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国立宜兰大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立宜兰大学

图片来自bulletin2

国立宜兰大学(英语译名:National Ilan University),简称宜兰大学宜大[1]NIU,是一所位于台湾省宜兰县国立大学。前身为日治时期昭和元年(1926年)创立的“台北州立宜兰农林学校”。2003年改名国立宜兰大学。设有校本部、松瑞、城南三校区,工学、电机资讯、生物资源、人文及管理四学院,十五个学系、一个进修学士学位学程、十八个硕士班、五个硕士在职专班、一个博士班,现为中华民国教育部繁星推荐”大学。2018年3月获选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计画重点大学[2]

校史

年分 国立宜兰大学校史
1926年 (昭和元年)建校,台北州立宜兰农林学校。为日治时期“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政策下所设立的学校。
1941年 修业年限从5年浓缩为4年
1946年 台湾光复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派员正式接收教育部更名为台湾省立宜兰农业职业学校
1948年 增设园艺科及五年一贯制农艺、农产制造、畜牧科
1950年 园艺科停招,并入农艺科,改设畜牧兽医科。
1956年 奉台湾省教育厅令,停招初级部,调整招收五年制一年级三班,高职部一年级四班,五年制不分科。改为示范农校,并接受美援。
1957年 农艺科停招;改招综合农业科。
1958年 农产制造科停招。综合农艺科下设农村家政组及农业机械组。
1959年 增设农业机械科
1962年 增设农村家事科
1964年 恢复农产制造科
1965年 恢复园艺科,五年制分为农艺、森林、园艺、农村家事等四科。
1967年 教育部核定改制为台湾省立宜兰农工职业学校。并设有农艺、森林、农产制造、畜牧兽医、农机、园艺、农村家事等科。
1968年 正式停招五年一贯制。
1969年 教育部核定改制为台湾省立宜兰高级农工职业学校。学制有三年制、五年一贯制。三年制设有农科、工科;农科有农艺科、森林科、农机科、畜牧科、食品科、园艺科、农村家事科;工科有电工科、机工科、土木测量科、电子设备修护科、家具木工科、化工科。
1970年 成立测量科。
1971年 增设电子修护科及家俱木工科,“综合农业科”更名为“农艺科”。
1974年 农艺科、园艺科自六十三学年起停招,合并改设农业经营科。农产制造科更名为食品加工科。测量科更名为土木测量科。
1975年 设立化工科
1976年 农业经营科改为农场经营科
1984年 筹备开办高级农工职业进修补习学 校,计开电工、电子、化工、机工、食品加工等五科
1987年 省教育厅委托各大学及民营机构学者,对全省各同类、科别学校作过多次评鉴。各科在评鉴中均有优异表现教育部核定升格为国立宜兰农工专科学校。园艺科与农经科合并、原有农村家事与家具木工因与专科性质不合,移至补校。
1988年 “国立宜兰农工专科学校”正式招生。高职部停止招生。学制分为五专、二专。五专招收顶标国中毕业生。二专招收高职生。
1992年 日间部二年制增设农业经济科、环境工程科;夜间部增设电子工程科
1994年 农业机械科更名为农业机械工程科;食品加 工科更名为食品工业科;畜牧科更名为畜产科。
1996年 增设日二专园艺科、食品工业科各一班;日二专电子工程科增一班。与宜兰县政府合办社区大学。
1998年 教育部核定升格为国立宜兰技术学院。学制分为四技、二技、五专、二专。五专招收顶标国中毕业生。
2003年 改制国立宜兰大学,各系改称学系。增设建筑研究所。
2006年 建筑研究所改名建筑与永续规画研究所。机械工程学系改名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
2007年 增设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硕士班。
2012年 增设休闲产业与健康促进学系。
2013年 电资学院学士班改名资讯工程学系。
2018年 增设智慧休闲农业进修学士学位学程。

学校象征

校歌

校歌自创校以来,总共有下列五个版本:

  • 创校至昭和10年(1935年):由井芹善藏作歌,苏耀邦作曲。创校之初,尚无校歌,直到昭和3年(1928年)五月,井芹善藏到校服务,才奉命作词。其后他转往台南州立嘉义高等女学校台南州立第一高等女学校等校任教导主任,又转往台南州立嘉义商业学校担任校长。作曲者苏耀邦先生为宜兰人,当时担任该校音乐老师。
  • 昭和10年(1935年)至1946年:歌词未变,改由一条真一郎谱曲。
  • 1946年至1968年:由尤石君作词,黄光宗谱曲。尤先生为当时之国文老师,黄先生为体育及音乐老师。
  • 1969年至1978年:由万斌作词,杨勇溥作曲。万先生为该校国文教师,在校卅馀年,对学校贡献良多,著有《劫后馀生诗选》等作品;杨先生为他校之音乐老师。
  • 1979年迄今:仍由万斌作词,杨勇溥作曲,但词、曲均另改写。

校徽

透过眼睛的意象传达拓展国际视野,跻身国际建立资讯知识良好互动与交流。 眼睛外围的蓝色旋转图样,代表著国际交流的完整蓝图。借由旋转的意象表达勇于创新、不落人后的意念。 瞳孔的蔚蓝,意味著兰阳平原上的无垠苍芎,象征著兰阳学子无限的生命力及创造力,也代表著学校多元、极具新意的教学理念。 借由太平洋婆娑浪涛的意象,结合宜兰的英文字开头“i”字,并带出“人文”及“人”的丰富底蕴。

校区

校本部

校本部又称神农校本部,位处宜兰县宜兰市,1926年宜兰农林学校在该校区创校。目前该校区设有行政中心、生物资源学院、电机资讯学院、工学院、人文及管理学院、国立空中大学宜兰学习指导中心。

松瑞校区

松瑞校区又称五结校区,座落于宜兰县五结乡,2019年4月10日正式启用[3]。现设有生物技术与动物科学系实习牧场。

城南校区

城南校区位在宜兰县宜兰市宜兰南机场旧址,原为国立清华大学宜兰城南校区预定地,2012年清大因经费不足放弃该校区,并由宜大接手,成为宜兰大学城南校区[4]。预计设立台湾东部首座无人机办公室[5]

延文实验林埸

延文实验林杨位于宜兰县员山乡大礁溪,又称大礁溪实验林场

金六结实验农杨

金六结实验农杨位于宜兰县宜兰市金六结。

参考文献

  1. 宜大校讯第13期《古往今忆》. Niu.edu.tw. [2019-08-30]. 
  2. 高等教育深耕计画审查结果公布.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8-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3. 宜兰大学五结校区启用.三生学园区适参访游憩. 葛玛兰新闻网.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Chinese (Taiwan)). 
  4. 〈北部〉清大城南校区拖10多年 宜县府被纠正. 自由时报.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Chinese (Taiwan)). 
  5. 宜大城南校区投资2亿多元 拟设东部首座无人机办公室. 自由时报. [201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