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人迎穴,出《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少陽之會。別名:天五會、五會。人迎穴的位置:結喉旁開1.5寸,胸鎖乳突肌的前緣。中醫認為刺激人迎穴有緩解治療咽喉腫痛、咯血、喘息、瘰癧、癭氣、高血壓等作用
穴位含義
胃經氣血由此輸供頭以下的身體各部。
1.人迎指胃經氣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體部位傳輸。本穴物質為地倉穴分流傳來的地部經水,其傳輸部位是頭部以下的胸腹手足。與大迎穴傳送上頭的氣血相比,頭部為君,其所受氣血為大、為遵,胸腹手足部則為民,氣血物質的配送方式不同,故本穴名為人迎。
2.天五會,指本穴所在部位在天。本穴的氣血物質由胃所受的五穀雜糧精微物質所化,穴內氣血包含人體五臟六腑等各個部位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
3.足少陽陽明陽維之會:本穴為胃經向頭部輸送氣血之處,因其輸送氣血的量大且強,運行為風行之狀,性同膽經氣血,故為足少陽陽明之會。又因本穴輸送頭部的為純陽之氣,性同陽維脈氣血,故為足陽明陽維之會。
概況
【取穴】位於頸部,結喉旁開1.5寸,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正坐,從喉結往外側量2橫指,可感胸鎖乳突肌前緣動脈搏動處。取此穴道時採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勢,位於頸部,前頸喉結外側大約三厘米處。
【附註】胃經經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性溫熱。
【運行規律】經水循胃經地部下行水突穴。
【功能作用】接收胃經氣血並分流胸腹。
性能功效
理氣降逆、利咽散結、利咽散結、通經活絡。
主治疾病
高血壓、咽喉腫痛、氣管炎、支氣管炎、氣喘、癭氣、胸滿氣逆、咽喉腫痛、食欲不振、高血壓。
配伍應用
配伍大椎穴、合谷穴治咽喉腫痛。
配伍大椎穴、俞府穴、彧中穴治氣喘。
配伍大椎穴、太沖穴治高血壓。
養生保健
1.美容穴位
現代女性以瘦臉為美,以面部皮膚緊縮為美,以單下巴為美。為此,很多女性不惜重金購買各種各樣的高檔美容品,或者定期前往美容院做美容、按摩,有的甚至採用動手術等方式。有相關的數據表示,每天堅持按摩人迎穴的話,可以幫助你輕輕鬆鬆達到美容效果,還可以增進面部的血液循環,讓臉上的皮膚變得更緊湊一些,在除去「雙下巴」方面發揮的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
2、治療咽喉疾病
常用拇指指腹輕輕上下按壓人迎穴,每次1~3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壓,清咽利喉。將食指中指併攏,兩指指腹揉按人迎穴100~200次,長期按摩,對咽喉腫痛、氣喘、聲帶疾患、咽喉炎、扁桃腺炎、支氣管炎、高血壓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3、人迎配曲池、足三里治療高血壓;配天突、膻中,治喘逆;配內關、太淵,治心悸;配天突、合谷、中封、內庭,有滌痰散結的作用,主治單純性甲狀腺腫;配太沖、曲池,有平肝潛陽,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高血壓。
穴位療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寸,避開頸動脈。
【艾法】不宜灸。《甲乙》:禁不可灸。
【刮痧】用角刮法,從上向下刮拭人迎穴2~3分鐘,隔天一次,可治療癭氣等。
【按摩】常用拇指指腹輕輕上下按壓人迎穴,每次1~3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壓,清咽利喉[1]。
視頻
經絡穴位(人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