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心新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心新村
图片来自xuite

中心新村英语:The Heart Village),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林泉里

中心新村是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简称北投医院)的眷村,前身是日本陆军台北卫戍病院北投转地疗养所,日俄战争时容纳大量经由新北投车站后送的日本伤兵。第二次世界大战警备总部接收北投医院,并且使用日军移交之房舍当作国军宿舍,依地势建造有机扩建,具有温泉公共澡堂的军医眷村聚落。

介绍

中心新村位于新北投地区的蛋黄区,经过在陆军台北市中心新村自治会台北市北投区林泉社区发展协会社团法人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长期努力下,2011年8月24日登录为文化资产聚落建筑群,成为国防部核定台湾13处全村保存之一,亦获得文化部再造历史现场补助。

简史

  • 1894年:德商公泰洋行驻台代理领事Ohly, R. N. (Richard Nikolaus Ohly)[1]开设北投第一间温泉设施—磺泉俱乐部,亦称硫磺泉俱乐部[2]
  • 1898年:“日本陆军台北卫戍医院北投庄分院暨转地疗养所”竣工,在日俄战争时期容纳最多日本伤患[3]
  • 1945年:台湾光复后,警备总部国际红十字会接收台北卫戍病院及其众多分院,吴国兴上校担任海陆空第一总医院院长(三军总医院前身)。北投分院日式房舍改为国军宿舍,即中心新村最初原型[4]
  • 1959年:北投分院院长朱集贤担任第一任村长[5]
  • 2011年:中心新村登录为聚落建筑群。
  • 2016年:中心新村与北投温泉新村(革命实践研究院白团”之眷村)、慈光二村(联勤)与重三新村(政校)共同移居北投复兴岗康庄社区(政校后勤区),为新式眷村改建第42案,也是最后一个案[6]
  • 2017年:中心新村年度展览“复苏术CPR:村眠不觉晓”开幕贵宾:立法委员吴思瑶、林泉里陈惠华里长、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张聿文理事长、林泉社区发展协会张中模理事长。
  • 2018年:中心新村示范区开幕(5户),年度展览“中心新村眷村记忆与生活风格展”开幕贵宾:台北市长柯文哲、林泉里陈惠华里长、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张聿文理事长、林泉社区发展协会张中模理事长。
  • 2019年:中心新村60周年。年度展览“温故织新:北投中心新村60周年特展”开幕茶会出席贵宾:国家安全会议陈文政副秘书长、立法委员陈曼丽、台北市议员潘怀宗、台北市文化局蔡宗雄局长、行政院顾问吴世哲、林泉里陈惠华里长、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张聿文理事长、林泉社区发展协会张中模理事长。
  • 2020年:中心新村感恩茶叙,年度展览“‘活・眷村’北投中心新村眷村空间记忆展”开幕贵宾:国安会陈文政副秘书长、立法委员吴思瑶、国防部军医局蔡建松副局长、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杨斯年院长、三军总医院郭纾为前副院长夫人傅霭英女士、柯文哲竞选办公室前主任黄建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局蔡宗雄局长、林泉里陈惠华里长、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张聿文理事长、林泉社区发展协会张中模理事长。

建筑特色

中心新村包含村外散户,总占地约1.3087公顷,眷户登记有74户、违占户有5户,共约79户,包含一户村外散户,散户归村。

中心新村房舍可分成大致三种类型:

  • 日移眷舍,由日军的宿舍、仓库、马厮、太平间等改建而成
  • 妇联会兴建,七栋木造水泥瓦眷舍
  • 拨地自建并列管的住宅,为闽南式砖房、水泥砖房与铁皮屋

参考文献

  1.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1985。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北京:中华书局。
  2. “北投庄温泉场买收ノ件”(1895 年 10 月 27 日),〈明治二十八年乙种永久保存第二十一卷〉,《台湾总督府档案》。
  3. 吴美华,2002。日治时期台湾温泉建筑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桃园市。
  4. 温度眷村:2019 北投中心 新村 60 周年纪念,2019。台北:五倍创意。
  5. 温度眷村:2019 北投中心新村 60 周年纪念,2019。台北:五倍创意。
  6. 吴亭秀主编,2016。国军眷村改建回顾与变迁-竹篱重生乐活家园。台北:国防部政治作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