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严折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圖片來自猫眼电影
严折西
出生 安徽歙县
国籍 中国
职业 作曲家、词作家、广告设计师
知名于 贺新年、人海飘航、月落乌啼

严折西(1909年2月~1993年12月31日) ,安徽歙县人。 著名作曲家、词作家、广告设计师、漫画艺术家。 他是不朽长青老歌《如果没有你》、《一个女人等候我》等的创作者,《贺新年》、《人海飘航》、《月落乌啼》、《醉人的口红》撰词人,《人隔万重山》、《知音何处寻》、《断肠红》谱曲者,一生写出无以计数既热门又流传历久不衰的流行歌曲。[1]

人物关系

前妻

薛玲仙(1901年-1944年),旧中国知名歌舞、电影明星。著名作曲家严折西第一任妻子。[2]主要作品有《春天的快乐》。

人物生平[3][4][5]

严折西于1909年2月出生在安徽歙县一个平民家庭。祖父曾在浙江桐庐做过官,当年“杨乃武与小白菜”是用祖父之“密室相会”之计解开症结。父亲严工上早年在歙县新安中学教英文,后来改行从事电影表演和音乐创作,被誉为“中国流行歌曲五人帮”之一。

当他9岁时随父亲严工上全家迁来上海。父亲多才多艺,担任过上海戏剧学校英语教师,后入电影界,拍过103部电影,最后拍的是与白杨陶金吴茵等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饰演张忠良的父亲。

严折西就读于上海尚工小学,后来升入光华中学。

1925年,江浙军阀齐燮元、卢永祥混战,战火波及上海,学校停课。严折西转入自学,系统学习音乐理论、乐器演奏及美术课程。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音乐绘画有特殊的爱好,加之父亲的帮助,进步很快。

1926年,就开始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刊》设计封面,创作插图。又任职于富华公司画广告,参与了中华歌舞学校乐队的演奏。同年与“四大天王”之一的薛玲仙成婚。

1927年4月,北伐军打到上海。应田汉之邀与父亲及大哥严箇凡、二哥严与今4人到南京参加北伐军,严折西任职于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处书画股,中尉军衔。期间因二哥自杀的变故回沪。

1928年,在黎氏中华歌舞团乐队任演奏。同年10月,随团赴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亚巡回演出,任乐师及男演员,影响极大,成为当年歌舞界的一件大事。

1929年10月,回到上海,严折西任职环球广告公司美术部主任。为黎氏出版歌谱,绘制封面。年底参加了黎锦晖等人组织的北平明月歌剧社乐队在华北各地演出。

1930年,返回上海后,明月社改组为联华歌舞班,严折西任教务主任兼舞台美术等职,作为招考官,聂耳严华等就是这年被招进联华歌舞班的。这年进入联华歌舞班的还有周璇。严折西为这个哺育中国近代文艺人才的摇篮付出心血。同年严折西编导了第一部用蜡盘配音的有声歌舞短片《新婚之夜》。同时担任联华歌舞班《明月》期刊的美术编辑。也开始创作漫画。

1931年,联华歌舞班解散,严折西赴香港任《大兴报》美术编辑,兼《大众日报》特邀漫画作者及大联影片公司编导。三十年代在搞音乐之余,还埋头创作漫画,作品发表在《时代》《时代漫画》《上海漫画》《刺猬》《派克漫画》《联华画报》等刊物上。1932年在上海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漫画展览会。

1932年底,严折西返回文艺昌盛的上海专门从事音乐工作。

1939年,严折西在黎锦光的介绍下,加入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工作,从此开始了专业的电影音乐创作,并为电影歌曲伴奏。《香妃》《赛金花》等片子的作曲、配音就是由他负责的。

四十年代初,严折西在英商百代唱片公司任灌音部主任,又兼大中华、胜利唱片公司特约作曲家。

'
圖片來自知乎

抗战胜利后,严折西的时代曲创作开始一发不可收,从1945年到50年代初,他的歌已查到近百首,且有一批名曲问世。《人隔万重山》《两条路上》《许我向你看》《夜莺曲》《断肠红》《贺新年》……在中国流行歌曲创作、传播的第三次高峰期,严折西作品的数量超过其他作曲家,表现手法更加现代,佳作迭出,贡献巨大。 此外,在这一时期,严折西还创作了6首电影歌曲,其中有3首是名曲——《知音何处寻》《别走得那么快》,特别是《如果没有你》,白光生前最喜欢这首歌。

整个三、四十年代是严折西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作品,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所独立填词作曲的歌有周璇唱的《卖烧饼》及《许我向你看》、白光唱的《绾不住的心》、姚莉唱的《重逢》、严华唱的《一个小东西》、吴莺音唱的《萍水相逢》以及薛玲仙、王人美、李丽华、白虹、严月泠、姚敏、张帆……众多名演员和歌唱演员演唱的歌曲,数目甚多。一首《断肠红》由吴莺音演唱后,吴亦以此歌而走红。《千里吻伊人》曲子作好后,唐纳填词,由蔡绍序演唱后很是流行。此外,作为百代公司的灌音部主任,他主持灌录了一大批珍贵的音响史料,为中国的唱片事业的作出了贡献。

严折西于三十年代与薛玲仙分手。1948年,在白光的介绍下,严折西与杨碧君相恋、结婚,婚后两人育有1子3女。

解放后,严折西曾从事戏曲和音乐方面工作。1951年,任职于芳华越剧团时,他编导了《红花处处开》一剧,由尹桂芳主演参加了市戏剧改革处的春节节目竞赛演出获三等奖。

1952年,开始从事专业美术创作,由张乐平先生介绍成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后一年又加入美协创作研究所,为各类科普著作画宣传画,参与不少大型展览会的美术工作。

五十年代中期,专门为少年儿童画动物拟人化画,《小朋友》杂志的特约装帧和动物画,插画作者,还出版了多种儿童科普画册。全国各地出版社向其约稿,部分画册跨界到海外。

六十年代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特约美术编辑,因人事关系冻结,成为自由职业者。创作的画作有《小公鸡历险记》《十万个为什么》《森林里的秋天》《月亮婆婆》《鹅大哥》《大雨前发生的事情》《鲤鱼小客人》《马猴祖仙的故事》《萝卜回来了》等等。其中《小公鸡历险记》被选送到德国莱比锡展览会展出。还编了几本立体画册,《壁画里的故事》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漫画情歌》一书中收集了严折西的多幅作品,并作简介,对其作画的评价为“画风泼辣,线条有力而富装饰味,是一位成熟的漫画家。”

'
圖片來自知乎

1966年,文革开始被打成反革命,直至文革结束平反。1983年5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1991年3月,美国对比哲学家杨沂先生来访问,把台湾流行歌曲演唱会的录像介绍播放,其中就有严折西创作的《得不到你的爱情》《许我向你看》等几首歌曲。于是他被电视台邀请去,与严华、黎锦光等录了像,后来在台湾播出,引起哄动。

1993年12月31日午夜,严折西先生因罹患脑萎缩及肺炎在上海病逝,享年85岁。

主要作品

作品名录

严折西先生一生创作歌曲约有300多首,曾用笔名吉士、庄宏、陆丽、颜三、颜宽、梅霞、庄泽、颜颉等。 其主要作品如下[6]

歌曲 演唱 作曲 作词
《盼郎归》 王人美唱 吉士 百代 吉士 百代
《镜花之恋》 严华唱 吉士 胜利 吉士 胜利
一个小东西 严华唱 吉士 百代 吉士 百代
《孤星吟》[别名:广西情歌] 严华唱 吉士 胜利 吉士 胜利
《爱的归宿》 周璇/严华合唱 吉士 百代 吉士 百代
《告诉我》 周璇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卖烧饼 周璇唱 吉士 百代 吉士 百代
凄凉之夜》 周璇唱 吉士 百代 吉士 百代
《两条路上》 周璇唱 庄宏 李隽青 百代
许我向你看 周璇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三月之莺》 周璇唱 庄宏 颜颉
《栗子大王》 周璇唱 庄泽 鲁旭[鲍志超] 百代
《知音何处寻》 周璇唱 电影【歌女之歌】插曲 庄宏 陈式[陈蝶衣]
《花之恋》 白虹唱 黎锦光 梅霞 百代
《醉人的口红》 白虹唱 金流[刘如曾] 陆丽 百代
《纺棉花》 白虹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且听我说》 白虹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重逢》 白虹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夕阳无限好》 白虹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不了情 白虹唱 侯湘[李厚襄] 陆丽 百代
《那是天风》 白虹唱 庄宏 颜颉 百代
《被刺的手》 白虹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恼人的夜雨》 白虹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人海飘航》 白虹/严华唱 庄泽 吉士 百代
《别走得那么快》 白虹唱 电影【雾夜血案】插曲 庄宏 吴文超
《如果没有你》 白光唱 电影【柳浪闻莺】插曲 庄宏 陆丽
《淑女窈窕》 张露唱 电影【柳浪闻莺】插曲 庄宏 张生[张准]
《陌上花》 张露唱 电影【风月恩仇】插曲 庄宏 陈式[陈蝶衣]
《有一个晚上》 龚秋霞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鸟语花香》 严斐唱 颜三 鲁旭[鲍志超] 丽歌
《不知名的花》 陈娟娟唱 侯襄[李厚襄] 陆丽 百代
《节节花开》 袁美云唱 电影【地狱探艳记】插曲 包乙[鲍志超]
《昨日的玫瑰》 严月娴唱 电影【夜明珠】插曲 庄宏 梅霞
《不破的葫芦》 严月娴唱 电影【夜明珠】插曲 庄宏 梅霞
《月暗花残》 严月泠唱 电影【夜明珠】插曲 颜三 包乙[鲍志超]
《爱侣情俦》 严月泠唱 颜三 包乙[鲍志超]
《春之叫卖》 严月泠唱 电影【玉堂春】插曲 颜三 颜三
《千里吻伊人》 蔡绍序唱 唐纳 丽歌 百代
《不要想》 姚莉唱 徐朗 严宽 丽歌 百代
《人隔万重山》 姚莉唱 庄宏 栋荪 百代
《得不到的爱情》 姚莉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相思的绿灯》 姚莉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花红柳绿》 姚莉唱 颜三 颜三
《今晚见你还不迟》 姚莉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默默无言》 姚莉唱 庄宏 梅霞
《为什么》 姚莉唱 庄宏 颜颉 百代
《蓝色的悠思》 姚莉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月夜觅芳踪》 姚莉唱 侯襄[李厚襄] 陆丽 百代
《马来风光》 姚莉/姚敏唱 斐纳《马来风光》 梅霞 百代
《遥远的爱》 姚莉唱 陈瑞 严宽 百代
《青春乐》 姚莉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原野情歌》 姚莉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月亮还在屋檐上》 姚莉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田园之歌》 姚敏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我不能忘记》 姚敏唱 吉士 胜利 吉士 胜利
《梦中的你》 王丽蓉唱 高剑声[李厚襄] 百代
《觅春曲》 谷莺唱 庄宏 梅霞 胜利
《春泛街头》 谷莺/姚敏唱 庄宏 百代 庄宏 百代
《看着我》 逸敏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满天星》 张露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恨海难填》 张露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我要你的爱》 张露唱 侯襄[李厚襄] 陆丽 百代
《村姑之恋》 张帆唱 颜三 百代 颜三 百代
《我还有一线希望》 张帆唱 严宽 庄宏 百代
《唯一爱的路》 张帆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贺新年》 张帆唱 侯襄[李厚襄] 陆丽 百代
《我要梦见你》 张帆唱 庄宏 张生[张准] 百代
《花容叹》 都杰唱 颜三 包乙 胜利
《空帏梦断》 周洁唱 颜三 丽歌/百代 颜三 丽歌/百代
《谁在我心头打个结》 李丽华唱 庄宏 梅霞 胜利
《落花恨》 李丽华唱 庄宏 严宽
《大丈夫》 王熙春唱 电影【香妃】插曲 朱石麟
《月光普照》 周曼华唱 吉士 百代 吉士 百代
《狂恋》 白光唱 陈瑞祯 严宽 百代
《等着你回来》 白光唱 陈瑞祯 严宽 百代
《让我走》 白光唱 姚敏 颜颉 百代
《夜莺曲》 吴莺音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断肠红》 吴莺音唱 庄宏 张生[张准] 百代
《天边有个你》 吴莺音唱 陆丽 百代
《圣诞铃声》 梁萍唱 署名庄宏 陆丽 百代
《奇异的爱情》 梁萍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堤边柳》 梁萍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细雨迷蒙盼黄昏》 白云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细雨催相思》 白云唱 高剑声[李厚襄] 陆丽 百代
《再来一杯》 逸敏唱 庄宏 李隽青 百代
《同是天涯沦落人》 逸敏唱 庄宏 栋荪 百代
《别说再见》 逸敏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啼痕》 云云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东风落桃叶》 云云唱 庄宏 严宽 百代
《简单的生活》 云云唱 姚敏 陆丽 百代
《丰年》 佩妮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爱与人生》 佩妮唱 庄宏 栋荪 百代
《褪了色的梦》 张露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枉费心机》 张露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容易记起你》 张露唱 庄宏 陆丽 百代
《我要你的爱》 张露唱 侯襄[李厚襄] 陆丽 百代
《热情的眼睛》 黄飞然唱 金流[刘如曾] 陆丽 百代
《不得了》 / 颜三 颜三
《归梦吟》 / 庄宏 梅霞
《急流》 / 庄宏
《当你在我身边》 / 庄宏 颜颉
《喜讯多》 薛玲仙唱 / /

艺术特色

1.《重逢》的创作与流传

作于1947年。演唱:影子。是一首4/4节拍,较慢的探戈节奏歌曲,它具有典型的AABA结构。百代公司曾录制过唱片。姚莉在唱片中的演唱作了具体的处理,首先由小型轻音乐队奏出优美的前奏引出歌声,主部重复两次进入中部,然后再把第二遍主部的歌词唱一遍。接着由黑管、小提琴加上贝司奏一遍主部,旋律非常优美,用以当作间奏。最后,把中部和主部第二遍歌词再唱一遍结束。歌中唱出了人生的聚散无常。分别以后虽然几乎忘记,可说不定何时又会重逢,以致使人有恍若梦境的感觉。它的词与曲皆出于严折西之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拍摄的影片《黑三角》中,女特务领任务时所播放的背景音乐,正是这首《重逢》。我国当时禁唱流行歌曲,但是为了电影故事情节真实的需要,还是要用上流行歌曲的。

2.《如果没有你》的艺术处理

作于1948年。严折西作词谱曲,署笔名陆丽作词、庄宏谱曲。影片中两位女主角之一的白光演唱。这是一首4/4中速探戈节奏的歌曲。此歌具有单三段体典型的AABA结构。歌曲内容应该是一个男孩真挚盼望得到姑娘爱情的心声表露。身边没有恋人时不知怎么过,因此,事也做不了甚至去闯祸。生命是为恋人而活,热切盼望姑娘来身边共同建立新的生活。按理说,这是男性的口气。可有时歌唱演员也会唱与自己性别不同内容的歌曲。恰巧白光的声音符合演绎这种意境,她的声音低沉浑厚,粗犷而富有磁性,演唱起来颇符合歌曲中人物的情感。否则,换了尖细的嗓音去唱这首歌,效果恐怕就不会理想了。由于歌曲采用了探戈节奏,其明显的流动感,规律的起伏性,更适宜表现男孩追求爱情的热烈,甚至有些狂野的心态。

3.《凄凉之夜》中使用的数量短语

一阵凄凉一阵叹,望一回明月,怨一回苍天,碧纱橱,开一扇来闭一扇,红绫被,暖一半来寒一半。数量短语成对使用,形成重叠和对比。

4.《人海飘航》的创作与流传

严折西词曲、白虹和严华合唱的《人海飘航》,是早期著名的探戈歌曲。这首歌曲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非常流行,老牌歌星白虹曾经也唱过,后来,不少歌星都翻唱过,最有名是五十年代香港时期的潘秀琼、崔萍。潘秀琼的演唱以甜美的中音演绎得别具特色,还有七十年代台湾时期的紫薇演唱得也十分动人。

5.《我是浮萍一片》的艺术特点

电影《柳浪闻莺》插曲,一首非常优美浪漫的歌曲,舒缓的节奏、美妙的旋律,加上短小却精致,又意味深长的歌词,使作品听来宛如一首古典的声乐小品,意境深远。尽管歌曲旋律变化不多,但音程起伏很大,要把握好歌曲的情绪是有一定演唱难度的。尤其是从“轻风和流水”的“水”开始四拍唱下去,接“奏出优美的旋律”这句中“的旋律”这一处,中间的气息需要些技巧才能控制得好。

6.《湖畔四拍》的“序列法”

“春潮里 春风慢慢地吹;夏夜里 夜莺轻轻地啼;秋天里 彩霞片片地起;冬日里白雪处处地飞”。“有所思兮有所忆兮;有所怀兮有所梦兮;有所依兮 有所恋兮;有所祷兮 有所祈兮”。随着季节的变换,主观情感也不断变化。

7.电影《柳浪闻莺》的插曲艺术

《柳浪闻莺》是我国电影史上插曲最多的一部歌唱片。影片拍摄中请来当时歌坛七大歌星中的两位,龚秋霞和白光主演。二人恰巧一个是高音一个是低音,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另外,几乎集中了上海歌坛大部分当红歌星,都来参与配唱,有吴莺音、张露、黄飞然、黄源尹、王丽蓉、柳影等。其中白光一人就分唱了7首,《如果没有你》《秋夜》《小花》《我是浮萍一片》,还有主题歌《柳浪闻莺》《湖上吟》《湖畔四拍》三首是与龚秋霞合唱的。白光在影片中可过足了歌瘾。白光在1999年过世后,她的先生颜良龙极度悲伤,把她的丧事办得很风光。特别在她的墓园中设置音乐装置,来拜祭的客人只要掀动按钮,便会发出白光生前演唱《如果没有你》的歌声。这类似于邓丽君墓地“筠园”的音乐设置,不同的是邓丽君墓地的装置储存了她生前演唱过的十首名曲,而白光墓地的装置只储存了《如果没有你》这一首歌曲。

出版图书

'
圖片來自知乎
'
圖片來自小花生网
书名 作者名 作品时间 备注
萝卜回来了 严折西 2013年9月 《萝卜回来了》是一部少儿故事图书,
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
森林里的秋天 严折西 2011年6月 《中国图画书典藏书系:森林里的秋天》
是严折西2011年6月1日在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壁画里的故事 严折西 1961年5月 /
大雨前发生的事情 严折西 1958年2月 /
鲤鱼小客人 严折西 1961年1月 /
小公鸡历险记 严折西 1956年12月 /
月亮婆婆 严折西 1980年5月 /

人物轶事

出生艺术之家

严折西父亲严工上
圖片來自1905电影频道

严折西的父亲严工上,著名作曲家,与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并称为“中国流行歌曲五人帮”[7]。严工上是早期影坛上位多才多艺的老影人。他文学根基深,能诗善文,精通中西音乐,能唱昆曲,对交谊舞也挺在行,早年曾留学日本并懂得十多种方言。

1925年,年逾天命的严工上参加了神州影片公司,开始了长达20年的从影生涯,堪称是早期电影界的元老之一。作为演员,他一生拍了103部电影。严工上大多扮演“老生”角色。最出名的一部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片中饰演张忠良的父亲。其它代表作有《压岁钱》、《生死同功》等。他曾为许多影片的插曲作词谱曲,极受欢迎,如《自由之花》《空谷兰》《夜来香》(胡蝶首唱、王乾白作曲,与黎锦光创作同歌名由李香兰演绎的不同)、《木兰从军》(欧阳予倩词)、《西施》《红歌女忙》、电影《压岁钱》的插曲《新年歌》等。他还曾在影剧学校教授国语(普通话)。

“虎父无犬子”,严工上在二、三十年代,是位著名的作曲填词音乐舞蹈家,他的两个儿子严箇凡及严折西两兄弟皆毕业于南京新华艺专(?)并秉承父志,从事音乐作曲漫画工作。

大哥严箇凡会作曲,能绘画,在1926年拍过默片电影《可怜天下父母心》,还写了不少歌曲。孤岛上海曾经流行一时的由李丽华唱红的电影歌曲《千里送京娘》及《天上人间》便是他的杰作。此外,都杰的《人儿人儿》、姚敏的《青山绿水》、韩兰根的《青年忙》等也出自他的手笔。

他的二妹严月娴十五岁走上银幕,后来成为明星公司的基本演员,主演过《春蚕》《空谷兰》《脂粉市场》《春之花》等片,脱离“明星”后,又主演过《夜明珠》《珍珠塔》等片,一共拍过四十多部影片,名噪一时,此外还灌录过唱片。解放后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三妹严月泠也曾拍过电影及唱歌,参演过《夜明珠》《杜十娘》《珍珠塔》等影片。可以说,严月娴、严月泠在当年都是颇有名气的歌影双栖明星。小妹严月美,五岁时就在“神州”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中扮演童角,后又拍过《都会的早晨》《渔光曲》等片。当时媒体曾将严氏父女誉为影坛“一门四杰”。

二哥严与今也是文艺人才,是二十年代南国社的成员。一次南国社赴南京演出,严与今在火车上吹起笛子,吹完后将笛子放在座位上走开了,回座时一时忘记就坐下去,“咔嚓”一声,笛子断了!当时严与今正在失恋之中,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到达南京后,就投身秦淮河自杀了!后来,田汉就据此编成电影剧本《断笛余音》,但由于缺乏资金,影片投拍后未完成。

'
圖片來自搜狐网

前妻冻毙街头

严折西第一任太太薛玲仙,是当时顶尖的明月歌舞团的“台柱子”,拍过数部电影如《粉红色的梦》《南海美人》《薄命花》等,也灌唱过《南海美人》《说爱就爱》等歌曲。当年也是享誉歌坛影坛的明星,与明月歌舞团的其他三位女星王人美黎莉莉、胡笳并称为“歌舞四大天王”。可惜后来沉溺于鸦片之中不能自拔,终于导致夫妇分手。1944年,薛玲仙潦倒病重(一说毒瘾发作)而冻死在街头,成为当年上海新闻媒介喧腾一时的新闻,使严折西遭受极大的打击。[8]

第二任妻子是聂耳《卖报歌》报童的原型

1948年,经影星兼歌星白光介绍,严折西认识了小自己13岁的杨碧君。

杨碧君亦拍过电影,年幼时由于家境贫寒每天叫卖晚报,音乐家聂耳听了她的卖报声,而获启发谱了一首《卖报歌[9]。从此,“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卖两份报……”风行一时。

杨碧君的出现,催生了严折西续弦的念头。年龄和婚史成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点障碍。为了追求杨碧君,严折西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1948年,大同演艺公司筹拍电影《柳浪闻莺》,这是一部歌舞片,导演吴村起用了能歌善舞的白光担纲女主角,片中的音乐部分则交由严折西完成。聪明的严折西抓住一切能示爱的机会,向意中人表达感情。接到电影配乐任务后,他很快思如潮涌,创作出了堪称爱的宣言的《如果没有你》。

严折西、杨碧君当年的婚礼在“燕云楼”(今南京东路云南中路)举行,婚礼相当隆重,可谓高朋满座,到场参加婚礼的电影界及歌星有:谈瑛、龚秋霞、王人美、白虹、张帆、陈娟娟、凤凰(严慧秀)、乔奇、姚莉、张露、张伊霎、佩妮等和怀旧金曲作家陈蝶衣

“当年老头子追求我,跟得可紧了。”老太太饱经沧桑的脸庞上,写满得意,似乎重回60年前。

婚后,夫妻二人幸福恩爱,育有一子三女。

与周璇、白光的情谊

'
圖片來自知乎

严折西生前在电影界和音乐界交往最密切的是金嗓子周璇。1945年严折西为周璇策划举办了唯一一场个人演唱会(在同孚路兰心大戏院),开演唱会时前台后台的事全由他一个人指挥。周璇演唱了《拷红》《五月的风》《南风吹》《凤凰于飞》《交换》《渔家女》《可爱的早晨》《讨厌的早晨》等歌。其间还邀请了民乐演奏家秦鹏章琵琶独奏《王昭君》《阳关三叠》等,受到观众热烈欢迎。1991年百代公司出版周璇专辑CD,严折西还特别为专辑题词:“告诉我,知音何处寻”。

白光是个念旧的人,90年代以来,相继听到严华、白虹、黎锦光、严折西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深感人生有如朝霞,生命何其短促。1999年,白光不幸病逝,琴墓用了《如果没有你》,这首歌原是严折西特别为杨碧君而作的情歌,如今创作者及演绎者已离开人间。但知音人满天下,歌声永垂不朽永远遗留人间。

姚莉回忆严折西[10]

——《寻访老上海歌星:明月社成流行歌曲摇篮》(来源:《新民周刊》[2009031期])

王勇:你多久没有回上海了?

姚莉:十几年了。我不想回去了,没有(熟)人了。我最开心的是1985年回去,统统都见到了,见到黎锦光,见到严华,还有严折西,最重要的三个人都见到了,了了我一个心愿。

1985年,我还去北京看了白姐(白虹),我以前跟她最好。黎锦光给了我一个地址,我自己坐火车,上门找去。到那儿,她开了门,看了我很久,因为那时已经过了30多年了,我也认不出她了,她像一个北方大妈了。我说,白姐,你不认得我啦?她说,我想不起来了。我说了一个“姚”字,她就“哇”想起来了,叫我“小莉”,开心得不得了。我们还一起同唱了一首歌。

严折西为我作了很多很好听的歌,比如《重逢》;到了香港以后,就只有姚敏为我作曲了,没有第二人了。

可贵品格

“严折西”对年轻一辈的歌迷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对喜爱老歌的人,肯定必听过、唱过他的作品。鉴于他向来惯用严宽、庄宏、梅霞、颜三、陆丽、丁方、吉士等大量“雌雄莫辨”的笔名撰词谱曲,致令人们对他的真实姓名感到生疏。他所用的笔名有严宽、颜颉、颜三、颜禧、庄宏、庄泽、吉士、吉姆、梅霞、陆丽、丁方、杨杨、柳村、梅翁等14个,创作的歌曲约有300多首,现能回忆起的有150首。曾有人问严折老为何不用真名,严折老坦然地回答:“我不想出名。”

1992年3月,百代音乐公司(东南亚有限公司)专程找他签版税事宜合同,告知他的不少作品在港、台、马各地流行让他感到欣慰,他更表示当年已

85岁了,回顾一生足迹,深感社会之变化翻天覆地,他谦称自己只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铺石小石子。

他为人正直,同情生活在旧社会里的电影艺人,特别是年轻的女艺人。在旧社会里,洋人看不起中国人,严折西虽为公司高级职员,同样受歧视,为了生活受些屈辱,但不媚外,英国人掌管公司时,他不讲英语,日本人掌管公司时,他不讲日语,而他的英语、日语都运用自如。“文革”中因说了几句责怪“文革”动乱的话,被打成“反革命”,而被抄家,可惜他创作的作品和珍贵史料也不幸被抄家而失去。经历了“文革”的严折西有幸渡过了难关,“文革”后得到了平反,但是失去的珍贵资料、作品、照片已不能复得。1983年5月严折西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史科研究、写回忆史料!他对社会的贡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自己也感到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严折西、杨碧君夫妇与聂耳的侄女聂丽华一直保持着联系,“文革”后聂每次来沪后都要去看望二老,由于上海的城市改造动迁失去了联系,今年5月聂丽华还请《新民晚报》记者杨建国先生帮助寻找杨碧君老人。严家现在有的三十年代照片还是在云南的聂丽华珍藏所赠,极为珍贵。

笔者四十年前与严折老夫妇为邻,他们待人谦和。最近去看望杨碧君老人,她讲,“我们是一般人,不想把过去的事多讲。”可见他们对名利的淡薄。

音乐作品的不朽生命力

严折西有音乐创作和演奏、编导、美术创作等多面的才能,风格独异,才华横溢,作品流传广泛。

严折西在年轻时随黎氏中华歌舞团到南洋各地巡回演奏,此时他也汲取了当地的民俗风情,融入到他以后所创作的歌曲中,故他所创作的歌曲音乐在南洋流传很广、影响很深,是一位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1991年3月美国文学家杨沂先生由上海音乐学院陈良副院长陪同访问了严折西,并把台湾的流行歌曲演唱会的录像介绍出来,其中就有严折西在三十年代创作的《得不到你的爱情》《许我向你看》等几首。严折西还被邀请到上海电视台与五十年前的老同事老朋友严华、黎锦光等相聚,并录了像,后在台湾播放,满足了在海峡彼岸的歌迷们的愿望。1992年3月百代音乐公司(东南亚有限公司)的一位代表专程来沪告知严折西当年所作的不少老歌仍在港、台、南洋各地流行,并与其签了合同税。日本大乐队也常演奏他作的曲子《两条路上》等。新加坡的《中国报》在1999年1月10日为严折西作了较大篇幅的专题报道文章;还有一位新加坡的严折西的歌迷收编了一份《严折西创作的流行歌曲目录》。

国内的电影《茶馆》《黑三角》、电视剧《娃女》中用了严折西创作的《两条路上》《断肠红》《重逢》等歌曲曲调。十年前上海演员茅善玉曾录制了一盒三、四十年代的老歌音带中就有严折西创作的《告诉我》《许你向我看》《知音何处觅》等。严折西创作的歌曲、音乐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有七、八十年之久,还会继续传下去。

音乐“辞行”

严折西先生遗体于1994年1月6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出殡,到场亲友甚众,每人手持一支夜来香鲜花向他致敬,同时播出他生前作品《许我向你看》、《别走得那么快》等取代哀乐,并由文史馆领导致悼词。

一代音乐作家从此远离尘世,谨祝他早登仙界永获安息。

视频

严折西访谈录音


周璇,许我向你看



【白光】如果没有你 mv



《中国好声音 第4季》姚莉《得不到的爱情》原唱MV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