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原子核壳层结构的基本理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子核壳层结构的基本理论》,原子核结构理论有关壳层模型的专著。玛·迈耶和约 ·詹森合著。1955年美国维莱出版社出版。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前言、13章正文和4个附录,共269页。前言指明了本书主要用壳层模型处理有关的实验数据,只使用简单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不去细论获得数据的实验方法。第1—3章叙述了稳定核的一般性质,2、8、20、50、82等幻数存在的实验证据和回顾原子中的电子独立粒子运动与壳层结构。第4、5章是理论的核心,研究了核内核子运动有不同于电子的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自旋取向向上和向下的不同,使能级有很大差别。建立了原子核的壳层模型理论并首先用于稳定原子核的基态。随后各章讨论了核的壳层模型应用于各种情形并和实验数据比校。第6章核子数为奇数核的性质。第7章氘核的削裂反应。第8章核的电四极矩与能级的同位素位移。第9章核子数为奇数核的β衰变。第10章涉及同位旋,专门讨论了轻核。第11章核子数为偶数核的性质。第12章核谱学的性质:寿命,选择定则,多极性和跃迁几率等。第13章研究了同质异能素。4个附录分别是单核子本征函数,全同粒子耦合,非全同粒子耦合和多极矩及其辐射场。

本书从大量实验事实出发,揭示了核内核子运动的一种重要运动形态——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的独立粒子运动,创建了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它是与原子壳层结构类似又不尽相同的原子核壳层结构。本书所用数学公式不多,理论概念清晰,实验数据翔实。原子核结构理论从液滴模型——壳层模型——综合模型的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原子核结构认识的深化,本书的出版是此认识长链中的重要一环。

作者简介

玛 ·迈耶(Maria Goeppert Mayer,1906—1972),生于德国的美国女物理学家,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创立者之一,曾任芝加哥大学、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1948—1949年间,发表了壳层轨道中质子与中子的稳定性与组态方面的数篇文章,1955年与德国原子核物理学家詹森合著《原子核壳层结构的基本理论》,并共享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她还从事量子电动力学和光谱学方面的研究。约·詹森(Johannes HansDaniel Jensen,1907—1973),德国原子核物理学家,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创立者之一。曾任德国汉堡大学教授,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48年初用核子独立粒子运动的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解释原子核的幻数,独立地创立了原子核的壳层模型理论。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1]。《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原子核壳层结构的基本理论 相关视频

高考物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专题复习
《原子物理第5讲》原子核式结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