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城隍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城隍爷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作为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主管当地水旱疾疫及阴司。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城隍爷

原型 城市保护神

居所 各地庙宇

相关建筑 上海老城隍庙

职业 神仙牌位

职位 轮岗

代表人物 文天祥黄歇霍光

人物简介

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城隍职责是掌管生人死人户籍,守护一方,为一方百姓记下善恶功过。在道教科仪法事时,召请亡魂前,会给城隍发牒,通知城隍派鬼卒押解亡魂到坛场施食超度。城隍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 。梁兴扬道长释义

王孙明太祖朱元璋曾是土地庙里的小和尚,做了皇帝后,他对土地公公及其上级城隍爷极为推崇爱戴。他下旨京城和几个大城市的城隍爷的神职为王,职位为正一品。各府、州、县城隍爷的神职分别为公、侯、伯,从而与当地的官署衙门同等级别,使城隍庙兴旺起来。

职能

守护神:守护城池、国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和增进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后,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所奉祀,相当于阴间的巡抚。府城隍相当于阴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阴间的县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标准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古代教人做官的黄六鸿福惠全书》写道,新县官莅境:"于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庙斋宿"以便在梦中请教境内是否有悬而未决的冤案。

有些神明虽不称城隍,但却有城隍的性质与职能,如福建泉州惠安县的青山王,其庙就配奉有判官、诸司范谢将军等。

部属

城隍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神。

其中城隍的僚佐为各司,而各司依各庙配置,并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说,且各司名号,也不尽相同,如头城城隍庙则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司。唯大抵以阴阳司为诸司之首。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辅吏,协调诸司,监察诸案后,方陈报于城隍。

三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

七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增禄司、注寿司。

八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财神司、注寿司、功过司。

廿四司:阴阳司、速报司、良愿司、查过司、文书司、地狱司、功曹司、掌案司、检簿司、驱疫司、学政司、典籍司、罚恶司、注福司、注寿司、督粮司、巡政司、感应司、保安司、仪礼司、稽查司、赏善司、提刑司、考功司。

廿四司:阴阳司、速报司、功曹司、功过司、注福司、瘟疫司、感应司、罚恶司、功考司、记功司、事到司、监狱司、巡察司、赏法司、刑法司、察过司、见录司、来录司、警报司、赏善司、库官司、改原司、保健司、人丁司。

廿四司:阴阳司、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礼部司、祀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此组廿四司,为采用朝廷六部廿四司而来。

廿四司:阴阳司、任免司、感应司、差捕司、讯问司、府库司、科甲司、农啬司、匠工司、商贾司、钱银司、幽冥司、纠察司、婚娶司、子孙司、医药司、寿命司、功过司、曲直司、监狱司、兵戎司、运途司、文书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组廿四司,司名皆为对偶,相当骈俪,文艺程度较高;且各司之职称,皆为民众所求而设定。

封号

依明朝官方"城隍阶级封号"的说法:

京师城隍(王爵,福明灵王)

都城隍(公爵,明灵公):掌管省

府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府

州城隍(侯爵,灵佑侯):掌管州

县城隍(伯爵,显佑伯):掌管县

境主若无城池的街道、行政区欲奉祀守护本地的神只,则不称城隍, 改称"境主尊神"。

明太祖洪武二年正月丙申朔(1368年2月7日),"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当时的京都应天府(今南京市)的城隍神被封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府的城隍神是"承天鉴国司民显灵王",中都临濠府(即凤阳府,现安徽省凤阳县)的城隍神是"承天鉴国司民贞佑王",太平府(现安徽省当涂县)的城隍神是"承天鉴国司民英烈王",和州(现安徽省和县)是"承天鉴国司民灵护王",滁州(现安徽省滁县)是"承天鉴国司民灵佑王"。京都以外的五位城隍,都是正一品。这一都五府州以下,府城隍"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被封为正二品,州城隍"鉴察司民城隍威灵侯"为正三品,县城隍"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为正四品。

演变

上海三大城隍:老城隍霍光、城隍秦裕伯、新城隍陈化成

东南三大城隍: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二城隍秦裕伯。

知名城隍:北京城隍杨椒山、福州城隍陈文龙、福建省都城隍周苛、芜湖城隍纪信、柳州城隍柳宗元、苏州城隍春申君、邕州城隍苏缄、南昌城隍灌婴、绍兴城隍庞玉、曲沃城隍申生、济南城隍铁铉、郑州城隍纪信、和县城隍范增、谷城城隍萧何、杭州城隍周新、台南小南门城隍朱一贵。

在台湾,许多中国大陆原乡的城隍,得到本省人的虔诚香火,立庙奉祀:如安溪城隍、霞海城隍等。

在台湾,虽然台北的省城隍庙的城隍称为"省城隍",但在1891年,清朝官方即升格新竹城隍庙的城隍为省级的城隍。此外,台南市的台湾府城隍庙,以其为最早之官建城隍庙,并且台南为明郑王朝之首都,故亦号称省城隍等级的"威灵公"。三庙信徒各以其历史为荣,自认所奉之城隍爷位阶最高,颇见争议。

起源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早在周朝,每到收获之后,到了除夕,人们都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汉代,纪信救刘邦的故事在《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第一上》及地方相关资料上均有叙述。刘邦得天下称帝后,厚赏、追封纪信,并赐黄袍加身,择上林苑自己打猎休息之地(今王曲镇),修建大型庙堂并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据传"文景"二帝时期,为了顺应民心、强化统治,遂将供奉的纪信封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由史料记载来看,王曲城隍祭祀纪信据今已两千余年的历史,比三国东吴芜湖城隍爷周瑜和城隍庙要早四百年。

唐朝时,信仰城隍已相当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诗文。因为在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都希望那些当官的能为民做主,体恤他们的疾苦,因此,他们对那些为人民做好事的官员非常敬重,在他们死后,便把他们做为城隍神供奉。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苏缄等。

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时,他对城隍大感兴趣,因为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的,因而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于是一下子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修了起来。朱元璋说"联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7奉祀

立庙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

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建的芜湖城隍庙。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

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杨椒山,杭州祀周新、文天祥,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封城隍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则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高广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诏去封号,只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所以他对土地庙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明孝宗年间(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陈文龙(1232-1277)被封为福州城隍爷,其从叔抗元英雄陈瓒(1232-1277)被封为兴化府城隍爷。

大多城隍庙里挂有"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节义文章"、"发扬正气"等匾额,还有"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等楹联。这些匾额与楹联的核心是歌颂城隍爷的功和德,劝人行善不作恶。此外还有石碑、石刻等,这些文化古迹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时候中国的城隍信仰在历代帝王的推崇下遍及中国各地,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一两座建筑雄伟堂皇的城隍庙,从前的新加坡也继承了处处有城隍庙这一传统。从前新加坡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芭,通常这些山芭都设有一座城隍庙,村民相信它能为大家消灾、解难、赐福,是村民生命、财产的守护者。山芭的被征用和重新发展,联合庙出现之后,城隍庙的数目才锐减。以前的城隍庙地方性很强,香客大都是住在庙宇所在及邻近地区的居民,现在这个地方性已打破了,不管哪一座城隍庙,香客都可能来自岛国各个角落。现在的城隍庙除了满足香客的心理要求外,也是过去的山芭村民联络情感的场所。

祀日

奉祀城隍神,据《诸神圣诞日玉匣记》,明代定五月十一日为都城隍圣诞日。不过,由于各地的城隍神多有功于民,例如苏州城隍神是春申君,上海的城隍是秦裕伯,他们的生日也并不一样。因此各城隍庙的圣诞之日也不尽相同。旧时于清明和中元之日,还有将城隍神的金身抬出城隍庙,全副仪仗,吹吹打打,出巡市街之举,民国以后在中国大陆已废,但是在元旦,春节以及每月朔望之日,进城隍庙烧香奉祀,祈祷健康平安的人群,仍似往昔。

每逢正月十三日、元宵节、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寿诞、六月初八日城隍夫人的生辰以及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庙都要举行庙会活动。这些庙会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

城隍庙里,每年都有钱、米、衣服、棉被、医药、棺木等的施舍,府城隍庙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为最大的一次施舍活动,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规模的施舍。还有为人主持公道,排解纠纷的活动。在旧社会每年除夕之夜,府城隍庙戏台上例有一场木偶"鲁戏"。因那时穷人多,三十晚上因躲债,有家难还,无路可走,只得进城隍庙看"鲁戏"当"守岁"。有乐善好施者,派人捎带"红包",悄悄地分别送给那些穷苦人。

兴化庙

在原莆田县内,有创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位于城内长寿街庙前巷的兴化府城隍庙,由照墙、外埕、大门、甬道、仪门、中门、正殿、后殿及两厢护厝等组成,占地面积24亩(一说18亩),与兴化府衙,莆田县衙一样大,为莆田五大宫庙之一;主祀城隍大神陈瓒,俗称城隍爷。该庙现为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庙

莆田城隍庙除了兴化府城隍庙外,还有建于府城隍庙之后的莆田县城隍庙,元至正十三年(1353)兴化县由游洋迁往的新县城隍庙,明洪武二十年(1387)设卫后建的平海城隍庙,建城后建的吉城隍庙,为怀念故国宋在南门建的浙江城隍庙,南宋末年二少帝南渡福建后建的华亭仁和城隍庙。清康熙五年(1660)沿海截界,莆禧民众被迫迁往涵江凤岭、鲤江城隍庙废,他们于此重建庙宇,亦名鲤江城隍庙;复界后,他们迁回莆禧,重建其庙宇,涵江鲤江城隍庙保持不动,现为涵江区一所著名的道观。

永宁庙

永宁城隍庙位于泉州城东南石狮市永宁镇永宁街。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为当时永宁卫城的附属建筑;清道光十五年(1835)扩建,光绪年间(1875~1908)进行大修。现存为清代建筑,1992年加以整修。庙坐北朝南偏西,三进、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由门楼、前殿、戏台、拜亭、后殿和左右两厢房组成,主祀忠佑侯城隍爷,配祀二十四司、四大将军、三夫人以及役吏差官等,建筑宏伟壮观,规制完备,且石雕、砖雕、木雕工艺颇为精美,是泉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城隍庙,在全省亦少见。

庙内外还保存有清道光十五年的重修碑记1方、序碑1方、民国8年及12年摩崖石刻3方。

永宁城隍在石狮、厝上都有分炉,且传播到台湾,在闽台两地有较大的影响。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唐时称“高亭”,宋时称“凉恩亭”。明洪武二十年(公元一三八七年)设立卫城,辖今崇开、厦门、金门一带海域,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现永宁隶属晋江县。1989年石狮市成立,划归石狮市管辖。现辖永宁、沙堤、梅林、港边、外高、浯沙、金埭、下宅、郭坑、山边、后杆柄、院东、郭宅、塔石、西偏、洋厝、前埔、西岑、子英、沙美、新沙堤二十一个行政村。

安溪庙

安溪城隍庙是福建省最早兴建的城隍庙之一,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庙中供奉清溪显佑伯主,俗称城隍伯主。并祀城隍夫人,俗称城隍妈。庙宇原建于县治东(城关富民街安溪县实验小学内),今有旧庙与新庙各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装饰富丽堂皇,香火四时鼎盛,在闽台及东南亚等地均有较大影响。

安溪城隍庙历史悠久,现存有诸多文物古迹。珍藏庙内的城隍伯主之印,据传系宋代皇帝所赐,玉质方形,边长7.5厘米,高5厘米,印文为"敕封清溪显佑伯印"繁体篆书,印座上雕有一头上有"王"字纹的卧蟾蜍,寓赞安溪城隍解理阴阳、灵显威赫之意。新庙门前挺峙的一对辉绿岩龙柱,原为旧庙所立,系出自前代名匠之手,神龙驾雾,精雕细作,维妙维肖。庙内现存"示谕"、"造船碑记"两块古碑刻,立石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二月,由知县夏以槐撰。"示谕"碑长44厘米,宽70厘米,碑文为"安邑敕封显佑伯城隍尊神,理阴赞阳,每年季春,士民仿效古礼,设醮迎傩。"《造船碑记》碑长210厘米,宽110厘米,记载当年为解决每年春斋醮迎傩之资,置造溪船两条,自泉州运盐至安溪,并免收税费,"取其余息以为醮费"。

城隍新庙的拜亭有一副古联:"宠锡袍冠八闽第一;褒封伯爵五邑无双。"传说安溪城隍伯主自宋代以来,由于曾为宋太后治愈顽疾,得帝赐御龙袍,又是邻近原五大县(即南安、安溪、晋江、同安、惠安)的保护神,护佑百姓免受旱、涝、风、虫、兽灾之苦,因此两次受到朝廷敕封,宋帝赐金冠、龙袍、玉印,褒封显佑伯;清道光皇帝敕赐"钦加普护清溪显佑伯"圣旨一道,而全省其他县份的城隍却无此殊荣,是为"八闽第一"、"五邑无双"。

代表人物

城隍爷 因为城隍爷是人们心目中的阴间长官,所以很多地方的城隍爷常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来充任。希望他们的英灵能和生前一样护佑百姓,除暴安良。例如北京的城隍爷是文天祥杨椒山。文天祥是南宋忠臣,这是人所共知的。杨椒山是明代大臣,因弹劾奸相严嵩,被捕入狱,死于昏君奸臣之手。杭州城隍爷周新,在明朝永乐时任浙江按察使,铁面无私,人称"冷面寒铁"。后遭奸臣污陷而死。浙江衢州的城隍爷是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杨炯在衢州当过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上。南宁、桂林的城隍爷是苏缄和浙江绍兴的城隍爷庞元,均是忠臣良将,对百姓宽厚仁慈。郑州城隍庙供奉的是汉刘邦麾下大将纪信。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危难之中,纪信冒充汉王,使刘邦得以逃走。"羽烧杀信"就是说的这个故事。

城隍夫人 传说明朝年间,广东揭阳城凤围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进香祈福,见到伯府美貌连声称赞, 嫂嫂便戏小姑说:"小姑若能嫁给一位象伯府这样美貌的姑爷就好哩!"宋姑娘听后,只是笑而不语。

当晚,宋姑娘果然见城隍来到她的闺中,与她同床共枕。她把一根红绳系于城隍足上。翌晨,她把这梦告诉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庙中,果然见她梦中系在城隍足上的红绳,还系在神像的足上。后来,这位姑娘无病而终,人们都传说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

后来,人们在城隍庙大殿后连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厅,供塑宋姑娘金身,并将其厅前辟成养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桥和栏杆,池中又植两株参天水棉树,取水水(瑞瑞)棉棉(绵绵)之意,许多善男信女常买鳖来在池中放生祈福。

上海老城隍庙 最使人感兴趣的是上海的城隍爷,近百年来,供奉在上海城隍庙大殿中的"三城隍"都是大有来头的 上海城隍庙 名人。上海老城隍庙原为霍光神祠,供奉的是西汉名将霍光神主。

上海建城隍庙,相沿成习,霍光成了上海资格最老的城隍爷。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过。传说他是一个孝子,因其母感叹未见过金銮殿,故专门建了一座象金銮殿的建筑。被人告密,皇帝派员来查,他就连夜将殿改成金山神庙,躲过了一场灾祸。清军南下时,遭到上海地区人民的强烈抵抗,清军将领原准备屠城。屠城前夜,清军将领梦见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准杀人,这才取消了屠城计划。因秦裕伯"显灵",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列为城隍爷。

第三位城隍爷是江南提督陈化成,是上海人比较顶礼膜拜的一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市民从"陈公祠"中请出了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血染吴淞口、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的神像。当年被供奉在大殿后进的陈化成塑像,被民间雕塑家塑成满面火红、神采飞扬、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

墓址

春申君死后葬地众说纷纭。一说他死后葬于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今有"春申君陵园"。一说他葬于古黔中郡开元寺(今湖南常德一带)。陈桥驿主编的《中国都城辞典》称"皇陵冢、即春申君黄歇墓,在江陵城东35公里处,泥港湖东岸"。另,春申君封地吴,今江苏苏州之人颇敬春申君,不少民众奉之为城隍,为之立神主,定期祭祀。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

分类格式

参考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