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是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建院最早的專業學院之一,也是我校具備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格最早的學院。擁有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物檢疫、經濟動物4個教學系和獸醫基礎、動物飼養2個教研室,現有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植物檢疫(動物檢疫方向)、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經濟動物方向)4個本科專業和畜牧獸醫、特種動物養殖2個專科專業。其中,「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先後被遴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品牌專業。「動物醫學」專業先後被遴選為省級特色專業[1]、「十一五」「十二五」省級品牌專業和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畜牧學學科」和「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學科」分別為省級優勢特色重點一級和二級學科,「預防獸醫學實驗室」和「長白山動植物資源保護和利用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一個省級「動物疫病檢測中心」。2015年,我院獲批經費近1000萬元的4項國家財政和省財政專項經費的資助,充實了畜牧、獸醫兩大學科平台和學生的實驗平台。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成果顯著。現有專職教師6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19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優秀教師和拔尖人才各1人;國家級考評員13人,畜牧獸醫行業企業技術顧問13人,雙師型教師比例占83.3%。與吉林農業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8人,每年與吉林農業大學聯合招收研究生2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483人。學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科技部項目2項。主持和參加國家、省級、市級科研課題85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吉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在國家和省級學術期刊[2]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SCI論文8篇、核心期刊260餘篇。主編21世紀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動物普通病學》等3部,特色教材《畜禽傳染病學》等18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優秀課6門,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2015年我院新增榮譽:獲第四屆吉林省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實驗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取得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取得學校首屆青年教師實踐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教學成果
學院依託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和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教育計劃項目及省級品牌專業建設,在動物醫學專業及畜牧獸醫專業率先有效地實施了「3+1」和「2+1」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以促進校企融合、產學合作及「一合作、一主線、雙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為基礎,以突出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為主線,以加強實踐教學平台建設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為保障,紮實推進「遞進-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和「一導、一模、三保障」的創業教育模式」。踐行由實驗、實習、實踐和科研訓練組成的「三實一研」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環節融會貫通於整個教學過程,實踐教學4年不斷線,各實踐環節相互銜接,形成由課內到課外、由單項到綜合,多層次、多渠道、科學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的學生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在各級專業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1年獲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銅獎1項,2012年、2014年獲全國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大賽特等獎、一等獎各1項,取得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82項。
人才培養
為全面滿足學校轉型發展和實踐育人需要,配合「3+1「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根據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及省級品牌專業建設規劃的實際需要,在新增建兔場和珍禽養殖場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基礎上,2015年,新增建吉林市其仕養殖有限公司(水貂)、吉林市寶財牧業有限公司等6家校外實習基地,使我院校外實習基地達70餘家。其中,我院的「吉林普康生態有機豬養殖基地」是2015年我校首屆被評為的吉林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這些「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的創建,進一步鞏固了「產學研」合作關係,拓寬了實踐教學和現場教學的範圍,着重加強和保障學生專項技能訓練、綜合能力培養和大學生創新項目的開展、學生的生產實習、職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接受正規職業訓練。學院充分發揮校企資源的優勢,與企業聯合成立「正大班」、「大北農班」、「輝山班」等多個企業班,拓展了學生的就業渠道,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8.6%,為學校的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視頻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教育部:804個新增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名單,搜狐,2011-03-26
- ↑ 你真的了解學術期刊嗎,搜狐,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