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給我留下的記憶(李純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姑父給我留下的記憶》是中國當代作家李純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姑父給我留下的記憶
每當我們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談論起姑父,都能講出他生前的一些往事。姑父為人親和,很受村里人的尊敬和愛戴,他講親情,重友情,一生不與人爭高低,不與人論是非。姑父與鄰為善,在村裡有很高的威望。雖然一生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也沒留下什麼遺產,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個人了,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卻深深的感染着我們。
在我記事的時候,姑父已經四十多歲了,花白稀疏的頭髮,滿臉的皺紋,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聽姑姑說,姑父原來是趕馬車的,一次送公糧時馬車翻了,當人們把姑父從車底下救出,姑父的腿被車砸斷了,最後落下一個瘸腿。因為重體力的活幹不了,姑父就在生產隊裡餵馬。
餵馬俗稱老更(jing)官,就是在夜間餵馬人,俗話說,馬不吃夜草不肥,馬在夜間吃的好,吃得飽,才能又肥又壯。如果夜間馬吃不飽,幾天後馬就會瘦下去,可見老更官的責任心,對馬的影響有多大。姑父做老更官十幾年,每匹馬都膘肥體壯,可見他的敬業精神。
姑父後來又做了生產隊的保管員,保管員的工作就是管理生產隊的糧食、種子和化肥等物資,一個保管員,其實就是生產隊的管家。因為姑父當管家沒有私心,愛崗敬業,任勞任怨,沒有差錯,受到社員好評,得到領導認可。
姑父是個有求必應的人。無論是遠親,還是近鄰,無論大事,小事,只要需要他幫忙,他會毫不猶豫的去做,從不計較得失。村鄰家小兩口因雞毛蒜皮的事在爭吵,鄰里之間發生糾紛,產生矛盾都能見到姑父的身影,只要通過他的調解,都能達到矛盾雙方的滿意。被稱為屯中的說和人。
姑父家和我家住東西院,我家的大事小情都離不開姑父。枷杖子,脫坯,蓋豬圈,蓋倉房要幾天時間,姑父天天到場。到秋天扒炕抹牆都有姑父的身影,每當家裡有事情,媽媽總會說:「找你姑父來!」「讓你姑父領你去!」
上個世紀60年代,男女成婚要有媒人或者叫介紹人,哥哥和嫂子的媒人就是姑父,因為嫂子的媽媽是一個很矯情的人,彩禮和嫁妝讓姑父煩惱,今天提財禮的事兒,明天又把嫁裝多要點,作為一個媒人,能讓兩家人都能接受,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沒有一點耐心,是很難處成一門婚事的。在我的記憶里,做被裡子用花旗布,還是用斜紋布,我母親和他們有了爭執,是因為兩種布料的差價不同,造成兩家各不相讓。為了把這件事處理妥當,姑父費盡了口舌,才成全了哥哥和嫂子婚事。
姑父已經去世多年了,但姑父給我們留下的是永遠的懷念,因為姑父為我們哥兄姐妹做得太多了,為我們家他是只講付出、付出、再付出。姑父一生在我家吃飯都是有數的。在姑父的辭典里沒有怨言,只為別人做事。只有在爺爺的眼裡,姑父是最聽話,最孝敬的人。在我的心裡,姑父是我們的親人,更是我們家的貴人![1]
作者簡介
李純富,網名:相逢是緣·尋找快樂的人,黑龍江省綏化市人,退休前是小學語文教師,喜歡閱讀,愛好攝影,喜歡旅遊。用文字拙寫身邊的人和事,尋找自己退休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