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反戰車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反戰車砲
圖片來自mdc.idv.tw

反坦克炮,又稱「戰車防禦炮」(即「反擊戰車炮」,英文作Anti-tank gun,德文則稱為Panzerabwehrkanone,一般簡寫為PAK),是指主要用於射擊、摧毀坦克或其他裝甲目標的火炮

特性

反坦克砲也是加農砲的一個分支,特點在於砲口初速高,砲身較為低矮以降低被發現的機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許多國家都有設計與生產專門的反坦克砲給步兵單位使用,各國戰防砲幾乎全數採用37公厘口徑。隨著坦克的裝甲厚度逐漸增加,反坦克砲的口徑也水漲船高,射擊的彈藥種類也從單純的穿甲彈[1] 演變出成型裝藥脫殼穿甲彈等設計。 為了提高炮彈初速,增大膛壓,追求更高的穿甲能力,二戰中多個參戰國還設計過數款錐膛反坦克炮,又稱口徑漸減炮管。此類炮的炮管內徑自炮膛至炮口呈逐漸減小的趨勢,使用形似APCR(但不相同)的,帶有特殊軟質金屬彈托和硬質彈芯的特種炮彈。擊發後,炮彈在炮膛的運動過程中受到身管口徑不斷縮小的影響,軟金屬發生變形,整個炮彈逐漸變細,而硬金屬彈芯逐漸突出。在這一個過程中,炮彈與炮膛緊密貼合,能夠獲得極大膛壓和初速。不過,由於錐膛炮的壽命較短(身管磨損嚴重),火炮和彈藥造價高昂而未能廣泛應用。這應該屬於反坦克炮追求穿甲能力的極端例子。

歷史

最早的反坦克炮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各國軍隊都沒有專門的反坦克炮,多用步兵野炮臨時充當反坦克炮對坦克射擊。在1920年代,瑞士研製了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高射兩用炮,口徑為二十公厘。

二戰中期開始,反坦克炮從只有拖曳式演變為拖曳與自走兩類,後者伴隨坦克運動,以相近的運動力在戰場上摧毀敵人的裝甲車輛。前者的例子是納粹德國的PAK38型50毫米口徑戰防砲與PAK40型75毫米口徑戰防砲。後者的例子則有納粹德國的貂鼠式自行反坦克炮,蘇聯的SU-85、SU-100等型號,美國的M-10M-18、M-36等。

另外,Flak 18/36型火砲(即著名的88戰防炮)雖然時常被德國陸軍用以進行反戰車任務,但它並非戰防砲,而是一種高射砲。在其基礎上,德國萊茵金屬公司設計了PAK43型反坦克炮,其發展型KWK43型作為主炮安裝在著名的虎王坦克上。

二戰後,反坦克炮的發展分為兩方面。過去小口徑的反坦克炮與反坦克槍由無後座力的武器取代,這些武器包含火箭筒火箭推進榴彈以及無後座力炮。中大口徑反坦克炮由反坦克飛彈所取代,這些飛彈可由步兵攜帶或者是安裝在車輛上操作,但仍有極少數的反坦克炮現今仍服役著,如蘇聯/俄羅斯的2A45反坦克炮

但因為可以發射唯一可較易貫穿間隙裝甲反應裝甲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所以對於新一代的坦克攻擊效果最佳,但又因其笨重故最後變成由坦克來搭載,即演變成為坦克炮,並把坦克視為最佳的反坦克武器。

參考文獻

  1. 穿甲彈,blog.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