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会议)原图链接来自 上海交通大学 的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注重人文教育。早在1908年,学校便开设国文科。唐文治校长亲自主讲国文课,其独创的吟诵诗文之唐调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辜鸿铭、蔡元培、张元济、傅雷、李叔同、黄炎培、邵力子等人文大师先后在此任教或求学。

经过多次调整与改革上海交通大学于1985年新建社会科学及工程系和文学艺术系,在此基础上于1997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师生概况

人文学院现有在岗在编教职工140人,其中教授27人、特别研究员[1]2人、副教授40人、副研究员5人、特别副研究员1人、讲师30人、助理研究员2人、专职科研人员6人、专职行政管理人员27人。专职教师中,致远讲席教授3人,精裕讲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5人。 其中“上海市”支持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海外博士学位教师22名。作为专职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人文学院还聘请访问教授6人。学院目前在校学生1551名,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汉语进修生等。

发展目标

根据上海交大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一流大学”的目标定位,经过10年左右的潜心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基础学科,若干学科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影响力;打造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为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努力把人文学院建设成为学科基础厚实、育人贡献卓著、社会影响广泛、学术人才集聚、人文氛围浓郁的学术重镇。

学科建设

中文系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的文脉可溯及南洋公学初期的师范学堂和经济特班,尤与1908年创立的国文系及1928年创立的中国文学系渊源甚深。2003年,上海交大重建中文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一个能培养中文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完整体系已清晰可见。

中文系坚持精锐高端的办系方针,在读学生百人左右。本科生教育以中外文化交流为特色,实行小班教学[2]和导师制,并大力推行海外游学制度,每年都有高比例的毕业生赴海内外名校继续深造。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逐年提高。

历史系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成立于2003年。截止2017年3月,本系共有全职教师22名(教授7人,特别研究员1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助理研究员1人,专职科研人员4人)。

哲学系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学科历史悠久,1986年取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目前的哲学系现任教师14名,分属三个学科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哲学系已经初步形成少而精的学术队伍、较雄厚的学术研究实力、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鲜明特色。本系和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共建,已经建成若干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和学术交流机制,包括:一个基地(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文化研究基地,与中央编译局、浦东干部学院共建)、两种期刊(成为CSSCI来源集刊的《法兰西思想评论》、已获国际刊号的《EUROPEANA 欧洲评论》)、两套学术丛书(《欧洲文化丛书》、《轻与重》文丛)、两大高端学术论坛(“现代化:中国与世界”、“中国哲学再创造”),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得以持续扩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哲学系同仁以此为使命,致力于培养学贯中西的一流学术人才,推进兼通古今的一流学术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当时负责全校外国留学生的招生、管理与服务,并承担学校海外孔子学院事务协调等工作,同时兼有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功能。2015年5月,国际教育学院与人文学院合并,新学院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专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有着令人自豪的艺术教育传统。1919年起,学校成立合唱队、管乐队和话剧社。1981年10月,音乐教研室组建。1985年起,先后重建或创建校级学生管乐团、交响乐团、合唱团、民乐团、话剧团和舞蹈团。

视频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相关视频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招生宣传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