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诗-隆昌振兴乡村一瞥(黄有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吐诗-隆昌振兴乡村一瞥》是中国当代作家黄有全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吐诗-隆昌振兴乡村一瞥
雨水时节,乡村一片欣欣向荣。作协朋友相约,去川南隆昌采风。
路上,我翻阅着隆昌资料。“吃龙虾、到隆昌”,2021年新年伊始,隆昌以“巴蜀味·稻虾香·隆昌韵”为主题,举办了“中国·隆昌首届“小龙虾美食文化旅游节”,在成都举行了开幕式,为舌尖上的中国增添了一份美味。
隆昌利用气候土壤优势,大力发展稻渔稻虾特色产业,领导田间地头、专家望闻问切,业主手脑并用,演绎了“隆昌小龙虾,四川大产业”的精彩。目前,隆昌形成了100多公里稻渔稻虾产业环线,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基地10个、万亩以上3个,稻虾产量,占四川总产量20%以上,是全省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稻虾产业区,也是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下车来到胡家镇付家桥头,一股浓浓的鲜虾味儿,伴着清新的春雨飘来,不用说,到了小龙虾养殖区了。一个小伙子,正在选配出塘的小龙虾,他是小龙虾养殖业主,一身渔民打扮,手脚敏捷迅速,在一个大虾货箱里捞选,准确投入旁边的小货箱,那一拨一捻,一捞一甩,如弹琴弄弦,利索潇洒。但并不影响我们众多的询问,他眼睛看着我们一问一答,手不停的选虾,似乎不用眼就能抓捻到需要的虾。恰似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同行的女士好奇学着抓捻小龙虾,还没有碰着虾,就吓得尖叫起来,那虾螯挥舞着,虾须横扫,貌似威武,咋个不吓人呢。有人问小伙子姓名,他并不答应,而是指一下广告牌,又继续捞选。“张安顺家庭农场”,据他介绍,他是宜宾人,到隆昌是朋友引介,隆昌小龙虾产量高、品质优,政府鼓励到位,现在正是小龙虾丰产季节,今年产量比去年高,价格平稳,主要运往成都重庆等大城市,供不应求。现在运输方便,到目的地成活率达95%以上。看来张安顺今年肯定稳到赚钱了,大伙嬉笑着说,张老板赚了要请我们吃龙虾呦,他笑脸绽放红光,满口应承,请客请客!
目前,隆昌正大力实施稻渔稻虾为龙头的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创建国家“稻+渔”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以“稻渔满仓、瓜果飘香、青山绿水、民富村美”为目标,打造“中国西部鱼米之乡”。我们一行又步行来到泡桐村,“兴传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穿迷彩防水服的年轻人,笑眯眯地招呼我们。一辆龙虾专用运输车停在他旁边,我顺便问:“今天的龙虾出口?”年轻人不卑不亢还是笑眯眯的,回答道:“一会儿就上成都,按照合同供应”。好一个合同供应,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专业合作社发挥机制优势,促进了稻虾产业进入大市场。据隆昌振兴乡村办同志说,隆昌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水产学会、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老百姓超市、四川中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鹅江网络科技有限公等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为稲鱼稻虾产业提质增效创造了科技条件、市场条件、流通条件。
这个笑眯眯的年轻人,正是泡桐村“兴传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他叫叶顶华,是返乡大学生。为了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他到荆州、鄱阳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小龙虾养殖技术,成为首批国家稻虾养殖人才。学成归来,率先建立占地面积200多亩的“兴川稻虾养殖基地” ,产品远销兰州、成都、重庆以及东南亚。 基地带动周边青年和农户,发展稻虾养殖2000多亩。
春风拂面,天高地阔,放眼望去,绿树镶边,田野敞亮,阡陌纵横,生机勃勃。叶顶华靠在他的龙虾专用车货箱棱角边,指向旷野,谦虚地说,这一片是标准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我只是一个小业主。接着他介绍了养殖技术:小龙虾主食微生物,包括藻类,其虾肉富含蛋白质和人体需要的钙、镁等微量元素。养殖小龙虾饲料专门配置,由于小龙虾食量小,饲料用得少。可以说,吃得少产出高,吃的是微生物,产的是蛋白质。每年上半年丰产,下半年也稳产。他对今后充满信心,说:小龙虾既是美味佳肴,又不会带来心血管等方面的富贵病,随便吃。今后市场还更好,几年中都将供不应求”。这个叶顶华先后荣获“隆昌市返乡创业明星”、“内江市优秀农村家庭能人”、“内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胡家镇农技中心邱主任对我们说:“当年辞去成都的高薪工作回乡,是一心想带动家乡人共同致富。”
离开泡桐村,我耳边总是响起叶顶华说的一句话:小龙虾吃得少产出高,吃的是微生物,产的是蛋白质。
与泡桐村相邻的是黄金村,黄金村当然不出产黄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种桑养蚕是主要产业,今年来,利用传统优势改进技术,大力发展果桑。放眼望去,绿浪滚滚,清香四溢。远远的看到一副大招牌”鑫浩果桑采摘园”,招牌上紫红透亮的“桑泡”彩照占据大半,配有绿色桑叶枝条,诱得我们谗馋诞欲滴。来到果桑园,都抢着先尝为快,几个装满桑椹的红色篮子,排成一列,紫色冒出篮子,像列兵迎接首长,晶亮的的桑泡像行注目礼,我们不忍破列有忍不住色香的诱惑,捻其一只,放入口,清甜爽润,沁人心脾,满嘴姹紫嫣红,禁不住拍岸叫好。进入果桑林,不论你多么高大,不论你多么艳丽,都掩映在绿色的海洋里了,不论你多么骄傲,不论你多么卫洁,都折服在或紫得发光、或红得刺眼、或紫红相间的桑果下,不停的举手张口,不顾颜面馋发髻散了。
支部书记介绍,农林局的蚕桑技师负责果桑种植和管理,适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浇水施肥、防病治虫、夏伐冬剪,“鑫浩”已经举办了四届果桑采摘节,吸引了十万游客参加采摘活动。“鑫浩”每年的产值都在增长,果桑园“园长”黄杰是隆昌市“农村家庭能人”,他正在探索对果桑的深加工和桑叶制茶技术,准备将产业链做长,带动更多的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春天的雨后是更加明媚的春光,采摘鲜桑果,品尝浸透泥土芬芳的味道,不知不觉已经晌午时刻。
我是农村长大的,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栽桑养蚕,桑叶葳蕤繁茂,桑椹寥若星辰,摘桑椹是奢侈事。养蚕是正事,桑椹是副属产品,可有可无,兮兮啦啦几个桑椹,蚕农早早的剔除,保证桑叶茁壮成长,枝壮叶茂。那个时候我们最背得流畅诗词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蚕吃的是桑叶,吐的是丝,它的奉献精神十分可贵。今天遨游桑果园,我不禁随口问道:“蚕儿吃叶吐丝,我们今天吃桑果该做点什么?”“吐诗”,几乎异口同声回答。
是啊,振兴乡村是一首宏大的史诗,邓家顺捞选小龙虾的场景是一首劳动配景诗,叶顶华那回乡为乡亲谋福的历程是一首动人的创业诗,桑果园的采摘更是一首多彩多姿新田园诗。正是:
蚕儿吐丝惜往矣,
稻虾共生舞蹁跹。
一田多收新家园,
产业联侬好诗篇。[1]
作者简介
黄有全,四川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南文学》杂志骨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