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吊竹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吊竹梅

中文學名 :吊竹梅

別       稱 :吊竹蘭、斑葉鴨跖草、甲由草、
                   水竹草、花葉竹夾菜、紅蓮等

     門      :被子植物門

     目      :粉狀胚乳目

     科      :鴨跖草科

     種      :吊竹梅

拉丁學名 :Tradescantia zebrina Bosse

     界      :植物界

     綱      :單子葉植物綱

亞       目 :鴨跖草亞目

     屬      :吊竹梅屬

分布區域 :原產熱帶美洲,中國

命名者及年代:Bosse,1849

吊竹梅學名(Tradescantia zebrina Bosse),鴨跖草科吊竹梅屬植物[1],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墨西哥,常綠草本,莖柔弱質脆,匍匐地面呈蔓性生長。

據記載傳播到日本後,吊竹梅1909年從日本引種到中國,由於華南地區氣候條件與其原產熱帶的氣候相近。故而在華南種植繁殖很快,不僅園林、校園、機關綠地、居民住宅周圍隨處可見,有些已蔓廷生長成為野生、半野生狀態。由於其性喜溫暖,只要此條件得以滿足,對其它條件適應能力很強,其葉形似竹、葉片美麗常以盆栽懸掛室內,觀賞其四散柔垂的莖葉,故名之吊竹梅。「Zebrina」源於拉丁語「Zebrinus」,意思是「葉片有條紋的」,有斑馬之意及具觀賞價值。

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匍匐或外傾,通常形成緊密的墊席或群體,莖葉稍肉質、多汁,分枝,無毛或被疏毛,節上有根。

葉互生,無柄,橢圓狀卵圓形或長圓形,先端尖銳,基部鈍,全緣,長5-7厘米、寬3-4厘米;表面紫綠色或雜以銀白色條紋,中部和邊緣有紫色條紋,葉背紫紅色;葉鞘長0.8-1.2厘米、寬0.5-0.8厘米,薄,膜質,長在節嘴具緣毛,或無毛或疏生柔毛。

花數朵,聚生於小枝頂部的兩片葉狀苞片內,花瓣玫瑰色粉紅色,卵形,約6毫米,先端鈍;萼片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夏季開花[2]。種子微皺。

適應環境

吊竹梅原產地多匍匐在陰濕地上生長,怕陽光暴曬。能忍耐8℃的低溫,不耐寒,怕炎熱,14℃以上可正常生長。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在乾燥的空氣中葉片常干尖焦邊。不耐旱而耐水濕,對土壤的酸鹼度要求不嚴。

分布區域

吊竹梅原產熱帶美洲[3]。分布於中國福建廣西(龍州縣),香港台灣(高雄市)等地。常用於栽培觀賞。

栽培技術

吊竹梅對土土壤壤要求不嚴,適於肥沃、疏鬆的土壤。家庭種植培養土宜選用腐葉土、園土各40%和河沙20%混合配製。春、秋生長期約15-20天施1次稀薄液肥或複合化肥,以利枝葉生長,葉面光滑亮澤。施液肥後要用噴霧器噴水,以免肥液沾污葉片而引起黃葉。夏季高溫需少施或停施肥,否則莖葉徒長幼嫩,會減弱植株抗暑能力。

吊竹梅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0℃。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溫度都適合它的生長,在冬季較低溫度下生長很緩慢,溫度約10℃時就要注意保溫防寒,室溫保持在5℃以上即能安全越冬。吊竹梅一年四季都需要充足明亮的光線照射,這樣可以促使植株長出繁茂而顏色鮮艷的葉片。如果將植株長期放在室內光線不足的地方,那麼莖會長得細長而散亂,葉面的顏色會慢慢褪去,開花少或不開花。春秋季節宜放在室內靠近南窗附近的地方培養,夏季宜放在室內通風良好具有明亮的散射光處,炎夏要避免烈日直射以免焦葉。

吊竹梅較耐陰,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若空氣乾燥,葉片常易干,葉尖焦枯。因此,生長季節應注意經常向莖葉上噴水。生長期要求盆土常保持濕潤,夏季放於蔭棚下,經常噴水和對枝葉噴霧,保持枝葉鮮艷;冬季溫度低,植株處於休眠狀態,需水量少,應節制澆水,使盆土稍干為宜,如果這時澆水過多,盆土長期潮濕,極易引起爛根黃葉[4]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的功能,可用於肺結核咯血、咽喉腫痛、急性結膜炎、菌痢、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崩漏、白帶、瘭疽、毒蛇咬傷等症的治療。

觀賞價值

吊竹梅用在家居布置一般是小型盆栽,擺放在高處,其枝條會向下生長。生長迅速,小巧玲瓏。年可覆蓋滿盆,枝葉匍匐懸垂,枝條自然飄曳,葉面斑紋明快,葉色別致。葉色紫、綠、銀色相間,光彩奪目。置於高几架、櫃頂端任其自然下垂,也可吊盆欣賞。或布置於窗台上方,使其下垂,形成綠簾[5]

視頻

吊竹梅 相關視頻

吊竹梅的養護
介紹一種掛着種植的花卉!吊竹梅,生長得比較快的觀賞花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