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头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合头草

中文名: 合头草

别 名: 合头藜列氏合头草、黑柴

拉丁学名: Sympegma regelii Bunge

界: 植物界

科: 藜科

属: 合头草属

分布区域: 内蒙古阿拉善、青海柴达木、新疆、宁夏、甘肃、青海

目: 中央种子目

门: 被子植物门

亚 科: 螺胚亚科

纲: 双子叶植物纲

族: 猪毛菜族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合头草是藜科合头草属植物。喜生于石质残丘、碎石坡地和丘顶,也见于壤质碱化的土壤上。我国较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青海柴达木和新疆等地区。合头草是荒漠地区骆驼的三大抓膘植物之一。合头草荒漠草场是我国最大的荒漠草场类型之一。

形态特征

Sympegma Bunge 合头草属,藜科,只有合头草S. regelii Bunge 1种,分布于中亚,我国产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半灌木;茎直立,多分枝,无毛;叶互生,圆柱状,肉质;花两性,无小苞片,单生或数个簇生于小枝的顶部;花被片5,果时变硬,在背面顶部具横生的翅状附属物;雄蕊5;子房葫芦形;花柱短,柱头2,钻状;胞果包藏于花被内;种子直立,胚螺旋状,无胚乳。[1]

合头草,小半灌木,高20-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老枝灰1653褐色,通常有条状裂纹;4102当年生枝黑绿色。叶互生,肉质,圆柱形,长4-10毫米,黑绿色,两性,常3-4朵聚集成顶生或腋生的小头状花序。花被片5,革质,果时变坚硬且自顶端横生翅。胞果扁圆形,果皮淡黄色;种子直立,直径1.2毫米。合头草的根系较发达,主根粗壮,入土深约20-25厘米,在主根上分生有许多侧根。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合头草通常4月初芽开始萌动,4月中旬开始长出肉质由叶,7月开花,8月结实,10月上旬种子水熟,11日加个地枯黄。若遇夏季干旱,雨季推迟的年份,合头草的花果期则相应地推迟到9月中旬,则种子不能成熟。合头草为超导生的肉质叶小半灌木,小枝秋冬凋落;翌年新生枝条繁茂。为荒漠地区的典喜老石植物.是组成石质荒漠的主要建群种,但有时也出现在半荒漠地区。

生长环境与分布范围

主要生长在石质山地与剥蚀残丘上,也可见于山麓2113以及于谷的砂砾质、沙质与沙壤质灰棕荒漠土上。在龙首山、马鬃山可分布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常形成稀疏的群落。

主要价值

合头草是荒漠地区骆驼的三大抓膘植物之一〔另两平为梭梭(Haloxy5261lon ammodendron)和短叶假木贼(Anahasisbrevijolia)〕具有催肥作用,早春乏弱的骆驼采食合头草后能很快复壮。骆驼在合头草青鲜时一般地采食,秋末结实期及干枯后嗜食;羊在青鲜时仅雨后稍食,干枯后喜食;马在干枯后少量采食;牛不食。资料表明,合头草在营养期及幼斯湖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矿物质,而粗纤维的含见较低,是品质中等的小半灌木饲料。合头草亦为固沙植物,有良好的固沙性能。

荒漠草场的分布

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荒漠草场是我国最大的荒漠草场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内蒙、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的石质、砾质荒漠地区,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分布。在我国荒漠地区,它从天山南坡、帕米尔东坡、昆仑山北坡,沿着库鲁达格向东分布到嘎顺戈壁,到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北坡、马鬃山、龙首山周围、合黎。

枝系构型与个体大小之间关系

不同大小级级别合头草的总体分枝率差异显著(p<0.05),大小级Ⅲ、大小级Ⅱ的总体分枝率明显大于大小级Ⅰ,3个大小级内枝条的数量均随着分枝等级的增加而增加,各大小级的SRB3:2值显著大于SRB2:1值,大小级Ⅲ的SRB2︰1值与SRB3︰2值显著高于大小级Ⅰ和大小级Ⅱ;分枝角度在不同级别合头草的枝条中有显著差异(p<0.05),一级枝的分枝角度为大小级Ⅲ>大小级Ⅱ>大小级Ⅰ;不同大小级别的植株、同一级别枝条伸展能力存在明显差异,3个大小级上2级枝的枝长最大,但不同大小级上2级枝长度间有显著差异。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