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姑嫂塔 |
中文名稱;姑嫂塔 又稱;萬壽塔 建於;南宋紹興年間 占地;325平方米 地理位置;福建省石獅市寶蓋山 |
姑嫂塔在石獅市寶蓋山,又稱「萬壽塔」,「關鎖塔」。它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姑嫂塔背靠泉州灣,面臨台灣海峽,有關鎖水口、鎮守東南的氣勢,所以又叫做「關鎖塔」。南宋時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對外貿易十分繁榮,與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生意往來。當時姑嫂塔成為了海上行船的航標。[1]
簡介
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層,為仿樓閣式花崗石空心石塔。第一層西北面開一拱型石門,二至五層各有兩個門洞,轉角倚柱作梅花形,頂置穹形斗拱。塔身從下往上逐層縮小,每層迭澀出檐。外有迴廊圍欄環護四周,內有石階可繞登塔頂。二層門額上刻「萬壽寶塔」四字,頂層外壁建有方形石龕,龕內並刻兩個女像,是姑嫂兩人形象。明朝何喬遠的《閩書》也記載了這個傳說,說明姑嫂塔的故事早在明朝就已經流傳。
寶蓋山面向台灣海峽,孤峰兀立,拔地而起;山巔上姑嫂塔獨立凌空,巍峨挺拔。登臨遠眺,泉南形勝,海天風物,盡收眼底。姑嫂塔成為泉州港船舶出入的航標,閩南僑鄉的標誌。
傳說故事
傳說在很早以前,石獅寶蓋山下有一戶農家,父母過世後,兄妹兩相依為命。後來阿兄娶了妻子。妻子非常賢惠,對小姑也非常好。一家三人雖然生活清苦,卻也過得平平淡淡,沒有缺少歡樂。
有一年苦旱,天不下雨,五穀無收。自古閩南地區田少人多,遇到災害人民無法謀生,就紛紛到南洋。阿兄只好和妻子、妹妹商量,跟着同鄉到南洋去。阿兄去了南洋,幾年沒有回家鄉,也沒有寄來一封信。他到底是死是活,是好是壞,真叫姑嫂兩人牽腸掛肚,日夜思念。姑嫂兩人經常登上寶蓋山頂,對着大海看啊看,可是每次卻只能看到一個灰濛濛的大海,哪有阿兄的歸帆?
為了能看得更遠的大海,她們一次又一次的扛來石頭,堆迭起來,年久月深,成為一個高高的站台,她們站在石台上,踮起腳尖,不停地看啊盼啊,可是一月過了又一月,一年過了又一年,阿兄還是沒有回來。有一天,姑嫂倆看到孩子們在放風箏,心想,可以寫封信,把它綁在風箏上,讓風箏隨風飄到南洋去。可是放風箏,得有風箏繩索。姑嫂倆就剪下自己長長的頭髮搓成風箏的繩子。
這系上家信的風箏,飄到南洋上空落了下來。系在風箏上的家信被番客們撿到,輾轉傳到阿兄的手裡了。原來阿兄到了南洋後也沒有找到什麼好出路。他落泊在外,沒有臉面給家裡寫信。他讀完姑嫂倆這血淚寫成的家信,悲痛大哭,就急急忙忙收拾行裝,趕回故鄉。
這日,天氣晴朗,姑嫂兩人又登上寶蓋山頂的站台,對海眺望。一會兒,大海出現了歸帆,親人相聚就在眼前了。可是,就在這一剎那間,狂風大作,海浪滔天,船翻沉海底。姑嫂眼睜睜看着即將相會的夫、兄葬身大海,慘哭幾聲,相抱跳崖自盡。後來,鄉親們為了紀念這對姑嫂,就在姑嫂倆迭石堆台的地方,建了一座石塔,叫姑嫂塔。這當然是傳說,但姑嫂塔的傳說卻是僑鄉人民移民海外的歷史見證,是人間最深沉感情的記載。
史料記載
明代何喬遠的《閩書》載:「昔有姑嫂為商人婦,商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另傳古有姑嫂二人,切盼飄洋過海的親人,竟日壘石登高遠眺,傷心而死,時人哀而築塔祀之,故名姑嫂塔。
姑嫂塔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據史料記載,正是從那時候起,晉江、石獅一帶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賓。《泉州府志》中載,從宋崇寧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這650年中,泉州發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餓死」、「民多游移」、「種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慘情景。在那兵荒馬亂,天災人禍的困迫下,鄉民大量遠涉重洋,背井離鄉到菲島謀生。因住番定居國外,故鄉人稱華僑為「番客」,指的是從「番邦」返「唐山」的客人。
時朝著名文人何喬遠在《鏡山全集》中說:(華橋)「皆背離其室家,或十餘年末返者,返則兒子長育至不相識。蓋有新婚之別,娶以數日離者。「這說明了晉江、石獅一代的鄉民出洋謀生的辛酸歷程。
早期鄉民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離鄉背井。不少往菲律賓謀生的人,都有一定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在菲從事生產勞動,與菲人友好相處,共同開發菲島,授以各種技能。菲律賓史學家賽迪博士說:「華人帶來他們祖國的絕好文明、忍耐、勤勞和歷史悠久的民族手藝「。據有關歷史著作的記載,至少自春秋戰國起,晉江、石獅與台灣就已存在血緣關係。由於地理位置的相近,客觀上為早期石獅人移居台灣提供了方便。同時,政治上、經濟上的密切聯繫也成為宋元時期石獅人移居台灣的重要社會因素。
建築結構
姑嫂塔是一座用花崗岩建造的仿樓閣式的空心石塔。塔共五層,二十一米高,依借山勢,顯得特別巍峨。它背靠泉州灣,面臨台灣海峽,有鎮南疆而控東溟之勢。姑嫂塔第一層西面開了一個拱形門,第二層以上各層有兩個門洞,轉角倚柱體梅花形,頂置護斗,塔身層層向上縮小,每層迭澀出檐。每一層的塔身外都有圍欄環衛四周;塔的裡面有石階直通塔頂。第二層的門額上刻「萬壽寶塔」四個字。第五層的外壁有一個方形龕,龕里有石刻二女像,傳說這二女是姑嫂。明代蘇紫溪有詩:「瓊樹當空出,飛帆帶月遙。二妃環佩響,秋色正蕭蕭。」這首詩就是描寫姑嫂塔的。
歷史意義
姑嫂塔的故事當然是傳說,但它卻是僑鄉人民過去苦難生活和悲慘遭遇的見證,也是僑鄉人民移民海外歷史的見證。石獅市是聞名遐邇的閩南僑鄉和與港台有密切親緣關係的地區。至2014年,旅居海外的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地區的同胞有 30多萬人,僑眷僑屬占石獅市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獅市的旅外華僑主要分布在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石獅與台灣海峽隔海相望,有着悠久的地緣、血緣關係。祖籍石獅市的台胞有30多萬人,目前居住在石獅的台灣籍同胞有二、三百人。
姑嫂塔不僅是早期石獅鄉民背井離鄉、移居他國的見證者,也是當今海外赤子回鄉參與故園建設,為家鄉人民造福的見證者。
亟待保護
據介紹,姑嫂塔曾於清乾隆年間大修過,以後的修繕也有多次。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於1961年5月公布姑嫂塔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該塔被評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對於塔上第二、三、四層部分圈形護石和鐵條出現斷裂和丟失的問題,市博物館負責人說,前些年進行海上絲綢之路考察活動的專家曾提及,通過機械打眼方式將鐵條固定在形成圈狀的一塊塊護石之上,只是權宜之計,其實它們並不能對護石和古塔形成有效的保護。 附着在護石上的鐵條是多年以前設置的,記者注意到,由於歲月久遠,受風雨侵蝕和氧化,鐵條早已變黑鏽蝕。那麼是什麼原因使護石和鐵條出現斷裂、石灰脫落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它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另一方面它與人為破壞有着密切關係。有的遊客不懂得愛惜文物設施,坐在護石上觀風景、談天說地,使護石、鐵條受到傾軋、毀損;有的人以竊取鐵條作為牟利手段,使多條鐵條斷裂或丟失。
除了亂塗亂畫,有些人包括早晨或傍晚上山鍛煉身體的人,他們遊覽了姑嫂塔後,將紙屑、飲料瓶、剩飯菜等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在古塔之上或其周圍;更有的人隨意攀爬古塔,故意破壞古塔內外設施。如此種種不文明行為折射出他們的素質之低下。文物保護人士表示,遊客養成文明旅遊的習慣尤為重要,遊客、市民的文明行為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素質。從《文物保護法》的角度說,上述不文明行為都有悖於該法律。
針對古塔護石、鐵條等設施出現破損的情況,市博物館表示將立即上山查看,儘快組織專業人員對其進行維修,消除隱患。他們認為,眼下最緊迫的任務是,需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保護機制,儘早建立一個固定的管理機構,對古塔實施日常的維護和管理,改變多年來該塔無正式人員管護、無管理機構負責的局面。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