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苜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苜蓿

南苜蓿(学名:Medicago polymorpha L.)是豆科苜蓿属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90厘米。茎近四棱形,基部分枝,叶片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耳状,边缘具不整齐条裂,脉纹明显;叶柄细长柔软,花序头状伞形,总花梗腋生,纤细无毛,苞片甚小,尾尖;萼齿披针形,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长圆形,子房长圆形,种子长肾形,3-5月开花,5-6月结果。[1]

性味

  • 全草:苦、微涩,平。
  • 根:苦、微涩,寒。

功能主治

  • 全草:清热利尿。治膀胱结石。[2]
  • 根:清热利尿,退黄。治黄疸,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

  • 全草2~3两,水煎或捣汁服。
  • 鲜全草3~5两。
  • 根0.5~1两。

形态特征

一、二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茎平卧、上升或直立,近四棱形,基部分枝,无毛或微被毛。

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长圆形,长4-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耳状,边缘具不整齐条裂,成丝状细条或深齿状缺刻,脉纹明显;叶柄柔软,细长,长1-5厘米,上面具浅沟;小叶倒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几等大,长7-20毫米,宽5-15毫米,纸质,先端钝,近截平或凹缺,具细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在三分之一以上具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柔毛,无斑纹。

花序头状伞形,具花(1)2-10朵;总花梗腋生,纤细无毛,长3-15毫米,通常比叶短,花序轴先端不呈芒状尖;苞片甚小,尾尖;花长3-4毫米;花梗不到1毫米;萼钟形,长约2毫米,萼齿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无毛或稀被毛;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先端凹缺,基部阔楔形,比冀瓣和龙骨瓣长,翼瓣长圆形,基部具耳和稍阔的瓣柄,齿突甚发达,龙骨瓣比翼瓣稍短,基部具小耳,成钩状;子房长圆形,镰状上弯,微被毛。

荚果盘形,暗绿褐色,顺时针方向紧旋1.5-2.5(-6)圈,直径(不包括刺长)4-6(-10)毫米,螺面平坦无毛,有多条辐射状脉纹,近边缘处环结,每圈具棘刺或瘤突15枚;种子每圈1-2粒。种子长肾形,长约2.5毫米,宽1.25毫米,棕褐色,平滑。花期3-5月,果期5-6月。

主要价值

南苜蓿在荚果成熟期一次性收获的干物质产量高达10.3吨/公顷;在营养期的干物质产量达5.98吨/公顷,茎叶比为1:0.7。营养成分为:干物质91.8%、粗蛋白24.5%、粗脂肪2.5%、粗灰分14.0%、粗纤维18.6%、钙0.63%和磷0.38%。南苜蓿每100克鲜茎叶含胡萝卜素约31.5毫克、核黄素0.22毫克、钙168毫克。此外,它还含有植物皂素[註 1],植物皂素能和人体的胆固醇结合,促使其增加排泄,从而大大降低胆固醇含量,对防治冠心病有益。由此可见,南苜蓿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不仅是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也是猪鸡等单胃动物冬春较为理想的青绿饲料。另外,南苜蓿根系发达,结瘤效果较好,固氮肥地的能力较强。在州,冬闲土地种植南苜蓿对后作水稻的增产效果明显,每年冬春季的种植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注释

  1. “皂素”:皂素是一类结构较为复杂的成分,由皂苷和糖、糖醛酸或其他有机酸所组成。皂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均有分布。有关皂素中毒报道越来越多。如芸豆又称四季豆,是我国常用的一种食物,食用芸豆不当常会引起中毒现象,这就与芸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素有关,皂素就是抗营养素之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