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輕福德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六輕福德宮,是位於臺灣雲林縣麥寮鄉三盛村六輕園區阿媽公園的土地祠,分香自車城福安宮,是台塑集團為安定人心而建。
建立
2011年9月報導時,台塑麥寮廠區近一年連續發生八次工安事故。為此,當地的三盛村鎮安宮五年王爺廟,在王船祭時一改過去竹編王船,改為木造的大王船,希望期待大船大保庇。台塑除改善工安外,為安定人心請風水師看風水,得到的解釋是抽砂造陸開發而成的人工地「地靈太輕」(土地的磁場不好),廠區的阿媽公園需興建一座土地公廟。對此,立委劉建國在同年9月13日則反應六輕應要極力痛改,否則土地公也不會保佑。次月22日,由車城福安宮迎請土地公安奉。
祭祀
平時台塑員工上、下班前都會前來此廟祭拜,儼然成為六輕員工、包商的信仰中心。外包商也會請布袋戲作酬神戲。六輕員工認為工廠工安事故防範首重平日保養,但很多情況是常理難以解釋的,只能說是有拜有保佑。
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時,六輕管理部主管會率各廠主管與員工為土地公祝壽。台塑管理部也會率領員工及眷屬信眾去車城福安宮謁祖進香。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與農村地區的土地廟相對的,是供奉城市守護神的城隍廟。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祠,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爺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爺夫人,是和藹可親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