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从九寨沟到黄龙(龚保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从九寨沟到黄龙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从九寨沟到黄龙》中国当代作家龚保彦的散文。

作品欣赏

从九寨沟到黄龙

九寨沟到黄龙,是在今年4月7日游览完九寨沟以后。因为黄龙在地广人稀、山大谷深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另一个县:松潘县,地况复杂,路途遥远。为了及早赶到那里,我们4月8日早晨天没怎么亮起床,简单洗漱一下,就乘大巴车从九寨沟景区山脚下漳扎镇匆匆向它驰去。

由于昨夜下过雪,车一离开镇子踏上进山的道路,就见路边树木上、杂草上、灌丛上,以及一面面山坡上、一片片树林上、一座座山峰上,满是洁白晶莹、彭松细软的厚厚积雪。好的一点是,这里无论是平躺在峡谷里的马路也好,或者是盘旋在山腰上的马路也好,抑或是高踞在山顶上的马路也罢,都被早起的养路工冒着严寒、顶着冷风打扫得干干净净,没一点儿积雪。从而使一条条蛰伏在崇山峻岭中的乌黑的柏油马路,宛若一根根钢铁脊梁一样,托举着南来北往的一辆辆车辆自由顺畅地奔跑。

尽管如此,我们乘坐的汽车行驰到大山里一个前不搭村、后不着店的名叫“关门子”的急转弯的地方一段斜坡路上时,因路面上冻起凌,车轮打滑,汽车瞬间不听驾驶员指挥,熄火向路边滑去。我们车上三十多个乘客立即紧张害怕起来。

不过幸运的是,当汽车车尾滑到路边一条较浅的水沟边,汽车车头转到马路中间时,汽车自动停了下来。

为了人身安全,也为了减轻汽车重量,便于驾驶员尽快将汽车再次发动起来开上那段斜坡路。我们所有乘客全部下车,站在离车有十几公尺远的安全地带。可驾驶员连续几次将汽车发动机点着,加大油门让汽车往坚硬滑溜的斜坡路上面冲,汽车不但仅车轮在原地打滑转动,一丝一毫前进不了,还有继续往水沟溜的危险。

实在没办法了,驾驶员只好跳下车,从车后工具箱拎出一串沉甸甸、冷冰冰的防滑铁链,双膝跪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低头弯腰钻进汽车车底,吃力地把防滑链一点点仔细往汽车后轮上套。

约莫一个多钟头后,站在路边雪地上已被冻得脚耳生疼,浑身瑟瑟打颤的我们,才再次登上装上防滑链后终于被司机开上斜坡路的汽车,继续向前走去。

汽车到了川主寺,已是下午一点多,因汽车途中抛锚耽搁时间和急于赶路错过吃中午饭的我们所有人,肚子都饿得咕咕叫。

司机在路边一排足有几十公尺长的门面房前广场将车一停下,导游就带领我们去一家他十分熟悉的川菜馆吃午饭。

川主寺是高原上一块非常难得的好地方,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平坝,头顶是碧蓝澄净的辽远苍穹。

四周的山坡上,除去苍灰的岩石、低矮的灌丛、稀疏的树木外,就是藏民们零零星星两层三层淡黄色木楼和一头头正在低头甩尾吃草的黑色髦牛。

中间的大平坝子上,道路宽敞,街衢纵横。一栋栋楼房和一座座平房混杂在一起,高低不一,错落有致。

这是一个居住着藏、羌、回、汉等四个民族人员的高原小镇。

镇上的房屋有住宅、厂房、商铺、宾馆、酒店、旅馆、餐馆、超市、作坊等。

四个不同民族的人在这里各安生业,和谐相处,再加上全国各地所有游完九寨沟去黄龙景区的游客经过这里购物、就餐、住宿等,拉动了这里经济,使整个川主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也使其成为一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高原明珠。

吃罢午饭,我们登上车又向前走了约一个钟头左右,汽车来到一个海拔三千一百多公尺左右的地方。鉴于汽车再往前走海拔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缺氧严重,以前不时有游客产生高原反应晕倒甚至休克,危及生命。为保证每位去黄龙景区的游客人身安全,政府专门在这条通往黄龙景区的必经之路旁设立了多个医疗救助站,每辆去黄龙景区的旅游车走到这里,必须在救护站稍作停留,一是让医护人员对每位游客进行必要的医疗保健知识宣传教育,二是让有需要的游客从医护人员手上购买并服用少量防晕药剂。

我们的车子在救助站院子一停下来,一个个儿约一米六一二、皮肤较黑、剪发头、高鼻梁、小眼晴、身穿白大褂的中年藏族女医生就从车门上来,口若悬河、呱啦呱啦给我们讲了一大通进入高原缺养地带的危险、不良反应,和此前一些游客出现的病情、险情案例。车上所有人顿时不由得都有点紧张害怕起来。为了万无一失,保证身体健康,到黄龙后能够开心愉快游览,大家听完她的医疗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后,纷纷从她手上购买防晕药剂,并按她的叮嘱当场喝下一部分,然后再留一部分带在身上,以防到了景区游览时身体不舒服再用。

汽车下午两点三十多分到达黄龙景区。

这个景区总面积四万公顷,主要以规模大、种类多、形状怪异、大小不等、色彩丰富艳丽的地表钙化景观,也就是各种彩色水池闻名。加之它山高草密、峡谷纵横、雪山连绵、林海莽莽、碧水悠悠,素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美誉,被我国文旅部定为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还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它的主景区黄龙沟,在岷山主峰雪宝顶下,呈狭长形,长约三千六百多公尺,北高南低,最高海拔四千多公尺,远看酷像一条静卧在苍茫群山间峡谷里的黄色巨龙。

我们下车后随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到这里的游客,依次进入景区入口,登上缆车,十多分钟后就抵达一个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山头。然后沿一条蜿蜒在山坡上、穿行在密林中、忽上忽下起伏不定的木栈道,向景区最北端黄龙景区最核心、最精彩、也最震撼人心的景点五彩池走去。

栈道两边一棵棵高大粗壮的云杉、冷杉、华山松、白桦等树木,皮色灰褐,皮肤斑驳,裂纹道道,苍劲有力。

它们有的静静站立着,寂无声息;有的被山风吹拂着,枝摇叶摆,沉积在树身上的团团雪块纷纷随风掉落,在空中飞舞弥散,如烟如雾……

走到这条木栈道尽头,往右一拐,黄龙沟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只见它陷落在两边高山毗连、雪峰插天的一道深谷里,宽约四五百公尺,由北向南呈缓坡状渐渐低下去。沟里地面上沉积着的一层厚厚的积雪,如棉如素,如粉如絮,白茫茫一片,在灿烂阳光照耀下,反射着强烈的亮光,看上去非常壮观。

东南西北那些长期居住在大都市一年两载、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载见不到雪的男男女女游客,纷纷抢占着有利位置,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雪地前,要么用手机拍雪的视频,要么让同伴为自己拍与雪的合影,欣喜激动之情难以自抑。

我们沿木栈道往下走,穿过横跨在沟里的一段游客挨挨挤挤的栈道,很快又踏上沟对面山脚下通向五彩池的木栈道。往前走了不多远,一座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的土黄色古寺突然进入我们视野。

它就是有名的黄龙寺。

据《松潘县志》载,黄龙寺由明代兵马使马朝觐建,又名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曾在此修道。还有传说说,黄龙助禹治水有功,后人为祭祀在此修庙立碑,并有黄龙在此得道成仙。

此时的黄龙寺,积雪环绕,寂无声息,没人打扰,安逸静谧,一派庄严肃穆氛围。

过黄龙寺再往前走一千多公尺,就是总面积足有三四千平方公尺的天下驰名的黄龙五彩池。

但见那众多位于雪山脚下形状不规不则,位置高低不同,彼此连接在一起,如一块块梯田,似一面面镜片,若一个个色块的彩色水池。水质清澈见底,水面波平如镜。水色天蓝、钢蓝、碧蓝、浅绿、橄榄绿、鹅黄、橙红各异。它们互相映衬,绚丽多彩,莹润光洁,熠熠生辉,像养在深闺的处子,若嵌在大地上的美玉,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神奇,竟在这么荒凉、这么偏僻、这么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创造出如此诱人的奇迹,真叫人不可思议。

我们高兴地和天南海北汇集到这里的每位游客,分别从远处、近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上边、下边等不同位置,为五彩池拍照、录视频,力争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把五彩池的美全部记录下来,同时还请与我们同行的人为我们拍摄与五彩池的视频、合影,让五彩池如诗如画、宛若仙境的美,永远和我们身心融汇在一起。

游完五彩池,我们没沿来时的路返回,而是顺着修建在三公里多长的黄龙沟里的另一条木栈道一级级拾级而下,往山下走去,边走边欣赏黄龙沟另一些风景。

沿途路两边,白雪皑皑,杂树丛生。杜鹃、忍冬、胡枝子、金露梅等灌丛和白桦、红桦、云杉、冷杉、华山松等各种乔木竞相生长,构成了一个繁茂旺盛、多姿多彩的生态世界。

这条沟里还有很多有名的彩池,如争艳彩池、娑萝映彩池、明镜倒映池、盆景池、迎宾池等。尽管它们层叠分明,大小有别,形态不一,韵味不同,也很有观赏价值,但可惜的是,由于现在未进入雨季,这些彩池大都是干涸的,只见池里泥土和池边堤坎,不见池水。我们观瞻玩味一番后离它们而去。

回到景区入口停车场,时间已是下午六七点钟光景。此时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冷风嗖嗖,寒气浸人。

我们登上汽车,带着对黄龙的美好印象和眷眷之情,往九寨沟漳扎镇住宿地走去…… [1]

作者简介

龚保彦,男,作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