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觀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五觀堂 |
---|
|
五觀堂就是寺院僧眾用齋飯的地方,也叫齋堂,也可稱之為「香積廚」。僧人戒律規定,進餐之前應作五種觀法。
目录
釋義
在佛門中,吃飯也是修行的重要一環,用餐的地方稱為「五觀堂」或「齋堂」,吃飯稱為「過堂」。用餐時心中應有這五種想法,也就是所謂的「食存五觀」——這也正是「五觀堂」之名的由來。食存五觀為: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禪林象器箋叢軌門》中記載:「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著不貪,是為過堂」。 過堂時會先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葫蘆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夜不合眼,意喻佛門修行者應日夜精勤修行。[1]
當雲板響起,大眾魚貫進入五觀堂,法師在前、大眾在後,分男女眾依序就坐。向上問訊後齊誦〈供養偈〉,早、午齋為「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藥石為「供養般若波羅蜜多」。用齋結束後齊誦〈結齋偈〉, 早、午齋為「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藥石為「願眾生具足般若智慧」,而後結束用齋,所有人排班魚貫離開五觀堂。
食存五觀
佛門中吃飯稱為「用齋」,齋是素食,也有莊嚴、潔淨之意。要想到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用餐前要想想自己的德行有無虧缺。不要讓心犯錯,不要看到喜歡的食物就高興、不喜歡的就起厭棄之心。對食物提起正念,它只是治療肉體饑餓的一種藥,不是為了長養我們的口腹之欲、愛瞋分別之心,是為了延續生命修學道業而進食。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僧尼於吃飯前,應當飲水思源,觀想食物之來源,須知今日粒米進口,是經農夫辛苦種植,商人販賣,工人處理,家人燒煮,才能填飽肚皮,粒米功德,豈是金錢所能衡量?所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就能以感恩心受食,進而激發道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吃飯前,應檢查自己是否嚴格持戒,勇猛精進的誦經、持咒、坐禪、修法,歇盡全力弘揚佛法。若有怠失,受施則墮,不宜受食。吃飯時應該想一想,自己的道德、貢獻,足以享受這餐美食嗎?如寺院齋堂的對聯說「三心未了水難消,五觀若明金易化」,如此一想,慚愧心油然生起,自然進德。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我們到「五觀堂」的「齋堂」吃飯,叫做「過堂」,這個用詞很有意思,意即告訴吾人,吃飯只是經過齋堂一下,如同「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不可起貪瞋念頭。面對好吃的東西,易起貪心,不好吃的,則易生起瞋念,所以必須慎防自己的道心,要離開過失。否則,不覺慚愧,就會墮入三惡道。所以吃飯前應作離過貪觀。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吃飯是為了治療饑渴,長養身體,以更好地從事佛教事情,故須以食為藥,不起貪著。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吃飯,就因為「餓病」發作,所以要以飲食為藥來治療,因此三餐只是為了治病,為什麼要貪求執著呢?既是為求飽腹,讓身體健康,因此不應只在美味上著意。
五、 為成道業,方受此食
不食會生饑渴之病,難成道業;多食致患,少食氣衰,故要吃得適量,才能資身修道,應該做此觀想,生慚愧心。既是為成道業,因此應該發道心,要精進奮發,方堪受食。
五觀堂即上述所說取用食品須「五觀」之意。寺廟的五觀堂內,一般供奉著彌勒菩薩聖像,兩邊依次排開用齋的桌椅。用齋時,依照次序,次第而坐。依名顯義,「五觀堂」意味著「用齋」亦是修行的重要課題。[2]
參考資料
- ↑ 五觀堂系列【一】--食存五觀平安禪
- ↑ 「五觀堂」的含義kk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