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全管理的“零”思维(王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全管理的“零”思维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安全管理的“零”思维》中国当代作家王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安全管理的“零”思维

笔者既不是安全专家,也不是文字高手,用文字来说安全,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讲,总有点班门弄斧之嫌。

可是,这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期待公布的数字是零新增,零疑似,零死亡。以前读书的时候科科都想考一百分,今天才知道零才是最高分,零是多可爱的数字,多么珍贵的目标,多么吉祥的符号。拥有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拥有平安,拥有健康,拥有幸福,拥有一切。

一般人,一提安全就会想到“天大”,因为,“人命关天啊”!其重要性谁都能认识得到。一抓安全就会感到“头大”,因为,“难于登天”啊!其复杂性谁都能体会得到。

其实,任何问题,无论多么复杂,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人总是在问题中生活,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既然承认问题的存在,那么,如何面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不妨试一下“零”思维。

零,从安全角度来讲,就是没有事故发生、不可能有事故发生、也不允许有事故发生。简言之,“没有事”、“不出事”的安全状态就是“零”。安全管理追求的就是“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发生”的“零状态”,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观念上的零。观念决定思维,思维影响行为。观念上的“零”,就是要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进军、为零奋斗”的安全“零”观念,深刻意识到“出现事故,前功尽弃,一切归零”的严重性。从零开始,每天都是安全新起点;向零进军,时刻都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为零奋斗,自始至终都追求安全“零”目标。这里,“零”是起点,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持续改善与提高;“零”是基于过去的理性认识,是着眼现在、面向未来的深度思考;零”是船舶的舵、是汽车的方向盘、是行动的指南针。“出现事故,一切归零”,无论是用业绩说话,还是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终归说明了我们对待安全的态度。因为,人的命都没有了,其他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找借口,在安全上我们不需要任何借ロ。

二是数字上的零。数字是种定量描述、数字是一种统计手段。数字上的“零”,可以理解为风险、隐患、事故统计上的“零”误差。统计的“零”误差,要求统计基准必须有明确的界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字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为什么大家都很关心数字呢?那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数字具有定位功能。所谓定位就是要知己知彼,明确自身在时空中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通过数字的比较,明确定位,是通常的做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横比可知人,寻找到与同行间的差距;纵比可知己,寻找到自身方面的差距。要真正发挥数字的定位功能,就必须关注数字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因此,在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必须考虑,是“真没有”还是“不报”是“不知道”还是“不作为”;是“明文规定”还是“随意判定”;是“严谨求是”还是“手高手低”等因素。只有实事求是的定位,才能形成说实话、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风气;也只有实事求是的定位,才能真正揭示问题的本质,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决策方向,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三是过程中的零。过程就是“动”,不动不能发展,动是必的,但动必然存在着安全风险。因此,生产过程也是控制安全风险的过程,理想的状态就是把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到零。过程中的“零”可以理解为要素的“零”缺陷、巡检的“零”死角、操作上的“零”失误、制度上的“零”汇报等。过程要素包括施工设计以及设备、工具等,质量源于设计,设计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也是保证安全的先决条件。设计好比医生开的处方,是治病还是要命全在于此。设备、工具是安全的物的保障,人巧不如家什妙,就有这层含义。因此,要素的零缺陷是保证安全的前提。巡回检查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处理在萌发阶段、初始阶段,巡检包括施工人员的自我检查和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结果反映人的工作态度和安全风险控制水平。因此,巡检的零死角是保证安全的基础。操作是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动”的主要表现,“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是对操作的基本要求,熟练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行为安全的保障。因此,操作零失误是保证安全的关键。零汇报制度不同于不汇报,“零”的情况也要汇报,这既是负起责任的要求,也是担负责任的体现。因此,制度上的零汇报是保证安全的根本。

四是本质上的零。哲学上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表象的不一定是本质的,这就要求我们追求本质上的零,必须有一种追根溯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系统追问精神;精益求精,要做就做最好的负责;揭示真相,用事实说话的严谨求是作风。本质上的零,是指“人”没有不安全行为,“物”没有不安全状态,“技”没有不安全因素。这里,人是根本,人的行为可以直接影响“物”的稳定性和技术的实用性,通过对人的研究,解决人的心理、认识、态度、习惯、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人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物是基础,物是生产活动的必须要素、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媒介、是技术成果的有效载体,通过对物的研究,解决设备、工具等的结构、安装、摆放、组合、使用、修保等问题,增加“物”的“自主防护“自主阻断”功能,使“物”的危害不发生、不扩大、不漫延;技是关键,技术可以从源头保证物等因素的安全性,通过对技术的研究,综合解决人、机、料、法、环等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总之,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系统手段,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促进本质上的“零”的最终实现。

世界大不同,总有新角度。安全管理上的“零”思维,只是笔者对安全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也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包括人的观点,例如,达尔文和华莱士的进化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就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只有这样,才称得上与时俱进。安全管理的重点是要做好风险识别、隐患治理和事故预防。这些都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有显性与隐形之别。分阶段消除隐患,逐步实现“静态隐患为零”“动态隐患为零”,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与时俱进思想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实践。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成败关键还在于信心有无、坚持与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安全重要,安全难管,处理这一矛盾,责在有所作为。只要能把握住问题的轻与重、缓与急、难与易,就能抓住安全方面的“牛鼻子”,找到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1]

作者简介

王华,山东淄博桓台荆家镇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