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是一所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这一概念的含义:第一,医疗机构是依法成立的卫生机构。第二,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第三,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1]。我国的医疗机构是由一系列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构成的。医院、卫生院[2]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此外,还有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机构[3]

机构简介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建于1957年,原名天津市河东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以研究、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各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南开大学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及北方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研究基地。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天津市再生医学疾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天津市 ICU质控中心、天津市呼吸机治疗研究中心、天津市营养质控中心等均设在天津第三中心医院。

1998年9月,天津第三中心医院率先在全国实行“病人选医生”,深化了医院内部用人与分配机制改革,使医院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良性轨道,达到了患者、职工、社会“三满意”的效果。 国家领导人曾亲临我院考察改革成果,卫生部已向全国推广“病人选医生”的改革经验。医院不断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品牌和文化的理念建设管理医院,真正实现方便百姓就医。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现有职工1807名(包括康复助理及合同制员工),编制内职工127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14名,高级146人,中级357人,初级543人;博士10人,硕士6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天津市授衔专家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131”二层次人才2名,“131”三层次人才4名,博士及硕士生导师18名。教授及副教授50名。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病床1080张。医院设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临床设内科(消化、肝内科、心脏中心、呼吸科、代谢血液科)、外科(肝胆、普外、乳腺、肛肠)、骨科(脊柱、创伤、显微外科)、胸外科、透析移植中心(血液净化、肾内、泌尿)、神经科(神经内、神经外科)、妇产科(产科、妇科、计划生育)、儿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中医针灸科、皮肤科、核医学科、心理科、营养科、预防保健科及医学检验中心、血液净化中心、中心手术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学影象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气体供应中心等。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肝胆疾病研究为本市医学重点学科,其临床诊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肝胆外科是本市手术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门静脉高压症及胆胰肿瘤的重要基地,运用新型肝切除术式及综合疗法治疗肝癌国际先进水平。肝内科治疗肝硬化、肝昏迷及肝纤维化居国内领先水平。血液灌流联合动脉化疗栓塞、CT引导下药物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肝癌等居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急症科ICU(重症监护中心)在抢救心、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危重症、复合性创伤、临床营养辅助治疗等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国内一流的透析移植中心为市级高新技术基地,肾移植及血液净化技术应用国内领先。脊柱外科矫形技术、手外科技术、心血管介入技术、脑动脉溶栓、超难度脑干肿瘤切除、微创治疗静脉曲张、双声带广基息肉一次切除居市内领先水平。胃肠道肿瘤、晚期癌痛、鼾症、小儿危重症、支气管哮喘、喉癌、泌尿系统疾病、无痛分娩及腹腔镜、关节镜、宫腔镜等治疗技术国内先进水平市内领先。医院应用高新技术,如细胞移植、分子生物、放射超声介入、腔镜技术、激光技术等促进了临床诊治水平的全面提高。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设有万级净化实验室、免疫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分子实验室等,高精尖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注重科技兴院,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市自然科学基金、部级青年基金课题。“肝及造血干细胞的培养、扩增与移植”和“微囊肾上腺、胰岛移植研究”被列为国家“863”项目。近年来有8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获国家、省市、部级奖56项。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全国诚信医院”、“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道德先进集体”。同时还获得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文明单位标兵、天津市先进党组织标兵、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八五”、“九五”、“十一五”立功先进集体“抗击非典先进集体” 等称号。

中国医院历史

我国是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之一。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4]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似如今的隔离医院[5]。以上两则史实,均为《汉书》所载。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阳设“别坊”,供百姓就医用。隋代有“病人坊”,收容麻疯病人。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设有“患坊”,布及长安洛阳等地,还有悲日院,将理院等机构,收容贫穷的残疾人和乞丐等。

到了宋明年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慈善机构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南宋理宗宝佑年间(公元1253—1258年),有个叫刘震孙的人,在广东建立过一所“寿安院”,“对辟十室”可容10人,男东女西,界限有别,“诊必工,药必良,烹煎责两童”。此外,治好了则资助之使归家,死亡了则予以掩埋[6]

视频

天津第三中心医院 相关视频

新中国70年医疗机构发展史
新中国70年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及居民期望寿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05-08-01
  2. 卫生院的真实现状,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医脉通,2019-12-04
  3. 医疗机构的名称有哪些?医疗机构现状如何?,中研网,2020-02-05
  4. 中国医院历史,道客巴巴,2014-03-05
  5.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洋网,2020-04-27
  6. 郑洪专栏:寿安医院, 南都网,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