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子参的鉴别方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子参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

太子参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或岩石缝中。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等省区。

【药材来源鉴定】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因本品形似人参而小,故名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

【药材历史考证】

太子参一名的始载本草为《本草从新》。吴仪洛谓太子参曰:“大补元气,虽甚细如参条,短紧坚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以上所述简略,无法考定其品种来源。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引《百草镜》云:“太子参,即辽参之小者,非别种也,乃苏州参行从参包中拣出短小者,名此以售客。”此处所云显然是短小的人参。现今所用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又名孩儿参、童参。因其药材形状。功效略似小人参而得名,系参类的新品种。与《本草纲目拾遗》所云“太子参”不同。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生草本,高7~20厘米。块根肉质,长纺锤形,淡黄白色,疏生须根。茎多单生,直立,有2行短柔毛。叶对生,通常4~5对,近无柄;叶片倒披针形,长约7厘米,宽约1厘米;茎顶端有4片大形叶状总苞片,呈十字形排列,总苞片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3.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略呈波状,上面嫩绿色,下面绿白色,脉上常有疏毛。

花二型:普通花1~3朵生于茎端总苞内,白色,花梗长1~4厘米,有短柔毛,萼片5,披针形,花瓣5,顶端2齿裂,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线形;闭锁花生于茎下部叶腋,小形,花梗细,萼片4,疏生柔毛,无花瓣。蒴果卵形,成熟时下垂,内有种子7~8粒;种子褐色,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6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厘米,直径2~6毫米。顶端有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状。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烫制品);或类白色,有粉性(干晒品)。气微,味微甘。[1]

【药材显微鉴定】

本品横切面

木栓层为2~4列类方形木栓细胞。皮层薄,仅数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窄,射线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

【采集加工】

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饮片炮制】

直接晒干品须拣去杂质,迅速洗净,干燥。

【性能功用】

味甘、微苦,性平。归脾经肺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内服:9~30克,水煎服。

【附注】

置通风干燥处贮藏,防潮,防蛀。[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