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蒂芬·杰伊·古尔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蒂芬•傑伊•古爾德
Stephen Jay Gould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出生 (1941-09-10)1941年9月10日
紐約市皇后
逝世 2002年5月20日
紐約曼哈頓
国籍 美國
教育程度 哲學博士(哈佛大學,1963)
母校 安提亞克學院
哥倫比亞大學
职业 古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科學史

史蒂芬·杰伊·古爾德英语:Stephen Jay Gould,1941年9月10日-2002年5月20日)是一名美國古生物學家演化生物學家科學史學家科普作家,職業生涯中大多在哈佛大學擔任教職,並曾在紐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工作。在博物学和进化理论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更在科学论证上的执着和在科学普及方面的杰出成就。史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1941年9月10日—2002年5月20日)是一名美国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与科学史学家。是一位科普作家,职业生涯中大多在哈佛大学担任教职,以及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工作。他一心探索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并认为新的动物物种是剧变产生的,剧变前不会发生缓慢变异。1991年,古尔德出版了《妙极了,雷龙》一书,书里探索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生平

古爾德出生於紐約市皇后區,父親倫納德為法庭速記員,母親埃利諾是個藝術家。古爾德五歲時,他父親帶他到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恐龍廳參觀,這是他最早接觸到暴龍的時刻。

科學研究

古尔德早期研究的对象是百慕大地区的蜗牛。1972年,他和纽约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尼尔斯·埃尔德里奇(Niles Eldredge)共同提出“间断平衡”(Punctuated Equilibrium)进化理论,由此享誉全球。“间断平衡”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并不像达尔文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积累的过程;而是长期的稳定甚至不变与短暂的剧变交替的过程,从而解释了化石在地层中为什么会有许多空缺之处。

特殊经歷

古尔德是一位忠实的达尔文主义者,他认为达尔文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生存竞争或生物渐变论。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推崇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也承认,自然选择不是唯一答案,而是最重要的答案。 史蒂芬·杰伊·古尔德于1985年提出“相同生物个体间存在差异”的观点。他指出,以往对癌症病人存活率的统计让人忽略了就病人个体情况的研究。古尔德在40岁时被确诊得了癌症,并被告知大约还能活8个月。结果,古尔德“愉快地”打破了这一极限,将自己的生命奇迹地延长了20年!身为科学家,古尔德同样希望不断提高的诊疗技术能告诉患者“未来会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克服遇到的困难”。

科普寫作

古尔德的另一杰出贡献并不是提出什么理论,而是他写出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令世人对古生物学产生兴趣。没有人关注的科学是没有生命力的科学,古尔德的科普文章给予了古生物学持续的生命动力。古尔德文笔流畅、学识渊博,不仅向读者解释自然现象,而且讲述自然现象所引出的思考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对科学的反思相当深刻,对社会曲解科学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的主要科普作品有《千禧年》、《自达尔文以来》(臺譯:《達爾文大震撼》)、《熊猫的拇指》、《壮丽的生命》等。 現在的大熊貓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史蒂芬·傑伊·古爾德關於這個寫過一篇散文,後來又用《熊貓的拇指》作為一部散文集的名稱。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