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垅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孔垅镇隶属于湖北省黄梅县,地处县境南部,东濒龙感湖,南临分路镇、小池镇,西依新开镇、蔡山镇,北邻濯港镇、距黄梅县城24千米。
孔垅镇版图总面积125.36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陆地面积106.34平方千米,下辖35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99887人(2017年),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683万人,城镇化率12.7%。
孔垅镇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面平均海拔高程13.3米左右,是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d、湖北省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1]
中文名称: 孔垄镇
外文名称: Konglong Town
行政区类别: 建制镇
所属地区: 湖北省黄梅县
下辖地区: 3个社区、35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713
邮政区码: 435502
地理位置: 黄梅县南部
面 积: 125.36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99887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 孔垄站
车牌代码: 鄂J
目录
历史沿革
孔垅地区春秋属楚地,秦隶属九江郡,隋代始属黄梅县。
南宋末年,有孔姓人家在此拓荒地定居,筑起小垄坝,人称此地为孔家垄而得名。
明清至民国时期设孔垅镇。
1949年设孔垅区。
1958年改设孔垅镇后,镇、区、人民公社并行。
1987年并镇、区、社,设孔垅区;同年9月撤区建乡,分设孔垅镇、张河乡。
2001年张河乡并入孔垅镇,名仍为孔垅镇,属黄梅县辖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孔垅镇辖严闸村、洪碾村、孔东村、汤大村、梅坝村、邢圩村、邢港村、油榨村、王坝村、树林村、七里村、五里村、洪铺村、公口村、德化村、殷湾村、周碾村、吴河村、梅垏村、卢垏村、段垏村、邓渡村、余墩村、安墩村、方畈村、蒋营村、郭湖村、邓湖村、长湖村、刘桥村、付渡村、新安村、张塘村、马坊口村34个行政村和万年台社区、西厢社区、张河社区3个社区,镇政府驻万年台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孔垅镇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南部,东濒龙感湖,南联分路镇、小池镇,西依新开镇、蔡山镇,北邻濯港镇、距黄梅县城2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47千米,版图总面积125.36平方千米(2017年),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5°51′~115°59′,北纬29°48′~29°55′。
地形地貌
孔垅镇境内为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地势为北高南低,平均地面海拔高程13.3米左右,最高点孔垅镇西正街海拔14.65米,最低点长湖猪婆凼海拔12.51米。
气候
孔垅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气候温和,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期短。年平均气温17℃,1月均温4.4℃,7月均温28.9℃,无霜期年均258.3天。年均日照时数1865.9小时,年均总辐射111.6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雨量1417.6毫米,降雨量集中在每年5-9月间,6月最多。孔垅镇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涝、风灾、霜冻、雷击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孔垅镇地表水资源富集,主要河流有东港、西港,港道全长26.6千米,另有邢港、七里湖等20条河流和周龙凼、王龙凼、吴龙凼、洪龙凼等大小面积不等的十几个沉积湖。
植物资源
孔垅镇树种有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主要有马尾松、栎类、杉木、桦、楠竹等,经济林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板栗和果树等。
动物资源
孔垅镇特色动物有高背鲫、鲈鱼、毛蟹、牛蛙、黄鳝等。
矿产资源
孔垅镇矿产资源有131种,其中磷、红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含量最多;铁、铜、石膏、岩盐、重晶石、萤石、石墨、金、汞、锰、钒、镍等储量较多。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孔垅镇辖区总人口11.5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683万人,城镇化率12.7%,另有流动人口420人。总人口中:男性5.684万人,占49.13%;女性5.886万人,占50.87%;14岁以下1.851万人,占16%;15—64岁6.840万人,占59.12%;65岁以上2.879万人,占24.88%。人口出生率8‰,死亡率7‰,自然增长率1‰。境内主要民族为汉族。99887人(2017年) 。
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孔垅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7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3.4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3.7亿元;财政收入1145万元,完成营业税30万元,增值税730万元,企业所得税150万元,个人所得税12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03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孔垅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6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15.3%。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兼种红薯、蚕豆,种植面积分别为8.28、2.3万亩,生产粮食4.05万吨,人均340千克;经济作物为棉花、油菜、蔬菜,种植面积为3、4.24、1.33万亩,产量分别为0.91、0.86、6.98万吨;林业以种植经济林为主,片林、四防林面积450亩,活立木蓄积量3.68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84.9亩,品种有梨、桃、杏、橘、杏等品种,产量256吨;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4.23万头,年末出栏2.75万头,存栏1.87万头;家禽年饲养量26万羽,出栏20万羽,存栏6万羽;水产养殖以鱼虾为主,养殖面积2.02万亩。鱼、小龙虾产量分别达6826、2684吨。
第二产业
2011年,孔垅镇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7.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8%。拥有中小型企业128家,规模以上企业20家,职工836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比2010年增长38.49%,拥有工业注册商标13个。
第三产业
2011年,孔垅镇有商业网点1356个,职工4368人;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8亿元;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4亿元,比2010年增长19%;有银行4家,保险公司3家,年末各类存款余额2.6亿元,贷款余额1.5亿元,各类保险费金额达1.3亿元。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2011年,孔垅镇城区总面积5.4平方千米,有大街小巷38条,路桥涵洞6座,道路总长17千米,主干道有东正街、西正街、北正街、西厢大道、腾龙大道、站前大道等大街。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10处,邮政业务总量378万元,报纸、杂志累计发行1.1万份;电信企业3家,服务点4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46万户,电话普及率57.6%;移动电话用户6.5万部,互联网用户8696户;自来水厂1座,年末全镇城乡居民自来水入户率96%;有变电、供电所各1家,变压器305台,年供电量7600万千瓦时;铺设天然气管线长52千米,延展面积5.8平方千米,供气站1个,居民用户0.11万户,日供气量0.09万立方米;石油液化气站1个,日供气量320千克;镇驻地有花坛26个,绿化面积0.8万平方米,主要街道两边都铺设有草坪绿化带。
文化艺术
2011年末,孔垅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7个;楹联、书法、诗词、戏剧团、秧歌、莲厢、锣鼓队等各类社团138个;文化专业户62户。各类图书室48个,藏书24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128人,有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7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孔垅镇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1900人,专任教师152人;小学12所,在校生5800人,专任教师27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900人,专任教师247人;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3600人,专任教师2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876万元,比2010年增长17.7%。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孔垅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含门诊部)38个,床位18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6.05张。专业卫生人员299名,其中执业医师62人,执业助理医师34人,注册护士73人。年末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5.64万人次。37个村、社区、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
2011年,孔垅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90户,人数2515人,支出495.82万元,比2010年增长100%;月人均145元,比2010年增长50%;医疗救助32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60人次,共支出24.36万元,比2010年增长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71户,人数3567人,支出293.85万元,比2010年增长22%;月人均增56元,比2010年增长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0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7.61万元;敬老院4家,床位3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1人,社会福利费支出153万元。社区服务设施3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个,社区服务站7个。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36万元,比2010年增长21%; 基金支出合计116万元,比2010年增长19%,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77万人,参保率63%。
交通
孔垅镇境内有铁路京广线、合九线交汇,过境20千米,另有G50福银高速(12千米),蕲龙S321省道(3.2千米)、G105国道(12千米)过境。铁路设三级火车站1座,有货运站2座,公路客运站1座。
风土人情
黄梅挑花
唐宋以来,黄梅下乡一带就有挑花的习惯,明末清初更是遍及全县,尤以孔垅镇、蔡山镇等地最为盛行。
在孔垅镇,许多女青年待嫁前利用自纺的傣布,精心设计挑绣各种吉祥图案的头巾,赠与自己的恋人。黄梅挑花以它精美的艺术图案和明快的格调曾先后两次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2006年,“黄梅挑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
司机朋友请注意,黄梅县孔垄镇吴河村路段有一小孩长期路上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