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里·特·卡娜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奇里·珍妮·特·卡娜娃女爵士,ONZ,CH,DBE,AC(Dame Kiri Janette Te Kanawa,1944年3月6日-),纽西兰人,毛利及爱尔兰混血儿,世界闻名的抒情女高音。卡娜娃女爵集神秘与端庄于一身,其嗓音温润柔美,富含母性。男高音魏卡士形容她的歌声是“一只飘然的风筝”、指挥家萧提则赞誉她似“春风里浮漾的笛音”。
生平
[1] 1944年3月6日,特·卡娜娃生于新西兰吉斯本。父亲是当地原住民毛利族人,母亲是来自欧洲的爱尔兰人。由于家境清贫、生活艰苦,当特·卡娜娃生下来不久就送给人收养。养父的哥哥就是英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指挥家萨利文(A.S.Sullivan)。 养父和养母异常疼爱特·卡娜娃,大力培养她成长。
自幼就很喜欢唱歌的特·卡娜娃,少年时就曾获得多项歌唱比赛奖状,并在新西兰电视台和澳大利亚演唱。她的音乐教育就从新西兰开始。后来,她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了新西兰艺术会一个四年的奖学金,于1966年赴英国伦敦歌剧中心学习。在学习期间经常参与歌剧中心和英国各地的歌剧演出。从实践演出中汲取到的舞台经验,为她的歌唱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970年,特·卡娜娃加入英国皇家歌剧院,首次的演出是在《鲍里斯·戈杜诺夫》中饰唱谢妮亚和在《帕西法尔》中饰演戴花少女。翌年,她在《费加罗的婚礼》中饰唱阿尔玛维瓦伯爵夫人,大受欢迎,一举成名,从此活跃于国际歌坛,成为著名的抒情女高音歌唱家。
1971年,特·卡娜娃首次赴美国演出,在新墨西哥州圣塔菲市歌剧节中,饰唱阿尔玛维瓦伯爵夫人。随后又在旧金山歌剧院同样饰唱此角色。1975年,她再度到旧金山演出时,在《西蒙·波卡涅拉》中饰唱阿美利亚和在《魔笛》中饰唱帕米娜。
1974年,特·卡娜娃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作了一场轰动歌坛的首演,她在接到演出通知仅数小时之后,便在《奥赛罗》中饰唱苔丝德蒙娜一角,并由电视直播而遐迩闻名,备受好评。在随后的乐季中,她又唱艾尔薇拉(莫扎特《唐璜》)。同年她在伦敦皇家歌剧院首演玛格丽特(古诺《浮士德》)。在1975 - 1976年乐季中,她首次饰唱咪咪和塔姬雅娜。后在指挥家马泽尔(L. Maazel)指挥下,特·卡娜娃在巴黎歌剧院唱艾尔薇拉。
特·卡娜娃在欧美成名后,于1976年回到新西兰,举行了一系列的音乐会以及参与《艺术家的生涯》、《西蒙 · 波卡涅拉》等歌剧的演出。1977年,她与指挥家阿巴多合作,在维也纳爱乐乐团伴奏下,演出R.施特劳斯的《最后的四首歌》和马勒的《第四交响曲》。同年以同套曲目在米兰拉 · 斯卡拉歌剧院上演。
特·卡娜娃唱歌剧成绩斐然,举世闻名,她的音乐会独唱的水准也很高。1978—1979年乐季,她首次在世界各地巡回举行独唱会,先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演出,并由电视台转播,后赴纽约、米兰、维也纳、巴黎、旧金山和多伦多等地演唱。
1980至1982年,她在伦敦皇家歌剧院参演莫扎特的《女人心》、《唐璜》和R.施特劳斯的《阿拉贝拉》;在科隆歌剧院参演《费加罗的婚礼》、《阿拉贝拉》;在巴黎歌剧院参演R.施特劳斯的《攻瑰骑士》等。1982至1983年,她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唱《攻瑰骑士》、《阿拉贝拉》等。1984至1986年,她在巴黎演出普契尼的 《托斯卡》;在维也纳演出威尔第的《奥赛罗》;在伦敦演出《玫瑰骑士》、普契尼的 《曼依 · 列斯科》、小斯特劳斯的《蝙蝠》以及莫扎特《唐璜》等。
特·卡娜娃曾拍摄过多部歌剧影片,其中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和《漂泊的荷兰人》等。她还录制了不少音乐录影带和作多次的电视演出。她还是英国广播电合《人物专辑》节目的对象。到目前为止,已推出一部有关她的生平的记录影片。
1981年,在英皇储查尔斯与戴安娜结婚典礼上,特·卡娜娃应邀在教堂仪式中演唱亨德尔的神剧《参孙》中的"光辉的天使"一曲,电视作卫星转播,全球约有 6亿人收看了此节目。并为皇太后庆祝八十寿辰举行了一场特别音乐会。1982 年,她获封为英国女爵士。同年,她的传记在英国出版。翌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她名誉音乐博士学位。
在1988-1989年乐季中,特·卡娜娃为Decca公司灌录一套全新的《曼依• 列斯科》。她还曾在美国各地巡回举行独唱会,并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再次饰唱阿尔玛维瓦伯爵夫人一角。嗣后,她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参演威尔第的《西蒙 · 波卡涅拉》。这套歌剧的现场实况演出,已由Decca公司灌成唱片。
1993年,她的歌剧演出包括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唱《阿拉贝拉》、在旧金山歌剧院唱《随想曲》等。她亦在南美洲、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和澳洲举行独唱会。特·卡娜娃曾于1987年、1989年及1994年到我国香港举行独唱会。
特·卡娜娃在成名前(1967年)已结婚,丈夫帕克(D. Park)是位澳洲矿业工程师,夫妻相敬如宾,十分恩爱。可惜的是,俩人1997年终于分手,结束了三十年的婚姻生活,卡娜娃太热爱歌唱了,她永远把音乐事业放在第一位。经两次流产后,她收养了一双子女(特·卡娜娃本身也是养女)。
特·卡娜娃的唱片多由Decca和Philips公司录制,有歌剧、有神剧、有艺术歌曲、有圣歌、有流行歌曲,包罗万象,种类广泛。以下数款较有代表性:
比才《卡门》、普契尼《托斯卡》、R.施特劳斯《阿拉贝拉》、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勃拉姆斯《德语安魂曲》、康泰卢贝《奥弗涅歌曲集》、流行歌曲《蓝天》、雷伟 《窈窕淑女》、古诺《浮士德》、马勒《第四交响曲》、莫扎特《唐璜》、舒伯特《圣母 颂》、伯恩斯坦《西城故事》。
特·卡娜娃的音质清脆甘美,色彩丰富柔润,音量不大,却充盈着强烈的音乐感召力。她唱歌剧用声非常明智,不一味追求声音的戏剧性,更不恃声凌人,而是以抒情的嗓音,丰富的色调,敏锐的乐感和深挚的情感来饰唱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不同角色。如卡门、托斯卡、阿尔玛维瓦伯爵夫人、玛格丽特等,声音造型有别,音乐形象鲜明,充分显示了她那极好的声音可塑性。曲曲动听、声声悦耳、曲尽其妙、令人陶醉。特·卡娜娃在音乐会独唱方面,也很出色,用声精致, 形态生动,具有室内乐的特色。她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抒情真切,诗意盎然,具有一种高雅的意境。我听过她在香港的独唱会(1987年8月3日),她那美妙的歌声和优雅的仪态,实在迷人。她唱流行歌曲,则采用一种介于说话与歌唱之间的说唱唱法(Sprechstimme)和半声唱法(Half Voice) ,发声自然,声调轻松,语气生动,音乐流畅。她那种似唱非唱、似歌非歌的运腔,很是妙趣,不同于一般歌星的流行(Pops)唱法。如《蓝天》中的流行歌曲,用声少,格调好,给人一种美感。 不过,遇到高声区的音,她仍然以美声唱法唱出,但又不同于歌剧唱法。这是特·卡娜娃的另一种声音,听来别有一番乐趣。
集歌剧、音乐会、电影、唱片、流行歌曲于一身的特·卡娜娃,多才多艺实力非凡,为当今国际歌坛全能女高音歌唱家,实是难得之才。她将于2010年在科隆歌剧院出演《攻瑰骑士》后,正式退出歌剧舞台。
相关影片
参考资料
- ↑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奇里·特·卡娜娃KiriTeKanawa,新浪朝来寒雨的博客,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