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鬧海或藏真相: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究竟是什麼關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玉帝與昊天 |
哪吒鬧海或藏真相: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究竟是什麼關係?在之前《封神演義》解讀中,我們大抵知道封神榜存在某種微妙關係,作為名單的擬定人,各仙界高層必須在人選形成一種勢力平衡。譬如元始天尊,心裡即便再不願意,也需將自己部分門人,納入到陣亡名單里(需戰死之人,才能上封神榜)。[1]
而在這種大前提下,作為封神榜的發起人昊天上帝,就不得不做出表態。他也必須出讓部分利益,至少,表面上得這樣(具體內情,放至下篇解讀)。
當然,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昊天上帝究竟是何方神聖。《封神演義》原著中,昊天上帝並沒有直接亮相,多以別人口述的第三人稱方式出現。譬如第五回中,文本旁白就曾道明封神榜實質,「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可以看出,昊天上帝這個神話人物的出現,對於整部小說的走向,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至於他的神權地位,應在元始天尊之上。而在六十七回中,姜子牙金台拜將,「維十有三年孟春丁卯朔丙子,西伯姬發,敢昭告於昊天上帝,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絕於天,結怨於民,以彰天討,取彼獨夫,永靖四海,所賴有神,尚克相予,以濟兆民……」可見,在凡界的世俗社會裡,昊天上帝是以一個至高無上的神靈面孔存在。姜子牙發動伐商之戰,雖然得到了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首肯,但在程序上,還必須向昊天上帝報備,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戰爭的合法性。因此,也就有了一個盛大的點將儀式。
可以看出,無論是在神仙系統中發號施令,還是在世俗社會裡受人瞻仰,都能得到一個重要信息,即昊天上帝在三界之中,應是名副其實且頗具手腕的實權派人物。正因如此,《封神演義》八十四回,鴻鈞祖師訓斥元始天尊等三位徒弟時,就曾言,「當時周家只因國運將興,商數當盡。神仙逢此殺運,故命你三個共立封神榜,以觀眾仙根行深淺」,這和第五回中昊天上帝令三教並立封神榜遙相呼應。可見,昊天上帝實力定位,大抵和鴻鈞祖師相當。
當然,如果把神話世界的時間線延長,順延到同為神魔小說《西遊記》所載的春秋至初唐時代,我們會發現兩個時代的三界之主,即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的身份,發生了模糊的重疊。於是很多讀者心中一直存有疑問,二者之間有何關聯,是否同為一人?這其中的脈絡,其實從民間的神仙典故里,便可讀出端倪。
先來看昊天上帝的稱謂由來
早在上古時期,「天」本無形,即喚作昊天,可以看作是一種原始形態的象徵。但先民的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風雨雷電之象,也常有陰晴圓缺、豐年寡月之變遷,便疑有神靈掌控世間氣象,故慢慢衍生出人格化的「神」,這個時候,便有了象徵上天的昊天上帝。因此在一些詩書里,就零星出現其稱謂,譬如,「昊天上帝,則不我遺(《詩•雲漢》)」、「彰顯聞於昊天上帝(《逸周書•克殷解》」等。而在《通典•禮典》中,描述則更為具體,「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可以看出,昊天上帝在古代社會早期的民間信仰里,是以自然神的形式存在。
至於玉皇大帝的稱謂,出現的比較晚,大抵是伴隨着道教的形成而出現。其對標的是人間帝王,神權大得驚人,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人間、妖魔、地府等的一切事。不過,在道典里,為了突出三位創教之神的地位(即元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又稱三清),故將玉皇大帝排進四御名下,神權地位低於三清。這個神話人物的出現,大概便是道教人士為了推動教派普及,所進行的有意圖的人為塑造。
因為來源的不同,在很長的歷史階段里,民間信仰神昊天上帝同道教神祇玉皇大帝,似乎並無太多交集。及至宋朝,道教盛極一時,有一位皇帝叫做宋徽宗,便將二者串聯起來,給了一個帶有官方標籤的尊號,即「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從此,二者身份似乎便有了融合的意思。而道教典籍《上清靈寶大法》,似乎也進一步證明了這種說法,「昊天上帝,諸天之帝,仙真之王,聖尊之主,掌萬天升降之權,司群品生成之機,故以形象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聖玉皇大帝」。
由此可見,《封神演義》里的昊天上帝和《西遊記》里的玉皇大帝,其實便是一尊神靈。
而這兩部小說的民間流傳版本,更進一步證實了這種猜想。清朝同治車王府曲本《封神演義》里,哪吒因鬧海之故,四海龍王上天告御狀,便有這樣一段,「(龍王)帶怒高聲來喊叫,李靖留神仔細聽,今朝上天奏玉帝,我把你,一本奏與玉帝聽。昊天上帝龍心怒,立刻傳旨下天宮。叫我們,四海龍神來拿你子,不許傷害眾生靈。」(現通行版本《封神演義》,龍王上天告御狀,受理人為玉皇大帝)。同為車王府曲本《西遊記》里,也有這樣一段,講得是孫悟空出世之際,目射金光,「京(驚)動昊天上帝」(現通行版里,則為「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封神有戲(二一):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究竟是啥關係?哪吒鬧海或藏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至宋以後,昊天上帝和與皇帝身份,在某種意義上發生了重疊,但神權定位,一直成為爭議的焦點。昊天上帝是至高無上的神靈,代表着皇權的極致體現,而玉皇大帝雖然神權不小,在道教體系里,似乎又屈居於三清之下。南宋時期,終於有個大人物發聲里,此人便是朱熹。這位大儒在個人專著里這樣寫道,「道家之徒,欲仿其(佛教)所為,遂尊三清(佛教有三世佛的說法)。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為甚!況莊子明言老聃之死,則聃亦人鬼爾,豈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
朱熹無意間點明了中國歷史的真相,自古只有宗教服務於皇權,豈有皇權服務於宗教之理。
興許正是這位大儒發聲的分量,昊天上帝在神權世界的一哥地位,終於是確定了,尤其在脫離道教體系的民間社會,更為如此。而明清時期的小說家們,因文本脫胎於民間,我們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昊天上帝(玉皇大帝)神權已然凌駕三清之上。譬如《封神演義》里,昊天上帝(玉皇大帝)令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以及老君共建封神榜,而在《西遊記》中,昊天上帝(玉皇大帝)也成功從四御名號里脫離(《西遊記》原著第七回,安天大會上,他曾令雷部眾神去分請四御列席),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見到他,也需畢恭畢敬地稱臣。
概言論之,我們所以辯證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的身份關係,是為解讀《封神演義》小說劇情合理性推進服務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