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乡下“阉鸡”人(米丽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乡下“阉鸡”人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乡下“阉鸡”人》中国当代作家米丽宏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乡下“阉鸡”人

一阵一阵急促而尖锐的单音声,划破村野寂静的午后;这耳熟能详的短笛声,飘入农户的期待中,大家都知道是一月一次,定期下乡的“阉鸡人”来了。于是,将笼子里待阉的鸡仔抓出来,鸡仔已长到超过拳头般大,也退去了黄绒绒的细毛,换上褐色斜纹的羽毛,小山般冒出的红润顶冠,清楚显示是只小公鸡。

阉鸡的骑着老爷单车,一身灰色装扮,斜挂着内有简单手术工具的黑布袋,一付仙风道骨,华陀在世的风范,就在阳光清浅的树荫下,展开了别开生面的“生命改造进行曲”。

阉鸡的抓起鸡仔一瞄,知道“条件”成熟,并以坐姿用腿夹住鸡双爪,一手握住鸡翅,看准鸡腿后下侧部位,拔除几根羽毛后,以长柄小刀随手一划,也划出一阵惊异的眼光。接着用一有活套的竹筷伸入鸡腹内,轻轻一扯,带出一粒花生仁大的白色丸子,放入小玻璃罐中,显然这是他应享的战利品。最后手沾一点唾液轻抹鸡腹伤口,就将鸡仔“丢”在地面上。手术过程又准又快,不到二分钟,不见一滴血,更神奇的是,鸡仔拍一拍翅膀,若无其事,径自走开,让人在瞠目结舌中,还来不及回神,他又完成了第二只、第三只,彷佛在变魔术,却比魔术更有张力。

“阉鸡”是一项古老行业,似乎有农村开始就已存在,它是依附在农村生态中延续下来的。在那“晨听鸡鸣,夜闻狗叫”的农业时代,哪一家不养了一群鸡鸭?传统上以野放形态,任其自行觅食,活动力大,成长期慢,到了可出售时,不过三五斤重,或许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老祖先传下来的阉鸡术,就应运而生。

的确,阉过的鸡只成长快速,比正常鸡大上一倍,“有份量”堆起的成就感,让人难掩收获膨胀的喜悦。

然而,非顺其自然的改变,必然失去原有的特质;因此“相貌堂堂”的阉鸡,实质是“虚有其表”,就像是一个神色散涣的巨人,迷失在笨拙恍惚的迟钝中,呆若木鸡的形貌,更失去羽族应有的丰采。

[1]

作者简介

米丽宏,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