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開花的樹(席慕容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棵開花的樹》是席慕蓉(穆倫·席連勃)於1980年10月4日創作的一首抒情詩。作者通過對一棵開花的樹的描寫來表達作者對於自然的感悟。即生命是不斷的經過、經過、經過,她寫的東西都是在生命現場裡所得到的觸動。
基本信息
作者:席慕蓉
作品名稱:一棵開花的樹
作品出處:《七里香》
類別:抒情詩
創作年代:1980年
文學體裁: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作品譯文
英文
A Blooming Tree
May Buddha let us meet
in my most beautiful hours,
I have prayed for it
for five hundred years.
Buddha made me a tree
by the path you may take,
In full blossoms I'm waiting in the sun
every flower carrying my previous hope.
As you are near, listen carefully
the quivering leaves are my waiting zeal,
As you pass by the tree
without noticing me,
My friend, upon the ground behind you
is not the fallen petals but my withered heart.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這是作者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作者在生命現場遇見了一棵開花的樹,在替它發聲。」至於有些人把作品解讀成「女孩子站在那裡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詩,她表示「有點猶疑」。但她同時聲明,詩人的解讀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為讀者的解釋也有權威性。
全詩共三節。第一節抒寫了「 我」 對「 你」 的深切期待。「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痴人痴語, 痴得讓人感動。你能說這不可能嗎? 五百年太長, 但和巫山上的神女相比, 五百年又太短。為愛而期待,千年萬年又何妨。這是一個美麗的夢, 儘管美麗得有點憂傷。這裡詩人運用誇張的手法, 先聲奪人, 把熱烈、誠摯的愛塗抹得如此濃重。詩的第二節, 「 我」 以樹的形象出現。「 樹」作為一個意象承載了「 我」 的愛的全部內涵。五百年的誠心終於感動了佛, 「 佛於是將我化作一棵樹, 」 詩人為何要將「 我」 化作一棵樹呢? 這正是詩人的匠心所在。「 我」 作為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 日日夜夜守望着愛情, 堅貞不渝, 何等的熱烈、執著。這種感情非此意象難表達。詩的第二節接着寫道: 「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花開還要「 慎重」 , 可見不是隨意開放, 只是為「 你」 而開放, 將「 我」 「 最美麗的時刻」 奉獻給「 你」 。「 朵朵」 ,花開熱烈,正因為「 我」 對「 你」 愛得熱烈。「 前世的期盼」 照應詩的第一節「 求了五百年」 ,說明這種熱烈的愛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由來已久,使人聯想到愛情的逾久彌堅。
詩的第三節寫「 我」 的心靈低語。「 當你走近請你細/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顫抖的葉」 發出的微響是來自我心底對愛的聲聲呼喚,因此,「 顫抖」 的不再是葉,而是「 我」熱切期盼的心,可「 你」 卻沒有停留地走過去,「 我」 的傾訴付諸東流。無論何種原因, 這種結局對「 我」 來說都是殘酷的、令人心碎的。既然花只為「 你」 開放, 而「 你」 卻「 無視地走過, 」 那花還為誰榮呢?「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飄零的分明是花瓣,卻又不是花瓣,看似矛盾,實則是物化的情感。花自飄零,人自惆悵,令人回味無窮。
作品點評
詩之靈魂在於情,情真意切才有詩。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把一位少女的懷春之心表現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這不是失戀的悲歌,而是對真摯的愛的熱烈祈求。這首詩始終緊扣着一棵開花的樹來寫,意象單純,抒情真切,音韻和諧,藝術水平很高。
《一棵開花的樹》以樹為意象,一花一葉都充盈着愛意,將「 我」 對「 你」 的純真的愛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創作背景
席慕蓉說,在她看來,生命是不斷的經過、經過、經過,她寫的東西都是在生命現場裡所得到的觸動,儘管有些觸動要等到一二十年後才恍然大悟。
為了解釋自己在生命現場裡的觸動,席慕蓉講述了《一棵開花的樹》的創作過程。她回憶說,當時自己在台灣新竹師範學院教書。5月份有一次坐火車經過苗栗的山間,火車不斷從山洞間進出。當火車從一個很長的山洞出來以後,她無意間回頭朝山洞後面的山地上張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開滿了白色的花。「那時候我差點叫起來,我想怎麼有這樣一棵樹,這麼慎重地把自己全部開滿了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像華蓋一樣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剛要仔細看的時候,火車一轉彎,樹就看不見了。」
就是這棵真實地存在於席慕蓉生命現場裡的油桐,讓她念念不忘。她心想,正如海是藍給自己看一樣,花當然也是慎重地開給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沒有自己那一回頭的機緣,樹上的花兒是不是就會紛紛凋零?這促使她寫下了《一棵開花的樹》。
作者簡介
中文名:席慕蓉
出生日期:1943年10月15日
別名:蕭瑞,漠蓉
性別:女
畢業院校: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出生地:重慶
原名:穆倫·席連勃
國籍:中國
民族:蒙古族
代表作品:前塵·昨夜·此刻; 七里香; 有一首歌; 心靈的探索; 時光九篇
主要榮譽:1966年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1966年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2013年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民族類最佳原創單曲獎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全名穆倫·席連勃,出生於重慶市,成長於中國台灣,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當代知名畫家、詩人、散文家。她的作品中浸潤東方古老哲學,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
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