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冕柳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冕柳莺

中文学名: 冕柳莺
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coronatus
别 称:东部冕莺、东部冠叶莺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科:莺科
亚 科:莺亚科
属:柳莺属
种: 冕柳莺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et Schlegel,1850
英文名称: Eastern Crowned Willow Warble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冕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coronatus)属雀形目莺科柳莺属,由于它主要生活在亚洲,因此欧洲人将其称作东冠莺。是中等体型的黄橄榄色柳莺。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中国、东南亚、苏门答腊及爪哇。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冕柳莺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冕柳莺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概呈橄榄绿,头顶羽色较深暗,富于褐色;头部中央有一条淡黄色冠纹;眉纹前端黄色,后端淡黄色或黄白色;自鼻孔穿过眼部一直延伸至枕部的贯眼纹呈暗褐色;背部橄榄绿色往后逐渐变淡,至腰及尾上覆羽转为淡黄绿色;飞羽暗褐,外翈边缘黄绿色;大覆羽先端淡黄色,形成一道翅上翼斑;尾羽亦呈暗褐色,两对最外侧尾羽的内翈具狭窄白色羽缘。下体银白色,并若隐若现地稍沾黄色;胁部沾灰;尾下覆羽辉黄色,或呈淡绿黄色。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角黄白色或黄褐色;跗跖和爪墨绿褐色或铅褐色。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亦成群,有时亦和其他柳莺混群,多活动在树冠层枝叶间,多在槭、椴、水曲柳等阔叶树的树冠取食。性活泼,不停在枝叶间跳跃觅食,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有时也到林下灌丛中觅食。

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有尺蠖蛾科幼虫、甲虫、螟蛾科幼虫、步行虫,以及其它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蜉蝣目等昆虫及其幼虫。

繁殖期间叫声清脆、洪亮,100米左右亦能听见。冕柳莺的鸣声似“qio-qio-qio-bi-,qio-qio-bi-,yao-qi-bi-”或“qi-qi-yao-,qi-qi-yao-,bi-qi-qi-bu-,ji-qi-qi-bu-,qi-qi-bu-,jiu-yi”等,其中有的反复第一句的“qio-qio”或“qiu-yin”。而呼唤声为“fu-yi-ci,fu-yi-ci”。

栖身环境

主要栖息于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及其林缘地带,尤以林缘疏林、灌丛、河谷和路旁疏林灌丛地带较常见。

生长繁殖

繁殖期6-7月,多在山地次生林或阔叶、针叶混交林林缘繁殖。筑巢于地面上,亦有筑巢于山边低矮的树杈上。巢呈球形或杯形,侧面开口。巢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苔藓等构成。巢的外径9-12厘米,内径5-7厘米,高9-10厘米,深7-9厘米。每窝产4-7枚卵。卵纯白,光滑无斑。卵的大小为15.5-17毫米×12-13毫米。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中国、东南亚苏门答腊及爪哇。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吉林长白山、河北及四川。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华东及华南省份;偶见于台湾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视频

冕柳莺(2020-04-2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