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台南測候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臺南測候所[1] ,別稱胡椒管,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氣象觀測用建築,建於日治時期明治31年(1898年),以圓形建物與寬煙囪塔樓兩種構造組成,是臺灣日治初期興建的少數大型建築之一,也是臺灣現代氣象觀測的啟蒙地。原臺南測候所於1998年宣告為臺南市定古蹟,2003年升格為國定古蹟。
建造與落成
- 日明治31年(西元1898年)4月3日,臺南測候所廳舍落成,是日治時期日人在臺灣所建的五座第一代測候所之一。
- 平面採十八面形,平面中央設圓筒形塔樓,突出屋頂而上,成為觀測塔。 就造型而言,中央圓塔最為顯眼,百姓俗稱為「胡椒管」,高約二層樓。其餘部份則為單層,一層樓的辦公空間設於塔樓四周,並留中央走道,以做為各空間之連繫。斜屋頂也以十八面構成,以文化瓦覆蓋,面與面間突出屋脊。屋頂用木屋架,並以十八組斜撐托架出挑,形成室外簷廊。突出屋頂的塔樓向上微微收分,至平頂再以層層線腳收頭。平頂上設內推的女牆,女牆環圍的中央,安風速計、風向計、雨量計等各類氣象觀測設備。塔身以白色設色,內設螺旋鋼梯,依螺旋梯相對高度開弧拱形窗,以做為採光之用。
- 中央風力塔上放置觀測儀器;下方周邊附設其他之工作空間,如預報室、值班室、地震儀室等,在臺灣氣象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彌足珍貴。
建造背景
- 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開始,臺灣總督府展開對「新領土」的基礎建設,其中氣象觀測對掌握臺灣經濟與民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點。隔年的明治29年(1896年),臺灣總督府官署所屬官員土居通豫在日本中央氣象局幫助下,於臺灣籌畫氣候觀測機構,並於同年3月成立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測候所的相關官署單位。
- 經過規劃探勘後,該隸屬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的氣象單位再於同年7月12日制定5個測候所的地點與名稱,分別是「台北測候所」、「台中測候所」、「台南測候所」、「恆春測候所」與位於離島的「澎湖測候所」,因資材取得因素,優先於臺北、臺南、澎湖等3處建立。
- 其中臺南測候所則預定設置在臺南市中心最高點-鷲嶺,當年太平境街,今為公園路。
圖片來自華視cts |
修建沿革
- 其實早在1895年乙未戰爭結束後,臺灣總督府已在臺南測候所預定地較左方設置「假測候所」(臨時測候所)。而臺南測候所會選擇相同地點,是以氣象測量的機能性考量來看。因為氣象測候所擇址要件當以測候所轄地區最高點為宜因此才會設定於海拔14m的臺南市鷲嶺。
- 明治30年(1897年)臺南測候所與臺灣其他四座測候所同時開工,並於隔年4月完工。
建築特色
- 日治時期明治31年(1898年)落成的臺南測候所廳舍為圓形建物與寬煙囪塔樓兩種構造組成。底下的圓形建物,直徑約略15米,其構成的建物面積為180平方公尺,合約50餘坪。其圓形建物平面上方則置有直徑寬約3,高約6.5公尺煙囪塔樓狀的中央圓塔風力計。圓形建物以該風力計為中軸,其餘部分上鋪屋瓦,搭建的外部鋼條呈十八條放射狀排列。除東西向走道外區分為六室,該官署建物連同上方中央圓塔風力計共高11.6米。
- 在建物結構方面,此測候所除採磚造材質外,初建時斜屋頂採用黑瓦,屋面鋼條組成的十八根大樑由中央圓塔內環牆之磚疊上緣架設,最後經中環牆頂部在塔於外環牆上而成。而該建物不但於19世紀末期的臺南市為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當時臺灣少見的高聳建築。
- 經過數度整修後,今測候所結構雖無大幅度改變,但是原來的灰泥塗裝外觀改由紅磚磚面,瓦片則改為鬼瓦。除此,附壁柱下緣變成石造基座,柱腳及外環牆亦以石材連接,呈現圓形的「十八邊形」,另外,基座下方外飾洗石子。
戰後現況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同年,原臺南測候所改稱「臺南氣象局」,並於民國36年(1947年)恢復地面觀測。經過數度更名後,於民國66年(1977年)7月起改名為「中央氣象局臺南氣象測站」。而位於該測候所的辦公處所,則另遷至一旁興建新舍,更名「中央氣象局臺灣南區氣象中心」。
- 民國78年(1989年),因建物與設備漸趨老舊,該測候所氣象觀察部分業務亦移轉該地附近的一新建鐵塔。民國87年(1998年)該測候所觀測業務完全結束,並由當地政府指定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 因其建物為19世紀末少見的大型建物,又因其同期明治時期測候所(包括日本本土)均已拆除重建,綜其理由,在該建物大幅整修後,中華民國內政部於民國92年(2003年)指定原臺南測候所的建物為國定古蹟,並開放一般民眾觀賞,平常日亦舉辦氣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