪后半叶和十六世纪前半叶,因不堪封建压迫,从俄国中部逃出,定居在俄国南部的库班河和顿河一带,自称为“哥萨克人”。他们善骑战,沙皇时代多入伍当兵。1849年沙皇俄国援助奥地利反动派,入侵匈牙利镇压革命,俄军中即有哥萨克部队。
  6.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出自裴多菲·山陀尔1947年7月17日致友人凯雷尼·弗里杰什的信。
  7. 平安:这里是平静和安分的意思。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5年1月1日,是作者表达新年抒怀之作。

最初发表于1925年1月19日《语丝》周刊第十期。

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后收入《野草》。作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惊异于青年之消沉”。通过自己内心深处深感寂寞而又努力打破寂寞,看到绝望而又坚决否定绝望,感到希望渺茫而又确信希望的存在的探索,鼓舞青年摆脱绝望消沉,奋起抗争,肉搏暗夜。这是一曲充满“希望”的希望之歌。

首先,作者先写自己内心寂寞和精神衰老及其原因。“我的心分外地寂寞”,“我大概老了”,“头发苍白,手颤抖着”,“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这是心灵寂寞与精神衰老的表征。其原因是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回顾了许多年前自己为祖国复兴和民族解放的战斗经历:“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当这些都成“空虚”的泡影之后,他也未绝望,而是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之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以致“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尽管如此,他也不曾悲观、绝望,因为他坚信“身外的青春固在”。即寄希望于青年一代的身上。虽然是那样悲凉飘缈,但“究竟是青春”,是同旧世界战斗的一种希望。可是,现在“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他怎能不感到“如此寂寞”与痛楚,说明他的“寂寞”和“衰老”不是主观战斗意志的衰退,而是客观的青年一代的“消沉”。

其次,写否定“自欺的希望”而肯定“真正的希望”。面对“寂寞”,作者只有自己“肉薄暗夜”。对于那些庸禄、无聊的青年,作者引用裴多菲的《希望》之歌,加以否定;又以裴多菲为爱国而战死的事例和他的另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说明在另一部分像裴多菲一样的青年身上,是存在着肉搏黑暗的“真正”的希望的。这里,分明表现了作者对青年群体的清醒认识。 再次,写自己决心独自肉搏这空虚的暗夜。在否定绝望之后产生的微茫希望的鼓舞下,“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篇末再次咏叹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不仅是自励,也是激发消沉的青年,对于希望的不相信是毫无根据的,正如相信绝望是毫无根据一样。这样,作者在否定绝望之后,反衬出追求希望的信心和力量。

这是一篇诗意极浓的散文。作者以富于象征和暗寓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诗情浓郁的境界。作者鲁迅在战斗中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又“惊异于青年的消沉”,于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身上。但他没有进行抽象的议论,而是用形象的、诗的语言来描绘这“身外的青春”。说他们是黑夜中闪亮的星星和月光,是寒冷中冻僵的蝴蝶,是暗夜中绽开的花朵,像猫头鹰呜叫和杜鹃啼血一样,敢于向黑暗发出反叛的吼声。这些诗性的语言使情感的表达既含蓄深沉,又洋溢一种诗情美。

名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开发:全篇诗意葱郁。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感情线索,希望与绝望起伏交错,造成文势的跌宕起伏。感情基调凝重、悲壮。语言凝炼、形象,诗味隽永。

著名学者汪晖:一旦“希望”本身的意义遭到怀疑,“绝望”也便随之消失,因为它也属于未来,属于“寻找”与其“结果”的背逆。由此,《野草》达到了其哲学的顶峰:“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以“虚妄”的真实性同时否定了“绝望”与“希望”,把生命的全部意义归结为人的现实抉择:“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从而构建了一套即便面对双重“绝望”和“虚无”也能据以生存和抗战的这些——“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他的著作收入《鲁迅全集》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