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份) |
---|
|
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份)(Lantau North (Extension) Country Park),或称北大屿(扩建部份)郊野公园,是香港最新的一个郊野公园,位于大屿山北部,占地达2,360公顷。公园于2008年11月7日根据《2008年郊野公园(指定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分))令》正式划定。
该郊野公园是香港第24个郊野公园,香港主权移交后第二个划定的郊野公园(第一个是龙虎山郊野公园),并成为大屿山面积第二大的郊野公园。扩建北大屿郊野公园的原因是为了补偿香港机场核心计划和新界西区其他基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1]
历史
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份)的建议首见于1999年的施政报告。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于施政报告承诺扩建北大屿郊野公园,把公园由2,200公顷扩建至4,200公顷,并原定于2001年落实。不过由于香港特区政府于2003年重新检讨大屿山发展策略,公园扩建计划一并纳入研究,令计划迟迟未能落实。
2007年中,由财政司司长唐英年领导的大屿山发展专责小组,完成修订大屿山发展概念计划,建议扩建北大屿郊野公园及于大屿山西南部设立西南大屿山海岸公园。2008年1月4日,渔农自然护理署公布,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管理局已拟备公园扩建部份的未定案地图,并正式刊登宪报。市民可于其后60天内于指定的政府办事处查阅,受影响的人士可提出反对及建议。
未定案地图的宪报刊登之后,长春社指出公园范围并未包括沙螺湾及䃟头一带。沙螺湾及䃟头一带为全球仅见于香港的“优美纤春蜓香港亚种”蜻蜓的栖息地。香港鳞翅目学会会长饶戈亦指出,香港只有该两处地方纪录过普福来灰蝶、美姬灰蝶和蓝咖灰蝶。长春社认为政府此举是为了预留港珠澳大桥的落脚点,牺牲了两处重要的蝴蝶栖息地。沙螺湾和鲎壳湾有一带状土地未有划入郊野公园范围,明显地是预留土地兴建车道。在大屿山发展概念计划中亦可见到计划兴建道路连接深屈至东涌(经沙螺湾和鲎壳湾)。
在网络论坛上,亦有人指出公园扩建部份未包括东涌河和黄龙坑两大河流和溪涧。宪报中提到“建议中的郊野公园大部分地方都是高山及高地幽谷,有不少天然林木和未受污染的溪流。山区中茂密的次生林地、高地树林及淡水生境均具有高度的自然保育价值”。但现时的建议中似乎只侧重于山地的保护,而忽略了淡水生境。但有人指出东涌河和黄龙坑一带为私人土地或乡村地带,故未能划入郊野公园范围。
于60天的公众查阅期内,仅有一名越野单车手提出反对。该名人士恐怕公园的设立会妨碍他在梅窝一带踏骑越野单车。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管理局总监表示,单车手如欲在倡议的郊野公园内踏骑越野单车,可向其申请许可证,故反对无效。查阅期间,离岛区议会和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亦对郊野公园扩建部份无异议。
“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分)开幕暨健步乐”活动已于2008年11月23日举行。时任环境局局长邱腾华带领市民由东涌走到梅窝,即东梅古道,为该区一条难度较低的热门路线。该活动由旅行家主持,名额2500名。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程虽全长约10公里,但当中仅有红花颜至黄公田约0.7公里的一段位于郊野公园之内。
现时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份)内的山路不太连贯。开路的工作虽已在进行中,但相关的基建工程估计需要一至两年方能完成。到时公园才会向公众开放。因此政府呼吁市民如没一定行山经验,便暂时不要前住该郊野公园郊游。另外,因为长期缺乏管理,除东涌附近之外,树木茂盛程度不太理想。当局将会在园内大量植树。
2010年末,连接亚婆塱和老虎头的老虎头郊游径正式开放。该郊游径是由旧有山径扩阔而成,沿途多奇石,没有树荫。郊游径的终点设于老虎头山顶。游人如不欲走回头路,则可沿崎岖的山脊直落愉景湾。榴花峒、大𪨶峒一带的山径亦有扩阔,相信将来应该会有官方山径前往阴澳方向。
范围
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份)范围北至北大屿山公路及北大屿山新市镇,南接北大屿郊野公园,东至大山(竹篙湾以西的一座山),西至深屈村,包括禾寮墩、石狮山、薄刀屻、婆髻山、红花颜、亚婆塱、望渡坳、禾上坳、老虎头、榴花峒、二白坳、大𪨶峒、三白坳、犁壁山、四白坳、大山等高山地带。
影片
参考文献
- ↑ 北大屿郊野公园(扩建部份),blogs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