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喙嘴翼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喙嘴翼龙属
图片来自pinterest

喙嘴翼龙(属名:Rhamphorhynchus)又译喙嘴龙,意思是“喙状的口鼻部”,是种生存于侏㑩纪的长尾翼龙类。喙嘴翼龙与翼手龙属生存于相同时代。它的长尾巴上有韧带,使尾巴僵硬,尾端呈钻石形状。喙嘴翼龙的颌部,布满向前倾的尖细牙齿。它们可能以鱼类昆虫为食。

目前保存最好的喙嘴翼龙化石来自于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的采石场。索伦霍芬的许多化石被发现时不仅有骨头,还有翅膀与尾巴等软组织。另外,英格兰坦尚尼亚西班牙等地也发现许多零碎化石,可能属于喙嘴翼龙。葡萄牙也出土许多零散化石,可能属于喙嘴翼龙。

叙述

目前已发现最大型的喙嘴翼龙标本(编号BMNH 37002)的身长为1.26公尺,翼展为1.81公尺。

在20世纪早期,当时古生物学界普遍认为小型翼龙类的头骨没有骨质或角质冠饰,包含喙嘴翼龙在内。F. Broili则根据破碎的化石,宣称一个喙嘴翼龙的头骨上有骨质冠饰,骨质冠饰高约2公厘。之后先后有科学家以不同方式验证F. Broili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喙嘴翼龙具有冠饰,应是人工加工的后果。[1][2]

喙嘴翼龙的上颌有20颗牙齿,下颌有14颗牙齿。当喙嘴翼龙的嘴部闭合时,上下的牙齿互相交错,显示它们可能是以鱼类为食。

发现与分类历史

许多在19世纪中后期以前命名、建立的翼龙类,都有复杂、曲折的分类历史,喙嘴翼龙也包含在内。

喙嘴翼龙的模式标本是在1830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Georg zu Münster研究,当时是翼手龙属的一个种。在当时,翼手龙属的属名仍未统一,计有:PterodactylusOrnithocephalus。在1831年,喙嘴翼龙的正模标本,被德国古生物学家Georg August Goldfuss命名为Ornithocephalus müensteri[3]

在1839年,Georg zu Münster将一个具有长尾的标本,归类于Ornithocephalus longicaudus;种名意为“长尾”,以区别于其他的翼手龙属。

在1845年,由于翼手龙属的属名已作出决议,Pterodactylus这名称的建立早于Ornithocephalus,具有优先权;德国古生物学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将O. münsteri改名明氏翼手龙(P. münsteri)。隔年,汪迈尔提出这些长尾的物种,有别于其他短尾的翼手龙属,足以建立个别的亚属,于是将这个种更名为Pterodactylus (Rhamphorhynchus) gemmingi[4]直到隔年,汪迈尔才将喙嘴翼龙Rhamphorhynchus)更改为独立的属,包含:长尾喙嘴翼龙(R. longicaudus)、R. gemmingi

直到1861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才将明氏翼手龙(P. müensteri)更改为明氏喙嘴翼龙(R. münsteri)。虽然明氏喙嘴翼龙的建立可追溯至1831年的Ornithocephalus müensteri,但汪迈尔建立喙嘴翼龙时未包含这个种,因此明氏喙嘴翼龙当时不被认为是模式种

在1888年,由于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明文规定生物的学名不能使用拉丁字母以外的字母;于是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将为明氏喙嘴翼龙的属名,从R. müensteri修改为为R. muensteri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氏喙嘴翼龙的模式标本遗失。如果原始的模式标本遗失、或保存状态差,应选出另一个标本作为新模标本。在1975年,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尔赫费尔(Peter Wellnhofer)宣称因为各地博物馆已有许多状存良好的喙嘴翼龙标本,因此不必找出新模标本。

直到1990年代,喙嘴翼龙已有五个种,发现于德国索伦霍芬,它们之间的体型差异大。此外,英格兰、西班牙、非洲等地也有发现零散的喙嘴翼龙化石,也被建立为新种。

在1995年,翼龙类学家Chris Bennett提出一份喙嘴翼龙的德国化石研究,发现这五个种其实是同一个种(明氏喙嘴翼龙)的不同成长阶段。Chris Bennett也提出,德国以外的喙嘴翼龙可能是喙嘴翼龙科的分类未明属。目前大多数古生物学家只接受明氏喙嘴翼龙是有效种,而其他种大多成为明氏喙嘴翼龙的异名。[5]

在1977年,植物学家L.A. Garay将一属兰科植物命名为Rhamphorhynchus。但这两个物种分属于动物界植物界,因此没有命名优先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Template:DeWellnhofer, P. (1975). "Die Rhamphorhynchoidea (Pterosauria) der Oberjura-Plattenkalke Suddeutschlands." Palaeontographica, A 148: 1-33, 148: 132-186, 149: 1-30.
  2. (英文)Bennett, S.C. (2002). "Soft tissue preservation of the cranial crest of the pterosaur Germanodactylus from Solnhofe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2(1): 43-48.
  3. Template:DeGoldfuss, G.A. (1831). "Beiträge zur Kenntnis vershiedener Reptilien der Vorwelt." Nova acta Academiae Caesareae Leopoldino-Carolinae Germanicae Naturae Curiosorum, 15: 61–128.
  4. Template:DeMeyer, H. von. (1846). "Pterodactylus (Rhamphorhynchus) gemmingi aus dem Kalkschiefer von Solenhofen." Palaeontographica, 1: 1-20.
  5. (英文)Olshevsky, G. (2001), "Re: Pterosaur Help", discussion group, The Dinosaur Mailing List, viewed January 10, 2009. http://dml.cmn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