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茸尕布活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拉莫德钦寺

圖片來自tuniu

夏茸尕布活佛,又译「夏容嘉布活佛」汉语通常称“白佛”,又称“察罕诺们汗”、“拉茂活佛”(又译“拉莫活佛”)、“阿齐图诺们汗”等等,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是青海省较大的藏传佛教转世活佛系统之一,驻锡拉莫德钦寺[1][2]

沿革

夏茸尕布活佛是中国青海省尖扎县拉莫德钦寺寺主。原先辖有今青海省尖扎县、化隆县贵德县贵南县同德县刚察县海晏县等地的众多部落及寺院。

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应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邀,三世达赖率随从到青海湖畔同俺答汗会晤,措尼嘉措随行。三世达赖与俺答汗临别时,应火落赤的请求,派措尼嘉措为代表到二十四旗讲经,获得当地蒙藏信众崇奉。火落赤把阿噶绛曲林寺(今尖扎县阿哇多杰桑波)奉献给他。此后不久,明朝万历帝封他为“阿噶格杰尕布”并敕赐金印。“格杰”藏语意为转世,“尕布”藏语意为白色,因此当地民众称他为“夏茸尕布”(又譯「夏容嘉布」,意为善业白色活佛)。此后,因弘法有功,他又获得“察汗诺们汗即夏茸尕布”的尊号。此即夏茸尕布名称之由来。他也是第一世(不计追认)夏茸尕布活佛。

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三世夏茸尕布活佛到北京受封,清朝颁发“察罕诺们汗”诏书并封其为扎萨克喇嘛

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七世达赖封第三世夏茸尕布活佛为 “阿齐图诺们汗”。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青海蒙古划旗定界,夏茸尕布活佛所属部落被单独划为“察罕诺门汗旗”,夏茸尕布活佛由此成为今贵南县、同德县西部、贵德县南部、尖扎县、泽库县、化隆回族自治县西部以及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政教双重统治者。

察罕諾們汗是藏化的青海蒙古,其所轄察罕諾們汗旗是清朝外札薩克蒙古青海蒙古三十旗之一,授扎薩克喇嘛,轄四佐領,歸西寧辦事大臣統轄。19世紀以來,青海湖周圍的蒙古族中,靠近藏族的青海湖南岸的蒙古各旗和察罕諾們汗旗也相繼藏族化。察罕諾門汗旗的形成與變異是蒙藏文化融合、蒙古藏化的典型事例。

夏茸尕布活佛迄今共十六世,其中前七世系追认。如不计追认,则迄今共九世[3]

參考文獻

  1. 考洛巴·陈列奥赛,夏茸尕布传,西藏研究1994年第4期.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2. 夏茸尕布活佛. 西藏在线.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3. 青海地区主要活佛. 中广网.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