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官帽 |
---|
官帽,是中国、朝鲜、越南、琉球古代的一种帽子,属乌纱帽的一种,最开始是由展脚襆头演变而成,故又称“翅帽”。宋元时代,“乌纱帽”一名泛指以乌纱制成的帽子,即乌帽,尚未成为官帽的专称,而明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则屡见不鲜,更变成专指官帽,并演变成了官员职位的代名词[1]。得官者,戴乌纱,失官者,被称之谓“丢乌纱帽。其内型用铁丝编织而成,成为硬壳,后部高而隆起,内衬黑纱,外涂缯纱(缯是一种丝织品),涂黑漆,外型多为圆头。明代官帽外形与唐代初期的幞头,小有近似之处,官乌纱帽由幞头帽子外施纱涂漆,翅有平翅、朝天翅、圆翅等。是用铁铜丝编成帽的框,然后再用乌纱覆外。圆顶,分上下二阶,左右各插一个帽翅。官帽的别称乌纱帽常被人喻为官位的代称。乌纱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为常服。朝廷官吏,不分文武品位高低,一律准可通服。戴乌纱帽的常服,多与补服相配。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明政府定制:凡官员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作为官服。在团领衫外束腰带,亦作为公服使用[2]。同时又规定,凡是年老退休的官员,以及侍奉父母辞闲之官,允许继续戴乌纱帽,而因事罢官者,则服饰与百姓一样,不允许再戴乌纱帽初乌纱帽尚未高耸,而至中叶,则风气大变。如正德时兵部尚书王敞,因身材矮小,喜爱戴高顶纱帽,穿高底靴,乘高扛舆,人称“三高先生”<ref>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3):“司马王公敞身短,纱帽作高顶,靴著高底,舆用高扛,人呼为“三高先生”。
历史沿革
我国古代的官帽经历过很长的一段发展史,最开始只是用来束发的工具,直到唐朝才开始出现类似“耳朵”的样式,但唐朝的官帽还算是比较朴实,两个耳朵也不夸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对官帽进行了改革,这时候才出现我们所说的“翅膀”。据历史资料记载,宋朝官帽的“翅膀”长达一尺,之后还不断加长,可想而知有多不方便。却发现底下的臣子在窃窃私语,非常不尊重他。作为一国之尊,赵匡胤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于是怒火中烧,誓要想出法子来杜绝这种现象。他所想出来的办法就是给官帽加了两支“翅膀”。这样一来,官员交头接耳就会被对方的“翅膀”戳到,就只能选择面对面交谈了。
参考文献
- ↑ 薛天纬,“乌纱帽”小考,《学林漫录》六集
- ↑ 《大明会典》“洪武三年定 凡文武官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
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