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墟溝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墟溝天主教堂位於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舍利山下。建於1905年,為天主教上海教會徐州教區派法籍神職人員來墟溝選址所建。故又名「法國人教堂」。教堂為歐式,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局部二層,餘一層。至今保存完好。現為鐵道部職工療養院用。該建築對研究連雲港地區近代天主教的傳播和建築藝術有一定參考價值。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文物保護

2010年被公布為連雲港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四周以建築本體外牆為保護範圍。

建設控制地帶:四周以建築本體外牆為準,外延20米。

視頻

墟溝天主教堂 相關視頻

天主教教義講座——02論天主的存在B
天路歷程 下(The Keys of The Kingdom天主教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2.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