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官帽 |
---|
官帽,是中國、朝鮮、越南、琉球古代的一種帽子,屬烏紗帽的一種,最開始是由展腳襆頭演變而成,故又稱「翅帽」。宋元時代,「烏紗帽」一名泛指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即烏帽,尚未成為官帽的專稱,而明以後的文學作品中,則屢見不鮮,更變成專指官帽,並演變成了官員職位的代名詞[1]。得官者,戴烏紗,失官者,被稱之謂「丟烏紗帽。其內型用鐵絲編織而成,成為硬殼,後部高而隆起,內襯黑紗,外塗繒紗(繒是一種絲織品),塗黑漆,外型多為圓頭。明代官帽外形與唐代初期的幞頭,小有近似之處,官烏紗帽由幞頭帽子外施紗塗漆,翅有平翅、朝天翅、圓翅等。是用鐵銅絲編成帽的框,然後再用烏紗覆外。圓頂,分上下二階,左右各插一個帽翅。官帽的別稱烏紗帽常被人喻為官位的代稱。烏紗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為常服。朝廷官吏,不分文武品位高低,一律准可通服。戴烏紗帽的常服,多與補服相配。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明政府定製:凡官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作為官服。在團領衫外束腰帶,亦作為公服使用[2]。同時又規定,凡是年老退休的官員,以及侍奉父母辭閒之官,允許繼續戴烏紗帽,而因事罷官者,則服飾與百姓一樣,不允許再戴烏紗帽初烏紗帽尚未高聳,而至中葉,則風氣大變。如正德時兵部尚書王敞,因身材矮小,喜愛戴高頂紗帽,穿高底靴,乘高扛輿,人稱「三高先生」<ref>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3):「司馬王公敞身短,紗帽作高頂,靴著高底,輿用高扛,人呼為「三高先生」。
歷史沿革
我國古代的官帽經歷過很長的一段發展史,最開始只是用來束髮的工具,直到唐朝才開始出現類似「耳朵」的樣式,但唐朝的官帽還算是比較樸實,兩個耳朵也不誇張。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登基後,對官帽進行了改革,這時候才出現我們所說的「翅膀」。據歷史資料記載,宋朝官帽的「翅膀」長達一尺,之後還不斷加長,可想而知有多不方便。卻發現底下的臣子在竊竊私語,非常不尊重他。作為一國之尊,趙匡胤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於是怒火中燒,誓要想出法子來杜絕這種現象。他所想出來的辦法就是給官帽加了兩支「翅膀」。這樣一來,官員交頭接耳就會被對方的「翅膀」戳到,就只能選擇面對面交談了。
參考文獻
- ↑ 薛天緯,「烏紗帽」小考,《學林漫錄》六集
- ↑ 《大明會典》「洪武三年定 凡文武官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
ˇ