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國家科技部首批批准的14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之一,主管部門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地震局,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安徽省地震局共同建設。2010 年12月23日,正式揭牌。
2019年6月27日,科技部對該站的梳理評估結果為優秀。
發展歷史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國家科技部首批批准的14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之一,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安徽省地震局共同建設。
建築規模
蒙城野外站占地9330平方米,擁有國際先進的寬頻地震儀、激光[1]雷達等多種儀器,將建成具有6個實驗研究室含18種觀測手段的、立體綜合的地球物理野外觀測科研基地。
研究意義
它的建成對於郯廬斷裂帶、秦嶺大別造山帶的地球化學、地球動力的研究,以及防震減災、公共安全、國土規劃、環境保護等事業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通過長期積累地電、地磁、形變和重力的觀測資料,還將為安徽省及鄰近省份地震活動性、地震預報和地球物理學研究等方面提供可靠的資料。觀測站已開展測震、電磁[2]、形變、流體等27個測項的地球物理觀測工作,並將增加GPS、重力等10個野外觀測項目。
參考文獻
- ↑ 夜間視覺盛宴丨激光、極光與熒光 ,搜狐,2018-12-07
- ↑ 什麼是電磁干擾與電磁干擾的危害 ,搜狐,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