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晉將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晉將相》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八。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原文

西晉南渡,國勢至弱,元帝為中興主,已有雄武不足之飢,余皆童幼相承,無足稱算。然其享國百年,五胡云擾,竟不能窺江、漢,苻堅以百萬之眾,至於送死淝水,後以強臣擅政,鼎命乃移,其於江左之勢,固自若也,是果何術哉?嘗考之矣,以國事付一相,而不貳其任,以外寄付方伯,而不輕其權,文武二柄,既得其道,余皆可概見矣。百年之間,會稽王昱、道子、元顯以宗室,王敦、二桓以逆取,姑置勿言,卞壺、陸玩、郗鑒、陸曄、王彪之、坦之不任事,其真托國者,王導、庾亮、何充、庾冰、蔡謨、殷浩、謝安、劉裕八人而已。方伯之任,莫重於荊、徐,荊州為國西門,刺史常都督七八州事,力雄強,分天下半。自渡江訖於太元,八十餘年,荷閫寄者,王敦、陶侃、庾氏之亮、翼、桓氏之溫、豁、沖、石民八人而已,非終於其軍不輒易,將士服習於下,敵人畏敬於外,非忽去忽來,兵不適將,將不適兵之比也。頃嘗為主上論此,蒙欣然領納,特時有不同,不能行爾。

譯文

西晉南渡之後,國勢十分衰弱,晉元帝是中興之主,已遭到「雄武不足」的譏諷,其餘的君主都是童年甚至幼年時繼承帝位,更不值一提,然而東晉國百年之久,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紛紛侵襲騷擾,竟不能窺視江、漢地區,前秦苻堅率百萬大軍南下,竟是到瀋水送死來了。後來因為強臣專權,皇位才轉移,但東晉政權在江左的勢力長期安然自若,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曾經考察分析過,東晉把國家政事交給宰相,不設副職,把軍事大權託付方伯,權力很重。文武兩方面的權柄,既能得到合適的安排,其餘的問題可以想見了,東晉百年之間,會稽王司馬呈、司馬道子、司馬元顯憑着是宗室執政,王敦、二桓(桓溫、桓沖)則以悖逆掌權,姑且置之不論;卞壺、陸玩、郗鑒、陸曄、王彪之、坦之不辦事;真正能託付國事的,不過王導、庾亮、何充、庾冰、蔡謨、殷浩、謝安、劉裕八人罷了。軍事上的方伯之任,沒有比荊、徐二州更重要的,荊州是國家的西大門,荊州刺史常總管七八個州的事情,實力雄厚強大,占天下一半。自晉元帝渡江即位到晉孝武帝太元末,八十餘年,擔負統兵將帥責任的,不過王敦、陶侃、庚家的亮、翼,桓家的溫、豁、沖、石民八人罷了,非死在軍中不輕易調動,所以將士在下熟悉服從他,敵人在外敬重懼怕他,不是那種忽去又忽來,兵不適應將,將不適應兵的情況可比擬的。不久前我曾為皇上論及這個問題,蒙皇上高興地肯定並採納了,只是因為時代有所不同,不能實行罷了。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東晉將相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