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通是台海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的简称,主要是中国大陆提出与台湾方面就两岸之间的交流提议,中华民国政府则长期采取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作为对应。
因为两岸政府主张之管辖区域重叠,且除了民进党政府外,双方领导人各自宣称“一个中国”,此航线一般定义为:不是国内航线(道)、也不是国际航线(道),而是两岸航线[1]。
历史背景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基于政治与军事理由,两岸断绝了交通往来。行政院在1977年颁订《取缔匪伪物品管理办法》,对两岸交流采负面态度。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两岸应该立即“通商、通邮、通航”,是为三通。1987年,中华民国政府宣布解严后不久立即开放台湾人民到中国大陆观光及探亲,也不再视中共为叛乱团体,但依旧拒绝三通。由于当时海峡两岸仍未有正式交通方式直接往来,当时台湾旅客需先飞往英属香港,然后再以其他交通方式或转机前往中国大陆。
1990年代,中国大陆发生多起劫机案件,有部分客机更被迫降落于台湾机场。后来两岸就劫机问题达成人机分离处理并视同犯罪案件处理的共识,这些案件才逐渐减少。
三通历史
航空
- 2008年7月4日,在马英九总统任期内,两岸实现周末包机,飞机需要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但实质上仅为象征性经过(即触及香港飞航情报区边界后即转向),而无需完全飞入,更无需停靠香港。
-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实现直接通航和常态包机。例如上海至台北航班最快只要82分钟就可完成整个飞行。中国大陆最大城市上海的空管中心和台湾的台北空管中心在北方航路上名为SULEM的航管交接点进行交接,飞机不用再飞经香港飞航情报区,但由于南线航路仍然没有开放,广州、深圳等地至台湾南部的航班仍以经过香港飞航情报区的较短航路飞行。
- 2009年7月29日,海峡两岸空中直航再增加一条北航线,并开通第一条南航线。第二条北航线是北京飞往台北桃园,南航线是广州飞往台北。
海运
邮路
- 两岸互不通邮(1949-1979)
- 大陆向台湾单向通邮(1979-1988)
- 双向非正式通邮(1988-1989)
- 双向正式间接通邮(1989-2008)
- 直接通邮(2008-今)
2008年12月15日,在马英九总统任期内,两岸实现直接通邮,各封包局可直接交换邮件,而无需经过第三地;中华邮政董事长吴民佑寄出第一封快捷邮件给中国邮政总经理刘安东。
视频
三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两岸三通指的是什么意思 原来是通邮通商通航 ,股城网,2020-2-7
- ↑ 海峡两岸海上客滚轮实现直航 ,大话利州,200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