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军队的绿色(阿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军队的绿色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军队的绿色》中国当代作家阿元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军队的绿色

拙著《兵心如虹》,全文共九部,主人翁由9个不同时期的人物组成,他们中有红军时期投奔革命,在我党我军发动错误的“肃反”运动时,不惜以自己的死换战友生的唐明忠;有反映现役军人真实情感,生存状态及揭示他们的疆场不止在战场和阵地,还包括他们身后的社会与家庭,军人比社会的男人承受着更多压力的张爱军;有在国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革,传统的观念和价值道德体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颠覆时,固执地坚守着自己军工仓库的军工后代刘国强;有只是基层小乡长,为“减负”有意请媒体反映一方百姓真实生存情况而不惜“惹祸上身”,在获悉自己患肝癌晚期“来日无多”时,以病体作最后一搏——“为民请命,至死方休”泣血上告中央高层废千年皇粮国税,反哺于民让利与民的田学明;有在部队仅为一士官饲养员,面对相亲时自己爱上的绝症女孩,不放弃不抛弃不须回执的卫国退伍兵;有刚正不阿,赤心报国,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后,连东洋敌寇也高山仰止,视为勇武军人楷模的国军某部海翔军长……

9部文字构成的《兵心如虹》,其实构就的是如虹的兵心,构就的是他们的忠贞信仰。这些文字所记录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彰显了理想和信仰的力量。从这些足迹中,我们品味理想、信念、爱情、奉献、牺牲这些字眼时,是那样具体、形象和厚重。理想和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一个人挑战自我,让一支军队攻无不克,让一个民族坚强站立,永不言弃!

之所以要写作这部书稿,是基于一种忧虑!

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毋庸讳言,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的丰富未能有效填补有些人思想上的空虚和精神上的失落,包括我们被誉为“共和国钢铁长城”的军队。    出一成都”的省会城市,一路走来,一路写来——因记者与作家的特殊职业使然,我发现虽然部队的工资一涨再涨,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良风气也在军营逐渐形成。权权关系、权钱关系、权色关系、油水关系、老乡关系等等,不一而足。

而上述诸种,共识不止一二人引以为是。于是,有人惊呼:钢铁长城正在生锈!人民军队正在变质!军队的绿色正在蜕变!

而这,无疑值得人反思、警惕,进而寻治。

曾起何时,我们还在说——

绿色,生命的颜色。犹如一颗小草,只要有阳光和雨露,它就要发芽生长,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会努力地把根伸向远方。

绿色,健康的颜色。好比一袋拒绝污染的食品,一剂呵护眼睛的良药,一部百看不厌的,它的颜色就是健康的象征。

绿色,春天的颜色。敢于用生命的热量溶化冰雪,用心灵去唤醒春雷和沉睡的大地,然后把神州染成一道醉人的风景。

绿色,奉献的颜色,不慕大红大紫,不攀荣华富贵,愿做一片绿叶,把美丽的花朵高高地擎起,把多彩的世界精心妆扮。

绿色,希望的颜色。在荒芜的戈壁沙滩,在苍茫的林海雪原,军人把绿色种子植入心田,让它长成一种对春天的思念,对和平的向往。

当下“绿色”,因何变色?这一切均缘于对追求的偏失,对信仰的缺失。

就我们的军人来说,我一直认为,军人军人首要写好“人”字,不要让它倾斜或倒下,也实属不易。“人”字虽只有一撇一捺,笔画简单,但这一撇一捺必须配合恰当,必须是直立的。人是有脊梁的。“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莫称王;人无脊梁莫做人,做个饭袋装米粮------”这脊梁一方面指做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做光明正大的人,要做被别人瞧得起不受轻视的人。这就是说,你要有人格的魅力,要有顶天立地的做人骨气。另一方面,这骨气应该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智慧脊梁。“空袋难以直立”,只有你脑袋“富”了,你的人格魅力才有了直立的基础。同时,要想写好“人”字,还要注意“人”字一笔长一笔短,这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勇于扬长揭短,敢于解剖自我,从而使自我更加完善。

一直以来,我对真正军人的定位就是:忠诚、勇敢、刚毅、坚强;有道德、有爱心、有文才、有信仰。

故此,也一直执拗地认为,真正的军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而男子汉和男子是不同的。男子汉是炼成的,男子是生成的。男子汉是经过挑选和磨砺的,男子则包括所有的男人。男子汉是慷慨的,必要时宁愿牺牲自己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男子汉的优越感来自对自身力量和意志的确信。

进而论之,一支由真正军人、真正男子汉组成的群体——我们的人民军队,是一只雄鹰。目光是永不收回的利剑,豺狼是他的目标,战斗是他们永远的姿势。它飞翔在哪里,哪里便有安宁

这样的军队是星星。没有太阳般明亮,没有月亮般温柔,没有朝霞般的绚丽,没有白云般的浪漫,没有海洋般富有。但在大地的每一个可去的角落里,都会无怨无悔地奉献他们的那份光和热。

这样的军队是一首歌。每一个铿锵的步伐都激情满怀,青春是他们的主题曲。生命里,忠诚是谱写在祖国大地琴弦上的美妙音符。总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奏出动人的乐章。

何以重提信仰的追寻?那是因为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而社会转型期的中信仰,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从哲学的视角来看,信仰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是人类建构自我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是关乎世界与人生终极意义的选择和持有。有人曾发出这样的叩问:什么时候,我们对金钱崇拜,对财富炫耀,从抑制、批判、抵抗,演变成麻木、默然、包容,进而转换为附和、向往、张扬?什么时候,我们在多样化、世俗化、市场化的现代话语中,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日常化、合理化?对金钱和享乐的向往,正侵蚀着社会良知,扭曲着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

历史已经证明,信仰一旦失去,社会将失去凝聚力,失去前进的动力。可以说,今天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信仰缺失有关。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理想、需要榜样、需要诚信、需要信仰。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信仰,就会在混沌的生存状态中失去自我;而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信仰作支撑,是无法实现真正复兴和繁荣的。我们已经走出了物质贫困的年代,我们不能再走进精神贫困的年代。今后一百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应该是中国人信仰和精神重建和光复的过程。这是当代中国人最高的精神诉求,也是当今社会紧迫的时代课题

信仰高高在上,你必须仰望

信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没有信仰,就没有名符其实的国土。今天的物质条件已极大丰盈,但如果没有同样坚定的信仰作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将会变弱。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精神家园的崛起,不会是真的崛起。

[1]

作者简介

阿元,散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